推感王——纸灰机弓
文章较长,请认真读完,你对弹弓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对你的弹弓竞技或许会有一定的帮助。2020年弹弓圈风起云涌,各款弹弓层出不穷,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就那几种弓形翻来倒去,但现在一款划时代的新弓形——纸灰机弓横空出世了。
现有的主流弹弓根据握弓方式分为三种弓形:一把抓、锁喉(掐握)、指推(顶指、推指)。现在的弓商、弓匠、网红大咖推销弓时都是说的手感好、握感好,握弓饱满,贴合手心,号称手感王,握感王等等,还有号称手感王中王的。所有的弓匠、弓商都把弹弓如何抓握得舒适、饱满放在第一位,这无形当中也限制了弹弓的设计创新,都往这方面发展,都被这个“握”字给禁锢了思维,这使得现有弹弓的设计都已触碰到了天花板,只能做做局部功能、外观形状,或做些雕龙画凤的表面文章,在整体的结构和功能上已无法再突破。
想突破就要再拓展一下思维,如果不说握弓方式,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换一种说法,换成弹弓有几种推弓方式,有心的人就会发现少算了一个无架推弓法,无架根本就没弓,不能算握弓,真的要算也只能算是推弓。现在玩无架的基本不做弓,弓商、弓匠不怎么玩无架,即使有也没人将无架推弓方式与有架弹弓联系到一起,直到厦门-纸灰机,一个没事做做弓的无架玩家,才将二者联系到一起,发明了一款用无架推弓方式的有架弹弓——纸灰机弓。
灰机弓,弹弓的一次革命性创新,三年磨一器,颠覆了你对弹弓的认知,打破了将弹弓舒适饱满地抓握在手中的固有思维,以无架弹弓的推弓方式为切入点,化无形为有形,以抓握部分顶住部分为设计理念,有里有外,有阴有阳,不求握感,但求人弓合一的推弓感。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一成不变的推弓方式也该变变了,灰机弓将建立弹弓新格局,引领弹弓新潮流。
灰机弓,由纯无架玩家设计的弹弓。
灰机弓,可完美对接无架的弹弓。
灰机弓,最另类的弹弓。
灰机弓,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架为有架。
灰机弓,推弓更轻松稳定的弹弓。
灰机弓,能让你增长2-5公分拉距。
灰机弓,无架玩家的选择。
灰机弓,无架新手的选择。
灰机弓,弹弓玩家的选择。
灰机,灰机,无架的战斗机。
灰机,灰机,无架的学习机。
灰机弓独创的无架推弓法相比其他的推弓方式有着更多的优势,可以说是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推弓方式,灰机弓不是手感王、握感王,但灰机弓敢号称推感王。
灰机弓以触觉神经比较敏感的拇指指尖与较硬的食指第二节推弓,现有的主流弹弓以虎口、食指指根、拇指指根这些肉比较厚,触觉神经比较不敏感的部位推弓,两相比较,灰机弓更容易人弓合一。
灰机弓独创的弓头指窝槽是根据手指推弓时的形状设计的,可让食指与拇指舒适地顶住弓头,独特的人体工程学整体设计,能让玩家自然而然地形成无架的推弓手型。
推弓位置距离皮筋的远近是衡量一把弓推弓稳定性最直观的指标,这个距离是越近越稳定,越远越不稳定。 现在的一把抓、锁喉弓有个弊端,就是虎口在推弓时几乎是平的,虎口与弹道的距离只有增加弓头的长度才能离得远一些,但弓头长了就降低了推弓的稳定性,短了又容易打虎口抽虎口,这是一个非常矛盾且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的弓商同款弓形会出固定弓头与更贵的移动弓头两种弓,移动弓头因为结构原因,会比固定弓头要长4毫米左右,长一些稳定性就会差一些,但弓商是不会告诉你这些的,可能他自己也不明白,弓商只会说移动的更好,这是流行的趋势。
灰机弓虽然采用了3厘米的长弓头,但推弓位置距离皮筋非常近只有几毫米,相同的配置推弓就会更省力,更稳定。灰机弓的推弓位置可与外弓门同宽或超过外弓门的宽度,三角定位更好,推弓也就更加稳定。身边弓友上手灰机弓的第一感觉就是稳,推弓相比其他的弓要稳定的多。不要以为灰机弓的推弓位置距离皮筋近,虎口就离弹道近,相反它可以达到2.5厘米左右的距离,这是因为灰机弓的推弓手型与无架手型一样成V形,所以推弓时虎口距离弹道就较远。因为灰机弓的的皮筋有高出推弓位置几毫米,所以灰机弓的前手不必像无架一样向后兜腕,手腕只需保持自然伸展的推弓角度就能保证安全的弓门深度,手腕推得自然、推得直,推弓就会更稳定,灰机弓是一款真正提高了稳定性又确保安全性的弹弓。
小拇指握弓位置距离推弓位置的远近是衡量一把弓推弓稳定性的另一个指标,这个距离是越远越稳定,但没人去提到这个问题。灰机弓握弓时,小拇指握弓位置到皮筋的距离与其他弓是基本一样的,但因为灰机弓推弓位置距离皮筋近,所以握弓的手指离推弓位置就更远,根据杠杆原理,在相同的配置下,这个握的力就更轻,推弓的前手也就更加稳定。
灰机弓追求的是推弓感,而不是握弓感,弓把在推弓时不是攥的死死的,只要能用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勾住弓把就好,注意这里用的是“勾”字,而不是“握”字,真的要说握的话也只能说是虚握。弹弓的推弓与弓箭的推弓并不一样,弹弓不光有推还多了这个手指勾的力,有些类似挥刀时手部的发力。推可以承受的力较大,而勾能承受的力就比较小,如果这个勾的力度超过了你所能掌控的范围,那就不是稳不稳定的问题了,你会发现你的前手已经开始发抖了。推弓时弓把朝向掌心这一部分并不受力,但撒放后弓把要能顶得住手掌的下缘,这就是弓把的作用,只要弓把的角度、大小做到合适就可以了,所以灰机弓设计了直柄的窄弓把,虽然窄但纵向的宽度达到了3厘米,这样的弓把在推弓时,中指、无名指与小拇指最容易发力的第二节手指能轻松地勾住弓把,撒放后手掌下缘也能顶住弓把。窄弓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收缩大拇指下端的大鱼际肌,让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更加稳定,从而让你推弓的前手更加稳定。现有主流弹弓的弓把都设计的非常适合手型,这样的弓把在握弓时确实挺舒服的,但在推弓时并没多起到什么作用,有的甚至因为过于宽大,不利于手指发力勾住弓把还起到了反作用。
有些弓的握弓感很好,但是推弓感很差,硌手而且费力,推弓时有皮筋拉着,手有受力,这个时候的感觉才是最准的。所以试弓时,最好用相同配置的皮筋拉开来试。弓商拿着没拉开皮筋的弓吹他的弓握感好,手感好,没半点毛用,弓是推的,不是吹的。
现有弓形的设计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无法再突破,只好比做工,比表面处理,但好笑的是一头将弹弓做的针孔大小的瑕疵都没有,另一头却将逼格圈、吸汗带、热缩管作为弹弓的标配,弓商把自己用的弹弓都缠的六亲不认,这也算是弓圈的一大奇葩,不过,溜光水滑的金属弓想要手感好些确实就得缠。灰机弓是最另类的弓,另类的弓形,另类的弓把,另类的弓臂,另类的弓头,为了能增加手感,灰机弓索性将另类进行到底,尽量保留线切割的金属表面,做了最另类、最实用的粗糙表面,只要做到不伤皮筋就行了,这也是灰机弓的设计理念。一味地追求表面处理、精密度上的改进,倒不如寻求结构与功能体验上的突破,灰机弓就是要用最巧妙的设计,让弓达到最佳的手感,本末倒置的事在灰机弓上不会出现,当然表面控的玩家可以绕道。灰机弓追求的是推弓感,并不代表没什么手感,灰机弓的手感是那种半推半就且又自然而然的感觉,谁用谁知道。
灰机弓可以比其他弓形多3-5厘米左右的拉距,因为手指推弓的力是直接作用在弓头上,所以不会因为增加了拉距而降低推弓的稳定性。更长的拉距,同样的锥度配置可以打出更高的初速,或者可以降低配置达到同样的初速,让推弓更加轻松稳定。
灰机弓独创的跷跷板夹片弓头是目前夹得最紧的弓头,弓头只有上面第一齿发力夹住皮筋,下面第二齿短了很多,根本不起夹皮的作用,只起到一个心理安慰作用,以后可能会取消第二齿。跷跷板夹片弓头不会像其他夹片弓头出现皮筋收缩的现象,皮筋始终对准弓尖拐角,不使用瞄具时能让你的瞄点更清晰。
灰机弓独创的T型弓臂可前后移动,但这个移动并不会增加或减少你的拉距,移动弓臂相对来说也是移动弓把,它能让弓适应不同手掌大小的同时,还可以调整不同的推弓感,稍微缩短弓臂可以获得直柄弓更容易发力的推弓感,加长弓臂可以获得反曲弓饱满的握弓感。灰机弓的分体弓臂还可以左右移动,根据不同手型,调整最佳的手感。
灰机弓独创的分体一字瞄具并没有随大流让光纤固定平行弓头,玩家可根据自己后手定位的高低、弹速,微调光纤与弓头的角度,在瞄准基线与弹道相交的同时让弓门推得更正,调整完后用牙签粘点502胶水固定瞄具与插杆即可。
灰机弓是参照无架的推弓手型设计的,可完美对接无架,无架玩家可以在赛场扬威,可以纠正无架新手的手型,更快地掌握无架弹弓的打法,即使不会无架的玩家,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无架的手型,在习惯了它的推弓方式后,可以更加的精准。一个小插曲,办理专利时,代理公司的职员在听过讲解后,没玩过无架的他,拿起最早的概念弓,拉开皮筋,直接就能用标准的无架手型把弓给推起来了。
灰机弓虽然有些另类,但灰机弓可更换弓头,可调弓门大小,可适应手掌大小,可横卧瞄打,可估打,可斜握瞄打,自然推弓还类似于撑到底的打法,可短拉,可中拉,可大拉,更轻松稳定地推弓,更长的拉距,更深的弓门,还能完美对接、学习无架,这么多的优点,如果还嫌另类的话,那就与你无缘了,其实灰机弓多看几眼也是挺耐看的。
灰机弓是参照无架的推弓手型设计的,可完美对接无架,无架玩家可以在赛场扬威,可以纠正无架新手的手型,更快地掌握无架弹弓的打法,即使不会无架的玩家,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无架的手型,在习惯了它的推弓方式后,可以更加的精准。一个小插曲,办理专利时,代理公司的职员在听过讲解后,没玩过无架的他,拿起最早的概念弓,拉开皮筋,直接就能用标准的无架手型把弓给推起来了。
灰机弓虽然有些另类,但灰机弓可更换弓头,可调弓门大小,可适应手掌大小,可横卧瞄打,可估打,可斜握瞄打,自然推弓还类似于撑到底的打法,可短拉,可中拉,可大拉,更轻松稳定地推弓,更长的拉距,更深的弓门,还能完美对接、学习无架,这么多的优点,如果还嫌另类的话,那就与你无缘了,其实灰机弓多看几眼也是挺耐看的。
灰机弓是参照无架的推弓手型设计的,可完美对接无架,无架玩家可以在赛场扬威,可以纠正无架新手的手型,更快地掌握无架弹弓的打法,即使不会无架的玩家,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无架的手型,在习惯了它的推弓方式后,可以更加的精准。一个小插曲,办理专利时,代理公司的职员在听过讲解后,没玩过无架的他,拿起最早的概念弓,拉开皮筋,直接就能用标准的无架手型把弓给推起来了。
灰机弓虽然有些另类,但灰机弓可更换弓头,可调弓门大小,可适应手掌大小,可横卧瞄打,可估打,可斜握瞄打,自然推弓还类似于撑到底的打法,可短拉,可中拉,可大拉,更轻松稳定地推弓,更长的拉距,更深的弓门,还能完美对接、学习无架,这么多的优点,如果还嫌另类的话,那就与你无缘了,其实灰机弓多看几眼也是挺耐看的。
无架是过顶弓,要的是精准,要的是便携,这是个啥,:shengqi: 文章太长没看完,看到顺口溜那里,最后一图是什么意思? 智商税啊 楼主对弹弓有很深的思考,支持创新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只是以我玩圆皮无架斜握的惯用手法,不敢用图中的推角度。楼主不妨上几个实战推弓的图片,供大家学习。
我几乎无法说话 Y=o 发表于 2020-12-20 09:07
楼主对弹弓有很深的思考,支持创新
只是以我玩圆皮无架斜握的惯用手法,不敢用图中的推角度。楼主不妨上几 ...
斜握把弓斜过来,手腕向后兜腕就行了,这样弓门就非常的深,习惯斜握甩手的可以用这个手法 Y=o 发表于 2020-12-20 09:07
楼主对弹弓有很深的思考,支持创新
只是以我玩圆皮无架斜握的惯用手法,不敢用图中的推角度。楼主不妨上几 ...
图片怎么上不了了 纸灰机 发表于 2020-12-20 13:37
图片怎么上不了了
用高级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纸灰机 于 2020-12-20 19:26 编辑
这就是斜握兜腕的前手 现在才发现可能文章太长了,没传完,这就给补完整。
随弓赠送的那个穿了根铁丝挂了根绳子的指向珠,别看不值钱,却是弹弓圈有史以来赠送的最具实用价值的东西,这是一个弹弓训练珠,也许就是以后弓商赠送的标配,当然自己做一个也是非常简单的事儿。众所周知弹弓打得准不准除了身体协调能力、心理素质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后手捏兜。后手捏兜不正是造成抽手、打手、敲弓臂、打弓头、飞弹、打不准的主要原因。后手捏兜不正,自己及旁人很难观察出来,将指向珠捏在皮兜里,就能化无向为有向,更直观地观察出捏兜正不正,铁丝的指向能放大钢珠的偏离方向,只有在两条皮筋的角平分线上,出弹才最顺畅最稳定,记住这时后手捏兜的位置、感觉及手臂的高低,形成肌肉记忆,就能在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准度。练弓要科学地练,后手捏兜问题没解决盲目地练,你练的再多进步也是有限的,也许你与高手之间差的就是这么一点儿。(注:一定要挂上失手绳,防止手滑将指向珠射出铁丝伤手。最好用胶水将指向珠与一个自己常用的皮兜粘在一起,确保指向珠能停留在皮兜的正确位置。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拉距,用绳子、带子代替皮筋绑在皮兜上,并穿过铁丝前端的环,模拟开弓动作来熟悉自己后手捏兜的感觉。)
使用专利推弓方式的专利整体结构,可适应手掌大小的专利弓臂,专利弓头指窝槽,专利跷跷板夹片弓头,一身的专利,请各位大神把电脑里存了几年的图纸都删了吧,舍不得删的看看就好,仿冒必究。
原创寄语:我是一个纯无架的玩家,15年底开始玩弹弓,先玩了一个月的传统后又玩了一个星期的圆皮无架,因为手指受不了圆皮的摧残,就换成了扁皮无架,从此沉迷并略有小成。但我非常清楚,因为无架的先天劣势,即使无架大成也比不上有架,所以我也一直想找一把趁手的弓。比赛的时候就拿弓友的弓来试,市面上的弓几乎都试过,也许已经适应了无架的推弓方式,愣就没一把趁手的。我也学着做木弓,我做的弓还是有模有样的,但也都不行,就是没有那个感觉。到此我算是明白了,现有的弹弓都不适合我,只有另辟蹊跷改变弹弓的结构和功能才行。现有弹弓注重的都是握,而无架只能说是推弓,确定了这个方向后,只要让弹弓像无架一样推起来,就能得到无架一样的推弓感。经历多次失败后,第一把让我满意的概念弓终于问世了,这创造了一个新的弓形、新的推弓方式,是一款化无形为有形划时代的弓形,是现代弹弓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实用弓形。
说到化无形为有形,那个赠送的指向珠也应该是个的好东西,这个不值钱的小珠子能快速校正你的后手捏兜,化无向为有向,绝对比一个高手跟你说十遍百遍的“后手要捏正,别撅兜”强。即使高手自己也很难纠正后手错误的捏兜习惯,如淮安靖哥有段时间爆虎口爆得没辙了,只好在弓上加了个护手,所以说这颗小小的珠子真有可能会改变弹弓竞技的格局。
我的弓号称推感王,这也是我最想表达的“推弓”的理念,一款弹弓只吹它的握感好、手感好,很容易误导新手与买家,弓真是推的,不是吹的。
我是19年11月初申请的专利,随后的CSCC新赛制以及2020年统一的国际赛制,都将无架列为了正式的比赛单项,可惜因为国外无架不普及,并没有将无架列入到全能赛中。上天给了个绝佳的契机,灰机弓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无架热潮,有朝一日定会将无架列入到全能赛中。Made in China for the world.
一个新弓形的诞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那一瞬间天马行空的灵感。当你们闲时玩游戏时,我泡在弓匠的直播间学他们做弓,当弓商们互相抄袭模仿时,我在设计我自己的弓,当全网都在打160米的时候,我在优化我的弓,如今我的专利已授权,请尊重原创,尊重法律,必要时我会拿起法律的武器而不是弹弓。
银钱几何?
没看完,但为创意点个赞 骗钱吸引眼球,真能折腾,用个直板简单又适用。 前手握弓的着力点,与皮筋在弓臂上的着力点即绑点,不处同一平面。这个问题,与增加的几公分拉距,二者权衡后,到底做何取舍,大家思考。反曲弹弓,一个S型回转,本质上仍是同面的,前手着力点与皮筋着力点,与直板弓大体是一样。本衣一贵认为,创新要鼓励,但弹弓的一些内质性的东西,不可随意愈越,不可想当然。威力固然重要,但更有利于准,应当是创新的核心。 感觉还是没把话说透。就是说,这种设计,即将皮筋绑位相对于手掌握位,前置,人为地增加了“掌握不稳”有害因素,前手更难稳。更难稳,就更不利于准。如果将皮筋绑点后置,即设计得与这种相反,更有利于稳,但牺牲了拉距即威力,本衣曾介绍的软联绑法,属于这种。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0-12-21 03:17
前手握弓的着力点,与皮筋在弓臂上的着力点即绑点,不处同一平面。这个问题,与增加的几公分拉距,二者权衡 ...
第一句话就说错了,接下来你下面的就都错了。应该说推弓位置的着力点,而不是说握弓位置的着力点,是不是啊。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0-12-21 03:17
前手握弓的着力点,与皮筋在弓臂上的着力点即绑点,不处同一平面。这个问题,与增加的几公分拉距,二者权衡 ...
弓真的是推的,不是吹的,又一个深受其害的弓友 字太多,懒得看完,但文笔不错。 有才人,有才人,有才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