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1-1-24 20:30:34

弹弓“皮筋弓臂端软联”的理论依据

拉长的皮筋两端同时自然释放时,不存在着力点,不存在尾端甩鞭效应。拉长的弹弓皮筋回弹,是非自然释放。回弹时,可假定弓臂是静止。这种回弹,有二定律(理论分析从略)1、皮筋在弓臂端着力点越小,回弹力的指向性越好;2、皮筋尾端即皮兜端速度越大,甩鞭效应越大,皮筋越不耐用。软联目的:1、皮筋承力于细小的软联绳,且软联绳拘束在细小的孔内,减小了承力点,提高了指向性;2、弹丸脱离皮筋后,软联绳的存在显著减小了甩鞭效应,实现了“软着陆”,既显著减少了皮筋损耗,也显著降低了前手腕受到的瞬时冲力。当然,减力不减功,皮筋与手腕承受的能量是一样的,但因为延时了,保护了皮筋尾端即绑皮兜端,同时保护了手腕。青衣在实践中,收到了理论预期的效果。要说明的是,过顶式弹弓承力于一线,皮筋在弓臂上的绝对承力面积也不会大于软联式,从理论上看,过顶弓的指向性也应当好。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5 00:24:11

我从出猎角度考虑,我选择过顶弓,软联,或者类似软联的平卡弓,兰式弓,因为皮筋安装的特性,珠子的初速完全取决于皮筋自身的回弹速度,虽然也可甩手,但是由于角度的问题,反而增加了命中率的不稳定性,但是过顶弓,皮筋撑头位置的一个甩鞭效应,恰恰能够增加皮筋的初速,而且由于皮筋在顶端,更适合向后背手加甩手激发,所以,不建议玩过顶的弓友交叉玩卡球或兰式这种皮筋卡在撑头下面的弓,特别是估打,没有适应的时候,弹道永远偏低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5 00:26:02

忘记说了,软联,平卡类的弓,倒挺适合瞄打竞技,皮筋完全平行收缩,没有一点偏移力的影响,用薄皮的话,稳定性会非常高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5 15:53:40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5 00:26
忘记说了,软联,平卡类的弓,倒挺适合瞄打竞技,皮筋完全平行收缩,没有一点偏移力的影响,用薄皮的话,稳 ...

完全赞同你的看法。
估打背手推弓,甩手击发,要的就是鞭笞力的效果。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1-1-25 16:27:48

本帖最后由 湿地青衣 于 2021-1-25 18:14 编辑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5 15:53
完全赞同你的看法。
估打背手推弓,甩手击发,要的就是鞭笞力的效果。
软联不影响鞭力。弹丸离兜后,皮兜与皮筋尾端“互殴”又显著减缓。皮筋尾端,离皮兜约1公分位置为什么易损?是皮兜“打”烂的。不信?你观察一下,皮筋尾端易损处,大致等于皮兜宽度1/2强的位置。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5 20:47:16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1-1-25 16:27
软联不影响鞭力。弹丸离兜后,皮兜与皮筋尾端“互殴”又显著减缓。皮筋尾端,离皮兜约1公分位置为什么易损 ...

我是只玩传统弓的。传统弓的四股套接,传统弓加皮筋塞形成过顶或平卡,我都玩过。
就甩打的鞭笞力效果而言,四股套接和过顶明显好过平卡。
软连我没有玩过,对软连的判断是根据自己玩过的,以理推之。
老哥的帖子我全部拜读过,绝大部分做了复制保存,对软连并不陌生。
软连是很好的绑法:指向性好,不飞弹,不震手,上皮筋方便,等等等。
丝竹是纯估、瞄估都玩的,迟早会弄个世上最丑的木杈做把软连弓玩。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1-1-25 22:09:03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5 20:47
我是只玩传统弓的。传统弓的四股套接,传统弓加皮筋塞形成过顶或平卡,我都玩过。
就甩打的鞭笞力效果而 ...

我看这样:你先试着放弃传统弓,玩玩扁皮吧。当然,开始玩时,还有重弓情节。建议玩0.65扁皮。或许你总会觉得,拉力这么轻,没有力吧?这是错觉。有人说“传统弓是费力不讨好的弹弓”,我无法评论这句话,但是,你还是试试扁皮。试试而已。当然,我也仍在使用圆皮,但只玩两股即单边1股的,因为这种比传统弓4股的准头更好是明摆着的。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1-1-26 07:49:35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5 00:24
我从出猎角度考虑,我选择过顶弓,软联,或者类似软联的平卡弓,兰式弓,因为皮筋安装的特性,珠子的初速完 ...

的确如此!各种弓试玩下来还是觉得过顶最容易掌握且方便。大师的软连很难掌握。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09:47:53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1-1-26 07: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的确如此!各种弓试玩下来还是觉得过顶最容易掌握且方便。大师的软连很难掌握。 ...

主要是对于皮筋的位置熟悉度不一样,特别你我估打的,对于这拉力位置传递非常敏感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09:51:26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5 1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完全赞同你的看法。
估打背手推弓,甩手击发,要的就是鞭笞力的效果。

而且,甩手有个好处,甩手可以在激发一瞬间调整弹道,也就是说,不用弓完全指向目标,靠甩手往目标的点甩,特别出猎,过顶弓甩手在高靶大角度甚至垂直靶的时候,明显有优势

TGF 发表于 2021-1-26 10:13:28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5 00:24
我从出猎角度考虑,我选择过顶弓,软联,或者类似软联的平卡弓,兰式弓,因为皮筋安装的特性,珠子的初速完 ...

我认为“甩鞭”是在皮筋回到原始长度之后发生的(即加速结束以后),所以“甩鞭”不能增加初速,初速高了会更明显的感受到“甩鞭效果”而已。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1-1-26 10:14:32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09:47
主要是对于皮筋的位置熟悉度不一样,特别你我估打的,对于这拉力位置传递非常敏感
...

应该是这样: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10:17:11

TGF 发表于 2021-1-26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认为“甩鞭”是在皮筋回到原始长度之后发生的(即加速结束以后),所以“甩鞭”不能增加初速,初速高了 ...

兄弟没看懂我的话,鞭甩效应是适合甩手,正因为有鞭甩效应,甩手配合能够完美契合而增加很多威力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6 11:45:19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1-1-25 22:09
我看这样:你先试着放弃传统弓,玩玩扁皮吧。当然,开始玩时,还有重弓情节。建议玩0.65扁皮。或许你总会 ...

丝竹从没有重弓情节,不但没有,而且反对用重配置。
我四股圆皮只用1632和1636两种,我无架只用2040和1636。拉力够轻了吧。
我圆皮不玩内穿鸡尾酒、拖挂之类。我要是玩扁皮,也只会玩直扁,不玩锥扁。
老哥说的我懂,简单地说,威力是打出来的。——这应该是玩弓入门的常识。
说两股比四股准头更好,是老哥的错觉。因为多数情况下,两股比四股拉力轻,容易控制。
经过高手多次实测的结果是:在准度的稳定性上,八股>四股>两股。
道理也很简单:每一股皮筋的误差融入多股皮筋的误差里相互抵消了。

还有些话,丝竹就不敢说了,丝竹还要继续在论坛里混呢,得罪不起。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6 13:28:24

本帖最后由 丝竹东山 于 2021-1-26 13:48 编辑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09:51
而且,甩手有个好处,甩手可以在激发一瞬间调整弹道,也就是说,不用弓完全指向目标,靠甩手往目标的点甩 ...
朋友是行家!
甩打之前其实是没有对准的,前手指向基本准确就可,甩手时的导向感才是完成精确打击的关键。
估打的准度是打出来的;不是瞄出来的。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14:26:20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6 13: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朋友是行家!
甩打之前其实是没有对准的,前手指向基本准确就可,甩手时的导向感才是完成精确打击的关键。 ...

都是打出来的结论,实践出真知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14:27:34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6 13: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朋友是行家!
甩打之前其实是没有对准的,前手指向基本准确就可,甩手时的导向感才是完成精确打击的关键。 ...

突然从这里想到,为啥这么多人说估打也是瞄,估打静态激发,中心线打法,的确牵扯到瞄,甩手打就不是瞄了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6 15:43:19

本帖最后由 丝竹东山 于 2021-1-26 15:44 编辑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14:27
突然从这里想到,为啥这么多人说估打也是瞄,估打静态激发,中心线打法,的确牵扯到瞄,甩手打就不是瞄了 ...
以估打的心法,静态激发,余光参照弓门皮筋“看出”皮筋中心线,那就是真正的斜握瞄估打了。
真正的斜握瞄估打也是可以瞄的不准而打的准的,关键在后手。
静态激发只是不主动甩手击发,并不是击发时前后手定住不动松兜。后手就不说了,跟估打一样;击发时,前手前推力(张力)必须有,是直推发力的。松兜后,前手是自然甩手(被动甩手)。这是为了求稳。

在大神高村发明小夹角打法的时代,真正的斜握瞄估打是被称作估打的。
邓飞虎玩的就是一种真正的斜握瞄估打。当时高村等人都是将其称作估打的。

估打、斜握瞄估打都是有多种打法的,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15:54:53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6 15: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估打的心法,静态激发,余光参照弓门皮筋“看出”皮筋中心线,那就是真正的斜握瞄估打了。
真正的斜握瞄 ...

我觉得,估打后手也不是关键,打近距离和远距离只是前手甩手的角度,近距离,甩手停止位低点,远距离甩手停止位高一点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21-1-26 15:56:11

丝竹东山 发表于 2021-1-26 15: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估打的心法,静态激发,余光参照弓门皮筋“看出”皮筋中心线,那就是真正的斜握瞄估打了。
真正的斜握瞄 ...

至于静态和动态,根本是两个打法,静态非常接近瞄打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弹弓“皮筋弓臂端软联”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