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横握瞄打示意图瞎分析
本帖最后由 llllllxing 于 2021-3-4 21:51 编辑本人初学实玩弹弓,动嘴动脑动的得多,动手的机会少,今天突然想把横握瞄打瞎分析一下,利用数据表根据实际参数填好数据 ,然后生成轨迹图,另外以下和图示是没有科学性的瞎分析。是不是正确不重要,打好打不好也不重要,至少得分析感觉头头是道最要紧,打不了弹弓就打打嘴仗,君子动嘴不动手。
闲话少说,先来说明一下示意的意思,弓门中间距七厘米,以上弓眼为参照瞄点,以水平射击为条件分析,各个位置已经标明。
(1)从图中看,在三到十米之间,大概偏差在正负一点五厘米左右,大概就是在十米处放个三厘米的标靶,如果后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不考虎别的其它因素,在三到十米之间,不管距离变化,瞄点不变的情况下,偏差大概在三厘米的直径范围内。是指在后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的,如果后手的稳定性变差,靶标的击心概论直径就会增大,所以,后手的稳定性还是很重要的
(2),开始练习的时候,不必急着调整后手,如果对着瞄点打,有偏差,如果偏差一直是大概率的往某个方面偏离,但每次击中的着点都很密集,例如瞄着A点打,打不着A点,但都集中偏在B点,说明后手的稳定性比较好。这个时候只要根据偏离分析和调整后手,直到瞄点和弹着点保持重合。如果每一发都调整,则弹着分散布,无法确定后手的正确位置。
(3)练习的时候,保持距离不变,钢珠不变,配置也不变,当动作稳定下来后,精度也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4)在定距离水平练习稳定后,射击姿势不变,采用侧身弯腰的办法,在一定的仰角范围内,采同相同的射击动作。超出练习的距离 就是不在有效射击范围内考虑。
(5)采用黑色的靶心练习,当钢珠击中黑色的靶心时,会看靶心上钢珠击中瞬息间的闪光。根据闪光位置可以判别弹着点,通常不要立即修整弹着点,只有三发以上击同一位置时,才有必要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
(6)练习射击时不必过于关心是不是击中了目标,甚至不必关心,应该关注的是偏差是不是集中在同一个位置,偏差越是集中偏离在某一个位置,(而不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无规律射击分布)说明人的动作的重复稳定性越好,可以闭着眼睛重复同样的动作射击多发,观察弹着点的集中程度,这种动作的重复再现稳定性,可能就是一个人的潜质所在。
当一个人的重复再现稳定性好了以后,其中已经跟横握瞄打又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
(7)估打,意打,大概就是通过练习获得高度肌肉大脑重复再现的高潜质能力者。一个人练习当然越来有越进步,但人与人相互比较的话。可能也不是人人能练出境界来的。
大多数人就是当个活动活动身体,就权当锻炼身体了,打得好坏不去计较,打的方法也不去深究。
但也有一些人研究得过深,练习得过量,玩弹弓的能力超出了常人的想象的,这个完全应该想信,
其实我也是光说不练,呵呵,是练得极少,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的那种,也打不准的那种,(要想打得准,标靶换脸盆)所以,上面的也是初学者练得少,想得多的通病,
我有个同事,几次让他试一下弹弓,居然会象掷铁饼似的,钢珠从侧面飞出,站在他边上都感觉到不安全。估计就是所谓的飞弹,百思不得其解,兴许是把皮兜绕在手上的吧,松手的时候,皮兜反转把钢珠从斜刺里冲出了。
这坛花眼的不少,字大点:lol当然我例外能看见 山水游弋 发表于 2021-3-4 15:04
这坛花眼的不少,字大点当然我例外能看见
点击图片,滚动鼠标放大可以看清楚一些。 我来抬杠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2.png。
理论大致对,但是横坐标肯定不对。
就说水平的目标80弓门横瞄,实际打的时候,第一归零点很近,但第二归零点怎么都得20米开外了。
打深色靶这个也值得商榷……
俺也来杠一下:taikaixin:
感觉标题是讲原理,而内容却是讲习练。
对横握瞄打的习练,小可认为楼主的由近及远非常赞同,无视弹着点也非常赞同。但,3米的时候,就应该把偏左右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一步步往远距离走。而且,每个距离的弹着点都只在乎散布,毋须调整,只作记忆。
这样,各距离的弹着点(即弹道线)要不了几天,就能烂熟于心了。
愚见。 谦弓 发表于 2021-4-15 19:42
俺也来杠一下
感觉标题是讲原理,而内容却是讲习练。
对横握瞄打的习练,小可认为楼主的由近及 ...
瞄打,左右确实要先解决! 能实实在在的发心得,体会!就如雪中送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