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环 发表于 2021-3-7 02:36:10

惊不惊喜?

我最早接触锥度皮筋是1987年左右,车子是凤凰的,车胎不知道牌子。
我不确定是不是故意,反正我父亲割的皮条(我们叫皮条)都不等宽,还要分大小头,也许就是随意割的,我必须挑选宽窄比例差不多的做一副来绑弹弓,当时也是把大头绑前头的,小头绑皮兜。我试过倒过来绑,弹弓打着特别闷,而且很容易兜弹。后来就有样学样一直用的锥度皮条。我认为小头穿皮兜好穿,大头宽一点有劲儿,别的就没多想了,那时候还小。
大约十多年前有人说过将来皮筋初速过百就是弹弓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我不认为弹弓初速越高越好,因为圆形弹丸还是保持低速更有利于弹道的稳定。相对于初速过百,我更愿意拿射程过百来当做弹弓历史的里程碑。因为小时候的弹弓使劲甩能打五十米就算顶了天了,如今所谓的现代弹弓轻松可以过百米,我们还要啥自行车啊?
   可能估打是弹弓的灵魂,那么皮筋就是弹弓的血脉了,我大概六七年前做过一个实验,把皮筋挂在门头上,底下缀一块砖,皮筋上做了记号,我用当时最好的图马克和邦力士皮筋做拉伸实验,我发现皮筋拉伸不超过5倍,十秒内可以恢复初始长度,拉伸5倍或者超过5倍不能。砖头挂一天皮筋长到7-8倍,而且能一直延伸没有极限。摘下来的皮筋基本不回弹,要拿手搓一顿才恢复。我由此得出结论,皮筋的拉伸比不到5倍,比自行车多了2倍左右。我想以现有的技术做大皮筋的拉伸比应该不难,成本也可以不用考虑,毕竟再大的坑也是有人愿意去填的,但是做大拉伸比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拉力和回弹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可能根本就做不到。我隐约觉得拉伸比和回弹力只能保持某种平衡,不能同时增长。这一点很难突破,所以关于皮筋的性能也就不再研究了。
我一直都没有接触扁皮(虽然它就在我的抽屉里,我懒得动它了,我没有切刀,也不想转扁)我只是知道接近5倍拉伸比的皮筋能让我玩的满足,于是我假定皮筋的拉伸比是6倍(当时弹弓届已达成某种共识)来设定皮筋组。假定皮筋组是三段式鸡尾酒皮筋,根据所受拉力和皮筋延伸长度是线性关系。用同样的力量小头拉伸6倍,中间拉伸5倍,大头拉伸4倍,平均拉伸5倍接近我满意的皮筋拉伸比例,也不会降低皮筋的使用寿命。根据皮筋截面积和拉力大小成正比,皮筋的截面积比例应该是4比5比6(现已被我一票否决)。于是再买圆皮筋的时候我让孤舟送了我两幅2416的扁皮,其中一副现存于抽屉之中(留作纪念)。
不知道哪位大神推广或发明了锥度皮筋,在认可的同时,虽然我暂不转扁,却也要一探究竟,我怕我再过几年就买不到传统的皮筋了。
几年前看到一个老外的视频,无锥度皮筋是先从皮兜一边首先开始回弹的,皮筋里有个叫纵波的东西拖慢了回弹的速度。锥度皮筋基本上整体能同步回弹,可能是大头多出来的锥度在回弹过程中使用拉力化解了那个纵波,一定是大头比小头有什么优势,所以皮筋整体回弹了。可是再同一根皮筋上作用在两头得拉力不是平等的麽?优势哪里来的?
我虽然也是小本毕业,但是我和岳云鹏还差一个郭德纲的距离,所以我只能大胆的猜想和假设了。。。
假设:锥度皮筋整体拉伸,皮筋各个部位承受的拉力相同,作用在小头上的拉力没有超出6倍拉力,(没有超过标准或者叫共识)那么大头没有回弹优势,不能化解纵波。
我又假设:皮筋整体拉伸,皮筋各个部位承受的拉力相同,要拉开大头,作用在小头上的拉力已经大于六倍拉力(根据标准和共识此时小头已不再延长,只承受大于能把它拉开6倍的拉力),那么在这个能把大头拉申6倍的巨大拉力回到小头6倍拉力之前,是不是能让大头先回弹呢?(我假设能)
我于是再次假设:化解纵波的回弹力就是大于小头极限拉伸的拉力,小头不超极限,锥度不起作用。假设皮筋整体拉伸6倍,有锥度比无锥度效果好,那这款皮筋的拉伸比(猜猜看吧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3-7 02:45:33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到底多大的锥度,可以有效的化解纵波又能够适当的延长寿命,只知道他是一个变量,和皮筋长度有关。

活力19 发表于 2021-3-7 06:12:25

让人耳目一新!
{:4_135:}{:4_135:}{:4_135:}{:4_135:}{:4_135:}{:4_135:}

活力19 发表于 2021-3-7 06:56:46

我一直认为,锥度皮筋速度快的原因,主要是后部质量减少了,加速更快。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3-7 07:40:21

活力19 发表于 2021-3-7 06:12
让人耳目一新!

谢谢吧,我这文化很难掰扯清楚的

小混混 发表于 2021-3-7 09:49:55

继续研究,虽然我不玩扁皮,还是支持你

lyglglg 发表于 2021-3-7 16:03:14

非常棒,爱思考的人{:4_13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不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