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仅以弹弓的整体美观度,光洁度等来评价弓的好坏,说明肤浅,不值一论.
这把弓可以说,说明了“大湿”对如何避免打手的一种诠释。
个人观点:第一次看见这样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这样绑?若没有,这种绑法可称“青衣绑”。
“大湿”,这种绑法,你测试过准度、打手等问题没有?
期待“大湿”的指导。{:4_132:}
有关细节。。。。 当然,想做的话,不必钻3孔,做扁皮专用更好绑,我这种绑上不好看,实用性一样 平常男人 发表于 2018-4-26 23:32
这把弓可以说,说明了“大湿”对如何避免打手的一种诠释。
个人观点:第一次看见这样绑。不知道有没有其 ...
测试?何谓测试?我这把弓好旧了啊!!!!这种绑法的唯一缺点是弓臂只能做得比顶端过顶高,弹弓总长就偏长了.对于斜握弓手是优于淮撑的---当然,我也用飞虎式横绑..这种绑法不太适合0.8厚度以上扁皮,而横绑1.0厚的扁皮也行.青衣也在弓友之间也秀技术的,比如5米打钢珠,我肯定拿出这把弓,因为这把弓比飞虎式横绑弓精确度高得多.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8-4-26 23:33
有关细节。。。。
你如果看这个细节,就可看出青衣制弓,该精细的地方还是相当精细的,因为皮筋要钱买:lol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8-4-26 23:42
测试?何谓测试?我这把弓好旧了啊!!!!这种绑法的唯一缺点是弓臂只能做得比顶端过顶高,弹弓总长就偏长了.对 ...
学习了,偶手笨,期待论坛中的巧手可以去做一把,测试下这种绑法的优缺点。
不过现在这里给“大湿”点个赞。至少偶是第一次看见这种“创意”的绑法。
支持,顶个。期待其它巧手测试。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8-4-26 23:42
测试?何谓测试?我这把弓好旧了啊!!!!这种绑法的唯一缺点是弓臂只能做得比顶端过顶高,弹弓总长就偏长了.对 ...
测试:就是这种绑法,对于新手来说上手的容易程度、准度等等。(大湿勿怪哈,因为我就是一个新手{:4_126:})
青瓦台 发表于 2018-4-26 19:29
自制的木工过顶动能过剩把皮筋磨了一流洞洞扔掉了
可以把绑皮筋的地方用火机烧一下,表面烧黑就行,然后隔三差五的抹点硅油,这样处理的弓基本上只会从屁兜处断。 差点忘记了最重要的:1、孔的下底,要有过顶式坡度,一点点坡度,正面略低反面略高;2、孔径,不能小,统一10毫米吧。 我手里这把是7毫米。坡度大小与孔径大小成正比。 有条件的完全可做成方形孔,下底弄成孤面 本质就是:不打手的过顶弓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