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杈:“青衣扁梆”
如图:正面 正面图。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8-4-29 00:07正面图。
错!这是反面 大家注意,背面的孔与梆位这间,有2厘米以上一段皮筋。为什么留这么长,目的在于增大皮筋的回弹力量,取得一定的类似无架效果。 大家还可看到,不开弓时,皮筋很好地帖在孔的周围,开弓后,皮筋帖到孔圆的下半部。 顶一顶:taikaixin: 创新{:4_132:} 怎么感觉皮筋的前端拉伸摩擦加剧...而且.....这样绑和绑过顶有什么区别? 技术帖子费了心血,顶一顶。 就是那个绑线到孔和孔里面的地方一定要光滑才行了,不然磨皮筋也是个问题。 只是我的弹弓要打孔了,有点舍不得:kuanghan: 赞!!!!:zhenbang: !!!眼的大小,与皮子的厚薄之间不能太不匹配,比如0.8mm以上厚的扁皮,你弄个0.5cm的孔,孔太小,不出跳弹都难:taikaixin: 瞄打能用吗 聆听弓鸣 发表于 2018-4-29 08:10
怎么感觉皮筋的前端拉伸摩擦加剧...而且.....这样绑和绑过顶有什么区别?
不同之处三点:1、不抽手,彻庇告别前手食指痛;2、皮筋在孔内下沿撑点定位性好,事实上对于斜握,可体验到左右偏差更易控制;3、从观感上,这种弓显得严谨性,过顶弓有松松垮垮味道。 有的人用过顶弓不抽手,方法是尽量用薄皮子。多数过顶弓弓友其实都在挨打。不管大家认不认可这种,算是走在改进的路上吧 这种绑法和老外的皮筋在两侧的横绑一个原理吧? 折腾快乐!我是准备把无架和槽卡都嫁接在传统弓上,已经在动手了。 醉卧clh 发表于 2018-4-29 16:00
折腾快乐!我是准备把无架和槽卡都嫁接在传统弓上,已经在动手了。
总之,扁皮是好的,但每天挨打不是个事,象竞技一样为了抗住打皮子越用越薄的话,弹弓雄风会阉割,必须改进 竞技场上高手是多,但多为“大内型”高手,阴气太重,只求当的一声响,皮子薄而再薄,还有掐珠亮上兰花指的:zhenbang: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