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少人用横绑TTF弓,用下来感觉挺好的
为啥很少人用横绑TTF弓,几乎没人讨论。个人用下来感觉挺好的。过顶弓和横绑的TTF弓我都再用,横绑TTF用起来感觉准度和过顶弓没啥区别,但是优势在于瞄打的话瞄准速度更快,永远不爆弓门不抽手,而且户外比较抗风。。。
顺便晒一张现在在用的,也算是简洁便携小巧。
很好看的弓:zhenbang: 飞虎与卡球本质上就是ttf。 本帖最后由 小猪看刀 于 2021-5-15 12:10 编辑
现在弹弓主要有两大主流,夹片带瞄具用于竞技,金属小直板和木头弓如飞虎,龙鳞之类的用于户外,TTF和卡球之类的夹在中间,玩竞技的看不上,打不准,玩户外的觉得它只能短拉,不能用于重配,没有威力,最后只能沦落为表演速射打罐子。 个人感觉TTF非常好用,皮筋的发力机制非常舒畅。用来横瞄,同样可以用瞄具,也可以用小夹角打法,甚至可以用双眼直接“透视法”打精准。
至于户外,据说欧美大多数弓手都用的是TTF ,而不是OTT过顶弓。对TTF,是不是还有一个认识和适应的过程? 相同的小弓门,TTF更容易打弓臂。OTT过顶弓很少打弓臂。而作为横握瞄打弓OTT过顶弓的皮筋重合是两条线的重合,比较容易做到高精密度的重合;而,TTF弓的皮筋重合是两个平面的重合,很难做到高精密重合。所以多数弓手选择了过顶式的OTT弹弓。 山东渔郎 发表于 2021-5-15 20:19
相同的小弓门,TTF更容易打弓臂。OTT过顶弓很少打弓臂。而作为横握瞄打弓OTT过顶弓的皮筋重合是两条线的重 ...
老哥什么玩具都深入了解,真是佩服!{:4_132:} 本帖最后由 破空侠 于 2021-5-16 08:54 编辑
山东渔郎 发表于 2021-5-15 20:19
相同的小弓门,TTF更容易打弓臂。OTT过顶弓很少打弓臂。而作为横握瞄打弓OTT过顶弓的皮筋重合是两条线的重 ...
与兄台商榷: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绝对完美的弓型。OTT的皮筋卡片安装方式,决定了皮筋在回弹过顶时,有一个“甩”的趋向:横握时,左手持弓向右甩,右手持弓向左甩;竖握时(几乎无人采用)向上甩。多少对精准度是有影响的。这可能是OTT最明显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先天问题。当然,功力深了,了然于心,这个问题也许自然就能得到解决。
TTF的皮筋发力则不然,这一点很好体会,顾名思义:OTT(OVER THE TOP)的“O ”,即“OVER”;TTF(THROUGH THE FORK),“T”,即“THROUGH”,一个是“翻过”,一个是“穿过”,非常形象。TTF的两条皮筋合力趋中穿过弓门,没有滞障,在力道上没有其他方向的趋向干扰,应该讲皮筋发力上比OTT有那么一点先天的优势。当然,很多弓友感觉TTF不太好瞄,也是事实吧。 破空侠 发表于 2021-5-15 23:37
与兄台商榷: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绝对完美的弓型。OTT的皮筋卡片安装方式,决定了皮筋在回弹过顶时,有 ...
兄弟所解释的"穿" “翻",可以理解。至于翻越会出现向弓头方向偏的问题,我也遇到过。这个偏与与推弓的前顶、后倒角度有关。以横握瞄打为例,我釆取背手,弹着点就会偏向弓头方向,(即你所说的:左手持弓向右偏),采取弓头前顶,弹着点就会向弓柄方向偏。这是我的试用结果。
同样,TTF弓(包括传统弓、平卡弓)也是同样的结果。 山东渔郎 发表于 2021-5-16 10:45
兄弟所解释的"穿" “翻",可以理解。至于翻越会出现向弓头方向偏的问题,我也遇到过。这个偏与与推弓 ...
完全赞同,我也是如此理解的!
只是TTF的情况有点特别,如果说它在弓头处也有力道的偏向--“甩”,据我观察是甩向外的,但它是双向对称的甩,所产生的趋向应该是相互抵消了。 没试过这款。从外观上看,优点是户外能有效减少侧风影响。缺点是感觉皮筋有撞弓臂的嫌疑,可能皮筋寿命不如过顶;虽然可装瞄具,感觉瞄具在皮筋运动轨迹上,会伤皮筋;且容错能力不如过顶。 个人感觉TTF更容易爆弓门 正是由于ttf的这个t,即皮筋皮兜及钢珠要穿过弓叉,注定这个叉要够宽,不然皮筋会挤钢珠,就不准了,所以对横握瞄打来说宽弓门适合短拉距,短拉距威力受限,要配合大钢珠,大钢珠费马内,所以这个ttf应用受限,但土豪不考虑马内问题,随便。 这弓哪有卖的? 多多有卖。目前因未普及,价仍高于普通夹片。可惜 xczsl 发表于 2021-5-15 09:17
飞虎与卡球本质上就是ttf。
同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