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 发表于 2021-6-11 19:20:59

人间真没意思,
还是回天庭去,,,,,,

我在 发表于 2021-6-11 19:25:53

回力★ 发表于 2021-6-11 18:32
不要太相信眼睛!
下图中心的两条竖线,是直线还是弯线?

哈哈,大神别岔话题啦。
您举的三级火箭的例子,与此不能类比。如皮筋前后端收缩时差越短,整个收缩过程不是更短了吗?
若不然,大神您说锥度皮筋收缩速度快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号 发表于 2021-6-11 19:27:47

Weilan 发表于 2021-6-11 18:08
得了,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实验:
楼上回复的任意一位弓友,使用任意一种薄皮筋,使用任意锥度,我用2.0厚的 ...

如果层主不避忌,我可以直言,我29楼的发言的第一段见解,所有权就是层主讨厌的 那个“夸夸其谈”崩弓子。
我相信昨天的崩弓子,也相信现在的层主。赌就不必打了,动辄撸袖子动拳头,聊天会冷场的。
另,弓友聊弹弓没什么不好,腕托弓某宝已经下架了,官方对弹弓什么态度层主应该清楚,目前大家(不敢包括层主)还有这个论坛聊聊弹弓不容易,适度,珍惜……{:4_120:}

小号 发表于 2021-6-11 19:37:55

回力★ 发表于 2021-6-11 18:44
又即将被封号了,赶紧发个美图。

提醒大神,晖派版主杀人不眨眼!!!锥度皮筋是否梯次加速,下了海曾经给过我一个动图,如果他有空有心有兴也许会另开贴解释。下了海这次复出还私下问过你的消息。本楼是技术试验报告帖,敬请大神歪楼适度。如果你想让下了海给你去黑屋送饭,那也随你……

小号 发表于 2021-6-11 19:47:56

本帖最后由 小号 于 2021-6-12 09:30 编辑

qq360512883 发表于 2021-6-11 18:27
5毫米的直条,使劲扯,第二组配置,都扯到了8倍

楼主好,我理解能力弱,没看懂楼主的这层的意思。但我的字多,我的意思楼主应该是看懂了。尽管不全懂楼主用什么方法测试皮筋本身的拉伸参数,只要楼主说“每组AB两种皮筋本身的极限拉伸倍数已测试大体一致”,
这贴就有晋级精华的可能:zhenbang:

回力★ 发表于 2021-6-11 20:49:56

小号 发表于 2021-6-11 19:37
提醒大神,晖派版主杀人不眨眼!!!锥度皮筋是否梯次加速,下了海曾经给过我一个动图,如果他有空有心有 ...

只是对800哥有兴趣,对论坛并没有兴趣。
封不封号,无所谓。

小僧降龙喇嘛, 发表于 2021-6-11 21:22:21

回力★ 发表于 2021-6-11 18:32
不要太相信眼睛!
下图中心的两条竖线,是直线还是弯线?

正面看给人的感觉是直线不直,手机屏放倒,穿线看,笔直。大神要告诉我们???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6-11 23:43:23

我在 发表于 2021-6-11 14:54
我来意淫一下,请指正:
直条皮收缩时,后端(近皮兜一头)的阻力比前端要小,因为前端除了拉动兜、珠外 ...

你不要瞎琢磨了,本来先拉开的后收缩就对了,首先皮兜的移动是相对的,你也可以看做弹弓向皮兜这边收缩,这个收缩不分方向,作用在皮筋上每个节点的力是相等的,拉力等于回弹力。拉开的时候随着拉力的增大是小头先拉开,回弹的时候相反,随着回弹力的逐渐缩小本该是大头首先收缩到位,
没有锥度的皮筋收缩会从皮兜开始产生一个纵波,也就是皮兜这边首先开始回弹(原因不详),锥度皮筋正好化解了这个纵波。
也就是说,结论是锥度皮筋是前后同时收缩的。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6-11 23:54:13

Weilan 发表于 2021-6-11 18:10
你们仅仅是喜欢聊弹弓,我再强调一次。

上过小学的必须考研吗?这是个很和谐的论坛,每个人玩的都不一样,有收藏的,有把玩的,有一年到头不打靶的,我们就不是弓友了吗?你和谁有仇,点出来就行了,我们帮你把他抓起来。你有能力可以去竞技啊。这里都是一帮与世无争的半大老头子,你在这里干嘛?

Weilan 发表于 2021-6-12 00:00:31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6-11 23:54
上过小学的必须考研吗?这是个很和谐的论坛,每个人玩的都不一样,有收藏的,有把玩的,有一年到头不打靶 ...

回力,你把他抓起来吧。

我在 发表于 2021-6-12 00:22:03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6-11 23:43
你不要瞎琢磨了,本来先拉开的后收缩就对了,首先皮兜的移动是相对的,你也可以看做弹弓向皮兜这边收缩, ...

我正是分析你提到的那个纵波产生的原因,以及锥度皮筋可以几乎同时收缩的原因。只是啰啰嗦嗦说了那么长,连我自己都懒得回头看一遍了,也不敢难为大家费神了。

醉卧clh 发表于 2021-6-12 00:25:41

我在 发表于 2021-6-11 14: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止一次看到,二三十米远处,珠未到,它先飞。只要它看着你,弓一响它就飞。奈何。
那还是用0.75厚251 ...

户外用圆皮的话声音就小

醉卧clh 发表于 2021-6-12 00:30:29

Weilan 发表于 2021-6-11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2时代讨论的话题,还在讨论,我觉得你们只是喜欢找个问题来聊聊。

层主过激了,不是所有爱归来的弓友都在52呆过,也不是所有弓友都是老弓友,有些东西普及一下是好的。

回力★ 发表于 2021-6-12 06:19:39

我在 发表于 2021-6-12 00:22
我正是分析你提到的那个纵波产生的原因,以及锥度皮筋可以几乎同时收缩的原因。只是啰啰嗦嗦说了那么长, ...


我无法想象后端已完成收缩,前端还没完成收缩之怪象。
更无法想象什么“纵波”!

我认为,收缩是同时完成的,拉力是同时消失的。

没有振动,就没有波。
皮筋收缩过程中,哪来的振动呢?
纵波,你怎么感觉到的??

回力★ 发表于 2021-6-12 06:34:27

不要忽悠我!

划一根一米长的直条皮筋,用笔在皮筋上每隔一分米画一粗横杠,你认为后端的横杠之间先收缩到一分米原距吗?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6-12 07:26:05

回力★ 发表于 2021-6-12 06:34
不要忽悠我!

划一根一米长的直条皮筋,用笔在皮筋上每隔一分米画一粗横杠,你认为后端的横杠之间先收缩到 ...

视频找不到了,老外拍的慢镜头。我找过,找不到了

回力★ 发表于 2021-6-12 07:28:39

没有证据,请你选择沉默。

有证据,
我洗耳恭听,
洗眼恭看!

回力★ 发表于 2021-6-12 07:34:06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6-12 07:26
视频找不到了,老外拍的慢镜头。我找过,找不到了

39楼图中的两条竖线我也看到了,我亲眼看到的,线的中部是弯的!

但两竖线确实是我用直尺画的!

回力★ 发表于 2021-6-12 07:44:25

我是神。
神的世界里,不存在科学仪器。
意,加简陋工具、方法,能预测、证实一切!

旅行 发表于 2021-6-12 08:13:45

比较喜欢楼主这样的实验精神 ,赞。
实验结果和我的感受差不多 ,扁皮的优势就是锥度 ,零点几毫米 的厚度差 对速度影响我觉得微乎其微。
这种薄的回弹更好的想法,我估计是从圆皮筋 那边延展过来的 。有机会可以测一下圆皮细的是不是比厚的回弹好。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扁皮筋《薄宽和厚窄》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