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卡弹道是否会偏高 (实验论证 )
本帖最后由 旅行 于 2021-7-15 09:35 编辑理论偏移量 (单位mm)
以弓顶面和弹丸为零点
皮筋尺寸 拉伸厚度 中心点偏移量 10m 50m
0.45 0.2 0.1 1 5
0.8 0.3 0.15 1.5 7.5
1636 0.6 0.3 3 15
1842 0.65 0.325 3.25 16.25
从理论数据来看 ,0.45和0.8在50m处偏差只2.5mm,0.45和1842在50m处偏差只有11.25mm,偏差量太小,做严谨性实验难度很大 。
但实验终归是要做的,实验的意义在于 ,可以验证理论 ,可以发现漏洞 ,可以引导出其他问题 。
实验有两个方向 ,一个用激光模拟弹道,一种是实弹 。
实弹实验
1.顶卡弹弓, 圆皮相比扁皮弹道是否偏高 ?
台钳固定弹弓和撒放器,0.45和0.8扁皮 对比1745和1636圆皮 ,皮兜相同,测试距离7m,每副皮筋打6发,先打3发,然后皮筋左右调换, 再打3发。
因为无法复点,需要尽可能多的采集数据 ,实际测验次数有点多,纸板弹落点比较凌乱 ,就不上图了 。
实验未包含2050,3060等更粗的圆皮, 不排除有偏差的可能 。
从实验数据来看,在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动能过剩 弹落点 极不稳定) ,圆皮和扁皮弹道无偏差 。
2.顶卡弹弓相比夹片弹弓弹道是否偏高?
用0.45扁皮,在各方面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对比两种弹弓 ,实验结果无偏差 。
以上实验比较鸡肋,无法验证理论 。但是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了新的问题 ,0.45的皮筋左右调换 无明显横向偏移量 ,但0.8的和圆皮左右调转会有明显的横向偏移量 (7m处偏差1~2cm ),这种横向偏移误差 ,最为致命 ,通过反复验证 ,0.8扁皮偏差是皮兜导致的,旧皮筋换个新皮兜就没有明显的这种问题了 ,圆皮偏差就是皮筋问题 ,卡球圆皮很难受力一致 ,更换容错率高的皮兜可以改善这种横向偏差。
如果不做这个实验,我们会不会就直接用那副具有偏差的皮筋组练习了 ,产生的偏差也不自知 。精瞄的玩家或许会发觉,但估打的玩家很难发现这种因配置带来的细微的偏差 。所以玩精估的朋友更需要经过检测的精良配置 。
台钳固定弹弓和撒放器,我想到了另一问题,配置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弹落点是否一致?每次击发复点的机率大吗?散步怎样?最好能上图。每每看到说瞄准时前后手要固定位置,要如何如何瞄准,手要不抖等等?我就老是在想好像哪儿不对!台钳和撒放器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如果这就不能打复点的话,可想而知:玩弓要想做到精准靠的并非是动作本身,而是玩弓熟练后的灵活性,毕竟弹弓不是枪… 萍水相逢 发表于 2021-7-14 07:22
台钳固定弹弓和撒放器,我想到了另一问题,配置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弹落点是否一致?每次击发复点的机率大吗 ...
你这是关于弹弓基准散步的讨论 ,我前面有发过不成熟帖子,这个问题我一直在研究 ,固定情况下能否10米无限复点,没有想的那么简单,里面牵扯因素太多了 ,光撒放器,我就改良了5种,就差仿生学撒放器了(尽可能模拟出手指捏皮兜的效果 ) ,
我可以告诉你大致的实验结果,7m,可以做到2mm的中心点散步 ,10连以上,但大部分测试结果散步都在3mm以上 ,2CM以内。实验器材再精密,但皮兜还是人装载的,实验数据量有点大就不展开说了。 支持试验,支持分享:zhenbang: 萍水相逢 发表于 2021-7-14 07:22
台钳固定弹弓和撒放器,我想到了另一问题,配置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弹落点是否一致?每次击发复点的机率大吗 ...
前后手位置固定 ,假设每次击发的位置都一样 ,也不能保证10米复点 (中心点散布小于1mm )。
撒放动作的误差,皮兜,两边皮筋受力不均 ,等等都会带来偏差 。
但可以确切的告诉你,固定动作是一种正确的路径, 前提要在皮筋组弹丸配比最佳的情况下练习,因为我发现很多皮兜的设计都是很坑的 ,冠军用的皮兜配不合适的皮筋,拉力不同,也白搭 。
所以打的准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小号 发表于 2021-7-14 08:43
支持试验,支持分享
感谢支持 {:4_124:} 结论我相信。
以前我也试过。
但有大师不相信。渔大师,青大湿,,,,,, 回力★.★ 发表于 2021-7-14 09:04
结论我相信。
以前我也试过。
这也不是严谨性实验,只能反应固定情况下 ,4款皮筋组没有偏差 ,虽然有散布,但是没有明显谁高谁低的情况 。
但圆皮两股打钢珠确实不可取 ,对皮兜和皮筋的裁剪装配要求高,且动能决不能过剩 ,那偏差惊掉下巴 。 好帖,顶起!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4_132:}{:4_132:}{:4_132:} 旅行 发表于 2021-7-14 09:21
这也不是严谨性实验,只能反应固定情况下 ,4款皮筋组没有偏差 ,虽然有散布,但是没有明显谁高谁低的情 ...
你实验时如果弹弓是竖着的,就忽略了重力的存在。
我实验,横握弹弓,2012/130/0.6绿色普雷,8珠,打30米乓球大小目标,看弹道左右偏数量各多少。
以前猴皮筋,1.5mm厚,6公斤拉力打8珠,也不见曲张力影响。 还是那句话,过顶曲张力影响理论上有,
但现实中可能我粗心大意,不严谨,硬是没发现它的影响。 回力★.★ 发表于 2021-7-15 04:32
你实验时如果弹弓是竖着的,就忽略了重力的存在。
我实验,横握弹弓,2012/130/0.6绿色普雷,8珠,打30 ...
横卧更严谨 ,想做严谨的实验还是很麻烦的 , 回力★.★ 发表于 2021-7-15 04:44
还是那句话,过顶曲张力影响理论上有,
但现实中可能我粗心大意,不严谨,硬是没发现它的影响。 ...
帖子已重新编辑 严谨,客观,专研… 这精神佩服。
弹弓届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
maojiuyi 发表于 2021-8-18 10:03
弹弓届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
你这样说,我会膨胀的{:4_147:} 旅行 发表于 2021-8-18 1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样说,我会膨胀的
偶尔膨胀一下有啥关系,哈哈哈
隔壁老王是科学院士而你就是工程院士你们两个都有极强的探索精神而不是像某些大师一样光说不练假把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