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0:32:23

斜握一根筋

斜握一根筋是斜握弹弓,以斜上位皮筋指向或弓头瞄点为参考的弹弓打法。

​斜握一根筋瞄法的视野开阔,打姿挺拔,典型的方式是是快手的“淮安靖哥哥”,斜握,直头,后手拉皮筋靠近主眼眼角,主眼看两皮筋重合。但实际应用中,根据目标远近进行调整,只参考上皮筋指向而不必苛求两皮筋是否重合。

因斜握一根筋瞄准视线和弹道线并不在一个垂立面上,所以​在应对不同距离目标时,皮筋指向要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同时调整,调整方法有三:

​1.后手固定,握弓角度固定,(用投影视感),调前手斜上位皮筋指向(或弓角)和目标间平面距离的大小。

​2.后手固定,(在投影视感中)前手斜上位弓角和目标的位置固定,调握弓角度,目标越远,弓体越接近竖直。

​3.前手不变,调后手。依靠人脸的V形,后手拉皮筋,利用人脸的V形,保持皮筋一直轻触脸,调节皮筋在脸侧位置的高低,目标越远,后手越低。

​个人感觉,第2种和第3种方法,调弹道垂直方向时联动水平方向,对于恰好时机能够吻合,但当温度配置变化时,联动调节会顾此失彼,所以个人感觉以第1种调整方法为好。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0:36:39

当年初练斜握一根筋时在弓角装置的瞄具,大孔用于瞄5米,依次向下的是10米,20米的瞄看参考。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0:40:20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初练斜握一根筋时在弓角装置的瞄具,大孔用于瞄5米,依次向下的是10米,20米的瞄看参考。

...

个人感觉,用瞄具对初练固定姿势规范动作有效,击发后多观察弹道轨迹,熟练后不用瞄具,根据弹道印象参考皮筋指向打就挺好。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1:05:52

不管是写的还是整理的,很好,清晰易懂。
电视剧里看到的机一枪,弹一匣在上面,所以瞄具只能在侧上,实战中一样可靠。所以,原本横瞄,因各种原因变为头不歪,站正点,握弓斜点,成了“斜握一根筋”,也是可以的。优点是比横瞄更易放松,特别是大角度仰射时。缺点是,斜握的角度变化对精度影响大。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1:14:16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管是写的还是整理的,很好,清晰易懂。
电视剧里看到的机一枪,弹一匣在上面,所以瞄具只能在侧上,实战 ...

写的,又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以前就写过,用手术刀的名字发在《朝花夕拾系列》里两篇,发在《想学斜握的看过来》主帖和跟帖里也有,不过都不如今天这篇写得单一,集中,简洁。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1:46:18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1:14
写的,又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以前就写过,用手术刀的名字发在《朝花夕拾系列》里两篇,发在《想学斜握的 ...

嗯。弹弓的对准原理是很简单的,明白原理还不算入门,只是敲门。练好打姿才算入了门。
我认为练习弹弓的三层功夫是:
1、明白原理。
2、练好打姿。
3、控制稳定,把握时机。:haha: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2:22:46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1:46
嗯。弹弓的对准原理是很简单的,明白原理还不算入门,只是敲门。练好打姿才算入了门。
我认为练习弹弓的 ...

初期练打姿,中期练感觉,后期练心态——虎牙版主说的。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2:26:21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2:22
初期练打姿,中期练感觉,后期练心态——虎牙版主说的。

嗯,以前见你说过。不论练感觉,还是练心态,都是为了控制稳定和把握时机。所以,我们是一致的。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3:43:04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以前见你说过。不论练感觉,还是练心态,都是为了控制稳定和把握时机。所以,我们是一致的。 ...

不管前戏如何精彩,弹弓最终要落实到打上,打的指令不是把握,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触发状态。实点瞄,有的射手会把精力纠结在瞄点的晃动上,偏左了偏右了偏上了偏下了,未射先害怕但心会打不中,反复思量未打先怕,没有了信心,一旦得了黄心病,对于运动员射手,他的职业生涯就结束了。

现在天冷了,做室内拉弓玩,弹兜里没有弹捏不住,捏上弹又控制不住,一旦对准的感觉触发,后手里的弹就出去了,虽然对着的都是无关紧要的“目标”,但是泥丸碎了脏啊,所以我现在用纸蛋,纸弹党,比泥丸党还低一级,彻底堕落了……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3:51:47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3:43
不管前戏如何精彩,弹弓最终要落实到打上,打的指令不是把握,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触发状态。实点瞄,有的射 ...

“对时机的把握”,实相不是突兀的松兜动作,射击专业有术语“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到底他们是如何把握时机的,莫非真的“道可道,非常道”?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3:53:29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3:43
不管前戏如何精彩,弹弓最终要落实到打上,打的指令不是把握,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触发状态。实点瞄,有的射 ...

是一种无意识的触发状态,可能他们就是一种感觉。:haha:

回力★ 发表于 2021-11-1 13:53:44

这竟然是一种打法?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4:03:53

回力★ 发表于 2021-11-1 13:53
这竟然是一种打法?

大神,传统短拉我从瞎打慢慢摸到这个道,不用歪头,自然视角,出弓速度快,打打飞靶(6米500ml水瓶)还是很好玩的{:4_133:}

谦弓 发表于 2021-11-1 15:43:32

我要沉住气。
战争片中都是指挥员拿着小手枪,向冲在前面的敌人打响第一枪,同时高喊:"开火!”。战斗打响。
我还是要等等弹皮弓。{:4_126:}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6:56:33

谦弓 发表于 2021-11-1 15: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要沉住气。
战争片中都是指挥员拿着小手枪,向冲在前面的敌人打响第一枪,同时高喊:"开火!”。战斗打响。 ...

有话直说就是,我发帖不追求绝对正确,不同视角的观点也能丰富我的知识。

弹皮弓不用等了,也等不到了,他黑屋了,是永期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7:14:53

本帖最后由 小号 于 2021-11-1 17:20 编辑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3: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时机的把握”,实相不是突兀的松兜动作,射击专业有术语“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到底他们是如何把握 ...

我不说理论名词,说个练习方法,渔樵如不嫌弃可以试试:

兜里不要捏实弹,因为捏实弹能够实射,射了就能和你前期的对准工作形成检验对比,打破你心中”已经对准”的自信,影响你的射击心理。

所以建议,你弹兜里捏个纸蛋,拉弓,用你最常用的对准方式,对着目标引而不发,引弓对着目标,注意力重点放在目标上,调整
身姿到瞄无可瞄,调无可调的自认为最佳最准最理想的状态,僵持3~5秒,在僵持中体会……收弓休息,放松肌肉和眼睛,然后再拉弓重复,进行个七次八次,看看有没有触发那种强烈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发射的感觉?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7:31:09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4:03
大神,传统短拉我从瞎打慢慢摸到这个道,不用歪头,自然视角,出弓速度快,打打飞靶(6米500ml水瓶)还是 ...

如果O度也算斜握的一个角度,那么横瞄就是斜握一根筋的一个特例。也可以说,斜握一根筋是横握瞄打的变形。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7:52:29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7:14
我不说理论名词,说个练习方法,渔樵如不嫌弃可以试试:

兜里不要捏实弹,因为捏实弹能够实射,射了就能 ...

这种“引而不发”的“文玩”,我在家里常试,我道行不高,那种感觉有点点,但没有那种欲射的强烈感。可能青衣大师常有。{:4_147:}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9:18:40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7: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引而不发”的“文玩”,我在家里常试,我道行不高,那种感觉有点点,但没有那种欲射的强烈感。可能 ...

大师有,青衣曾经说过,有一次买了个小夜灯,放了20米远,开弓瞄准,啊……不,大师不是凡人,是意准,意之所至,弹似流星,夜灯就破了……

这个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师编出来的,反正图片是没有。但即使是假,故事证明大师是懂这个下意识的,后手不受理智控制的击发,说明大师没有全部骗人,他是懂弹弓的。

小号 发表于 2021-11-1 19:26:09

我在 发表于 2021-11-1 17: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O度也算斜握的一个角度,那么横瞄就是斜握一根筋的一个特例。也可以说,斜握一根筋是横握瞄打的变形 ...

横瞄和斜握一根筋不是一回事,因为大众对横握瞄打的认知度高,所以从横瞄的基础讲斜握比较容易描述。从我们孩提时间算起,弹弓历史时间轴上,估计是竖握——斜握——横握吧,我猜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斜握一根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