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弓半年多的经历
本帖最后由 docute 于 2021-12-6 18:43 编辑闲来无事,流水账记个和新手朋友交流吧。玩了半年多,主流弓都试过,水平估计也就入门吧,5米4厘米靶大部分能中,10到15米易拉罐也大部分能中,再远距离也基本不玩了。左右手都能熟练打,目前斜握更多一些。无架的话基本一半有架的命中率。
三月的一次晚上散步去夜市,看到摊子上有玩具木弓,拉了几下,顿时来了兴趣,知道摊子那个木弓不安全,是那种类似红木的平卡,晚上回来后上网看,于是入坑。
知道了圆皮和扁皮,由于儿时的记忆,更喜欢传统弓,于是冷弯毕业弓一个,配的皮筋是2040,按照老板说法还是算力气轻的。不敢楼下去玩,水平差怕飞弹,家里先打5米5L的矿泉水瓶,如果我直接自己打打,肯定中,可是按老板说的横握瞄打,结果前几十发弹基本没中。再找老板,老板挺耐心,发视频给我看,多次语音交流,理论基础基本扎实了。五六百发弹后,5米远的纸箱挖个拳头大的洞,基本都进了。玩了一个半月,基本那水平,但是手腕,肘关节有些痛,一直痛,休息几天也没缓解,于是渐渐的没再玩,偶尔试了几次扁皮,还没圆皮打的准。第一次大概8米左右打火机,首弹就爆,至今也就玩过这么一次。
六月底的一天去打知了,兴趣一下子再度燃起,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主战弓,圆皮换成1636还是觉得玩多了累,于是开始玩扁皮。期间不断试弓。冷弯飞虎,木头飞虎,树脂夹片,单卡,渐变狐狸,金属夹片,主流弓基本都试过,水平也没提高多少。扁皮开始是短拉,选弓角度是大弓门,后来变中短拉,于是小弓门也无所谓了。
练弓一般就是家里5米靶箱,周末去郊区的河边打两个小时。小区里不敢玩,不是不放心自己技术,主要是怕被好事者看到,万一谁家玻璃和车子有啥事,第一个就被怀疑。没看到别人玩,但是一次走路发现地上有个泥丸,这东西再熟悉不错了,不知道是谁的。
打了几个月扁皮,总觉得不理想,也就一半的命中率。发现还是最便宜的那个树脂8020打的最准,基本上十之七八,我的也舒服,那段时间刚研究各种弓形,也知道受力点,为啥有的弓舒服,有的咯手,还是在不断找主战弓。
一开始是左手拿传统冷弯圆皮的,后来玩扁皮,防止肌肉记忆紊乱,于是右手拿扁皮弓,我是右撇子,所以最初右手拿弓,左手捏兜很不习惯,捏了一两百发后左手捏兜才习惯,后来为了防止玩的累,经常左右手换着玩。
一直是短拉,某天大概是皮筋泄力了吧,突然中拉了几下,有了灵感,于是大弓门变小弓门,从85,80,75,70,一下子琢磨出后手固定前撑头大概上下的瞄点,自此,弓门大小问题解决。
接着谈谈弓和皮筋
本帖最后由 docute 于 2021-12-6 18:59 编辑先是不断折腾弓,弓摸多了,知道受力点。虎口,掌心这里受力肯定比指关节指头轻松一些,打多了相对不累,于是就从受力点去寻找自己的主战弓。夹片8020觉得刚好,适合新手,全钛的近400克感觉有点重,打打几发没问题,要是打靶或者新手练习一下几百发我是吃不消。钛头铝柄的两百多克感觉刚好。钛头质量很重要,不能伤皮筋,一般拿到手后我上0.4的皮筋,然后看看拉极限,看是否滑出,然后打个二三十发,再拆开,看大头皮筋的夹痕有没伤皮筋。我试的几款还都行,不伤皮筋,但是有个牌子的皮筋在撑头折叠处有一点伤痕,我很奇怪,别的牌子倒没有。用五千目的砂纸打磨夹片后后,问题解决。冷弯飞虎最初玩不习惯,后来中拉再玩回来,感觉挺好,自己再缠了一下,虎口和反曲更饱满一些,手感很好,可以加大皮筋配置,受力不累。
单卡也不错,圆撑头瞄点相对更清晰一些,否则延长线打法要稍微估计一下。偶然发现平卡过顶反拉,效果和冷弯飞虎撑头一样清晰。
木头飞虎也玩过及把不同弓门,有把69弓门的,至今打虎口和指头,别的从没打过手,直接扔河里去了。
弓折腾玩了折腾皮筋,等会再说。
冷弯飞虎,单卡感觉也没必要买钛的,304的也就200克左右,重量刚好。
最后某天突然想起无架,姿势一定要准确,翻了网上多人视频,姿势准,由于有基础,几发就上手,自己绑的0.45无架,再重怕手指累,也就打打十米左右的瓶盖。
留位待续 很不错了,越打越准是必然趋势 大多数人的经历都是一样的,仿佛看到8年前的自己
经历都差不多,只是我是从大拉练起的,自己瞎练走了好多弯路,一晃玩扁皮快三年了,终于明白弹弓其实也有科学的打法和练习方法的。
如果当初多看看教学视频,先比短拉横瞄练起,精度早就上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