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大珠用宽一点(不是无限宽哦)的皮兜… xczsl 发表于 2022-1-15 0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感同感
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2-1-17 17:21 编辑
萍水相逢 发表于 2022-1-15 0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亦发现皮兜宽窄厚薄的差别,遇到飞弹抽手等问题时可以对换试试…
原则上大珠用宽一点(不是无限宽哦)的皮 ...
看皮兜形状,宽度设计是很有讲究的。底部较窄,两头稍宽。
在主要加速段,因为被珠的惯性向后扯着,兜还没打开,主要受风面是底部,底部宽度小风阻小。
两头稍宽,捏兜舒服,在主要加速段它是顺着风向的,宽点也不加大风阻。
在加速后段,由于珠速已高,加上皮筋拉力变小,气流冲在珠前转向冲击皮兜两边,使兜开始打开,风阻加大打开加速,形成一个正反馈,兜迅速完成打开过程,兜打开后迅速减速,完美“脱壳”,不“卡壳”。
所以分析,长度也要合适,太短难打开,太长打开过早。 我之前用小兜包大珠,两头所剩很少,极可能因此开兜慢,不干脆。
而用小兜装重皮筋时,因为速度高,风阻大,两头虽然只剩一点,但也能获得较好的开兜力,因而用重皮筋无怪弹,轻皮筋多怪弹。。。似乎逻辑自冾了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我在 发表于 2022-1-15 09:10
而用小兜装重皮筋时,因为速度高,风阻大,两头虽然只剩一点,但也能获得较好的开兜力,因而用重皮筋无怪弹 ...
我认为,是弓门窄惹的祸。而商品弓绝大多数弓门窄,是与横握瞄打有关系的。
假如夹片弓弓头宽20,皮筋大头20,那么,当内弓门大于皮兜长度时,我不相信有你主题帖所说的问题。
除非你的实际拉伸比远低于皮筋自身的拉伸比。
回力★ 发表于 2022-1-15 1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认为,是弓门窄惹的祸。而商品弓绝大多数弓门窄,是与横握瞄打有关系的。
假如夹片弓弓头宽20,皮筋大 ...
哦,你的担心也有道理。
我的弓多数内弓门是40mm,原来用的小兜长46mm,如果伸直了会被撑头卡到。
不过我想:
1、皮兜不会完全伸直,如果60度夹角,那么这皮兜两头距离只有23mm,不会卡撑头。
2、在皮筋接近完全收缩时,兜对珠的拉力已很小,兜稍打开一点便因风阻变大加速打开,形成正反馈,迅速打开。在风阻作用下,兜很快减速,珠兜分离。——这是理想的情形,需要珠、兜和初速完美匹配。
在高速下,风阻很大。波音客机起飞时速也才三百公里,不到每秒一百米。珠接近流线形,风阻比打开的兜小很多。
在完美状态下,皮筋完全收缩开始皱折时,珠已离开兜把皮筋甩在身后了。
我在 发表于 2022-1-15 08:48
看皮兜形状,宽度设计是很有讲究的。底部轻宽,两头稍宽。
在主要加速段,因为被珠的惯性向后扯着,兜还 ...
渔樵大师,弓科院高级研究员!:zhenbang:{:4_120:} 谦弓 发表于 2022-1-15 14: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渔樵大师,弓科院高级研究员!
这个头街戴在头上得打寒战喽。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1.png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