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3 17:52:57

无向弓大师与回力大神理论相结合的火花。

本帖最后由 lilaobong 于 2022-9-23 22:09 编辑

1、吸收无向弓大师的精华帖https://www.aiguilai.com/tlhread-6364-1-1.htm“我的斜握sm打″徒手练习方法”中,瞄点在中垂线上、瞄点高低由弓门之间的半圆弧控制的知识。
2、吸收回力大神反复强调的用“视线垂直降、皮筋分两边”方法来精准确定中垂线。
3、综合上述两位大师、大神的理论,把上皮筋(黄色)、虚拟的弹道线(蓝色)、以及连接瞄点和上皮筋顶端的虚拟线(紫色)依次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用这个虚拟三角形的顶点对准目标,命中率很高哦。诀窍是用心中研判得出的中垂线,对上目标上的中垂线,高低大致用紫色虚线控制。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两位论坛大佬。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6 13:19:51

本帖最后由 lilaobong 于 2022-9-26 14:55 编辑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4 06:11
感谢您的指教!

看中垂线的方法比较容易从横握过渡和理解。但有的时候,限于场景不便和击发速度的要求,不好严格的去把主视眼放在弹道正上方。这个时候,其实看中斜线也是可以的,只是对准目标方式也相应调整一下,就是用心中研判出来的中斜线,去对准目标上的中斜线。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两条中斜线要做到斜度一致而且共面,这样才能保证弹道线顺着这个斜面飞出去。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6 13:39:59

本帖最后由 lilaobong 于 2022-9-28 09:38 编辑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6 13:28
谢谢您!我基本上就是这么打的。我的瞄就是把视线和弹道线同垂面,因为是中拉,需要把皮筋贴脸这样才能做 ...
另外也可以试一下放弃瞄点在中垂线上变化的这个固有观念和通常认识。尝试用弓头或者皮筋顶点,向右上方延伸出一条与中垂线相交的虚拟短线,把这个交点作为瞄点。假如我们对弹道线有一定理解的话,那在瞄准过程中我们的视觉纵深中会形成上皮筋、弹道以及这条虚拟短线所构成的一个三角形。在我们的视觉或者虚拟构图中,这个三角形越清晰,准度就会越高。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10-26 11:24:02

本帖最后由 lilaobong 于 2022-10-26 11:32 编辑

我在 发表于 2022-9-27 10:24
“三角形”法确定高低真的不错!试过了,上手快,命中稳定,感谢分享! ...
三角形法,要注意是各条“延长线”构成的三角形,以前的帖子里忘记说这个事情了。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3 21:29:15

其实瞄点在圆弧值得商榷的!距离远近不同,瞄点是在中垂线上的任意点:lol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3 21:52:29

本帖最后由 lilaobong 于 2022-9-23 21:54 编辑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3 21:29
其实瞄点在圆弧值得商榷的!距离远近不同,瞄点是在中垂线上的任意点

过客兄这是高阶领域了,一看就是老手。为了便于横握的弓友理解,我所以把默认瞄点设定在圆弧上了,熟练以后、根据距离远近变化,确实瞄点在中垂线上也会轻微移动的。变化规律和横握完全一致,无非是虚与实的区别而已。回力大神给虚瞄点的变化取了个高端的名字,叫做夹角的变化,其实与用勾股定律换算成在瞄点在中垂线的距离变化是同一回事。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4 06:11:50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3 21:52
过客兄这是高阶领域了,一看就是老手。为了便于横握的弓友理解,我所以把默认瞄点设定在圆弧上了,熟练以 ...

感谢您的指教!:handshake:handshake

我在 发表于 2022-9-25 10:11:40

无向弓大师与回力大神的理伦结晶!:zhenbang: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6 13:28:58

本帖最后由 过客091025 于 2022-9-26 13:32 编辑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6 13:19
看中垂线的方法比较容易从横握过渡和理解。但有的时候,限于场景不便和击发速度的要求,其实看中斜线也是 ...
谢谢您!我基本上就是这么打的。我的瞄就是把视线和弹道线同垂面,因为是中拉,需要把皮筋贴脸这样才能做到两线合一。在垂直线上很少会出现不受控的偏差(左右偏很少),但是在估算距离,用虚垂线上的点做高低瞄点我是参考上弓头的,感觉不是很自然。请老师指点:handshake:handshake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6 13:30:17

本帖最后由 过客091025 于 2022-9-26 13:54 编辑

我不在意弓型和出手的持弓角度。:handshakehandshake:lol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6 13:41:25

本帖最后由 过客091025 于 2022-9-26 13:53 编辑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6 13:39
你试一下放弃瞄点在中垂线上变化的这个概念。尝试用弓头或者皮筋顶点,向右上方延伸出一条与中垂线相交的 ...
我不在意弓型和出手的持弓角度。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6 13:42:15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6 13:39
你试一下放弃瞄点在中垂线上变化的这个概念。尝试用弓头或者皮筋顶点,向右上方延伸出一条与中垂线相交的 ...

谢谢您指教!我好好体会一下。我的打法本来就很多是参照您的帖子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6 13:47:59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6 13:42
谢谢您指教!我好好体会一下。我的打法本来就很多是参照您的帖子

提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对弓友有所启发和帮助,是我本份和快乐:taikaixin: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6 13:48:47

本帖最后由 过客091025 于 2022-9-26 13:55 编辑



最近看了龙哥的帖子参悟的,不知道是否正确。使用起来很好。等于描点不变,后手调高低了!也是最近固定距离精度下降的原因:handshake

本衣不会估 发表于 2022-9-26 13:49:01

:zhenbang::zhenbang: 都是顶级大湿;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6 14:00:42

本帖最后由 lilaobong 于 2022-9-26 14:46 编辑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2-9-26 13:48
最近看了龙哥的帖子参悟的,不知道是否正确。使用起来很好。等于描点不变,后手调高低了!也是最近固定距 ...

青衣、回力、无向、弓子、小号、龙哥、老瓦等一众大师都是论坛大佬,每个弓友都或多或少吸收了他们的营养和知识,他们为我国弹弓事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向他们致敬。

ccc9527 发表于 2022-9-26 17:05:47

不管怎么确定,这个在空中的虚点,玩的还是挺费劲的,虽然我一直都没有实点,但是我很希望能用实点

我在 发表于 2022-9-26 23:15:18

ccc9527 发表于 2022-9-26 17:05
不管怎么确定,这个在空中的虚点,玩的还是挺费劲的,虽然我一直都没有实点,但是我很希望能用实点
...

瞄虚点是无奈之举。当你试图用瞄一准一镜的分划线来说明这点时,他们就会论证弹弓不是射击,釜底抽薪。

我在 发表于 2022-9-27 10:24:51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6 13:39
你试一下放弃瞄点在中垂线上变化的这个概念。尝试用弓头或者皮筋顶点,向右上方延伸出一条与中垂线相交的 ...

“三角形”法确定高低真的不错!试过了,上手快,命中稳定,感谢分享!:zhenbang:

lilaobong 发表于 2022-9-28 01:02:02

我在 发表于 2022-9-27 10:24
“三角形”法确定高低真的不错!试过了,上手快,命中稳定,感谢分享! ...

我个人感觉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构图清晰,就是怕没有通用性,现在放心了。感谢老铁的反馈。{:4_148:}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无向弓大师与回力大神理论相结合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