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甩手,是破坏弹弓稳定的罪魁祸首
记得小时候玩弹弓,都是甩手的,主动甩手,是人的本能反应,如果练习弹弓的人不刻意矫正,最后形成主动甩手是必然的,主动甩手还非常破坏捏兜的矫正,因为人的错觉,感觉可以通过甩手,可以把弹珠从后手拽出来,就可以不必那么在意捏兜了,这就把击发瞬间的注意力放到了前手甩手上了。也就失去了矫正后手捏兜不正的机会。 稳定的撒放,是前手只负责推弓,推到位,瞄准,静静的等待后手的撒放,前手没有多余的动作。后手来决定什么时候撒放,完成击发。 撒放的瞬间,只有后手松手指是主动的,其他身体部位都是稳定住等待,这个是需要不断强化,稳定性逐渐提高。 我下载了很多场CSCC的比赛视频,没事就在家反复观看,里边也有主动甩手的,其中有个网名叫“HDT”的,主动甩手动作比较有代表性,就是弓刚一推出去,前手顺势前甩,后手就撒放了,击发非常快,不知道的人以为开弓就放,挺好的,实际上根本没有稳定瞄准击发的环节,状态好时,身体协调还好,上场比赛时紧张,又没有稳定的参考瞄准环节,稳定性一塌糊涂。 有的人,可能是因为以前养成的习惯,不甩手打不准。我一开始练横瞄时也这样。不过,前手稳定,特别是撒放时前手稳定的人打得更准。 一笑而过;P 我在 发表于 2022-12-12 12:19
有的人,可能是因为以前养成的习惯,不甩手打不准。我一开始练横瞄时也这样。
不过,前手稳定,特别是撒放 ...
只要是自己练,都会形成主动甩手,只有知道后,注意到这点,把主动甩手克服了,后手撒放也会纠正,稳定性上个台阶 我自己的体会,我小时候一直玩弹弓,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形成的习惯,很多年后,再玩弓,自然的主动甩手,我右手持弓,弹道经常性的偏右,也不稳定,通过在网上学习,才知道,主动甩手的弊端,改起来比较费劲,就先不打靶了,就练习空拉,前手保持不动,等待后手松手指击发。几个月后,发现经常性的偏右没有了,由于没有前手主动甩的干扰,姿势开始敏感了很多,发现后手捏兜的平、正,对弹道很有影响,再改正捏兜,,稳定性开始大福提升,靶心越换越小,3公分,2公分,到一公分,很多打弹弓的毛病都是综合性的,我感觉前手主动甩手,是这些综合性毛病的最大因素,把前手主动甩克服了,后边的毛病都会很容易的发现 两笑而过{:4_139:} 个人认为只有瞄打才需要注意前手的稳定性,其他打法前手主动甩手有时还能起到引导作用。 本帖最后由 回力★ 于 2022-12-12 18:00 编辑
三笑点秋香
一笑本无意,
二笑未有情,
三笑笑你呆,
笑你不成材。
“竞技公式弹弓”,本身只需要练习三、四种固定距离与高度,所以完全可以把参数定下来,按“章”练弓;“竞技弹弓”又叫虚拟弹弓。还有更多的弹弓爱好者,这些人练弓目的不同,他们是针对现实生活之中形形色色的目标,玩的是实用弹弓。这些人,大多不是“拉距确定再撒放”,比如本衣,是在皮筋动态拉长之时完成撒放,并且所有技术,就在这个动态撒放的把握。 hbtszl 发表于 2022-12-12 16:01
个人认为只有瞄打才需要注意前手的稳定性,其他打法前手主动甩手有时还能起到引导作用。 ...
你说得对,我确实也是玩瞄打,别的不会:haha: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2-12-12 17:40
“竞技公式弹弓”,本身只需要练习三、四种固定距离与高度,所以完全可以把参数定下来,按“章”练弓;“竞 ...
也是哦,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偏好 驷笑而过{:4_134:} 会与不会的区别;P 不要一概而论,你要说瞄打不甩手没问题,对很多喜欢估打来说,玩的就是这个甩手扣腕,快速且随意。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2-12-12 17:40
“竞技公式弹弓”,本身只需要练习三、四种固定距离与高度,所以完全可以把参数定下来,按“章”练弓;“竞 ...
一直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大仙宣传意打时经常会顺便诋毁一下瞄打,在我看来意打是仙法,而瞄打只是凡人的小道。把这两种打法放在一起比较实在有点自降身份了。
我想不会是在现实生活中大仙被瞄打选手冒犯过,被瞄打伤过心吧。。。 开始玩弓时,什么乱七八糟的方式都试过…
这种打不准就换一种方法,感觉还真准,玩几天又不准了…
最终会回归到正轨… 萍水相逢 发表于 2022-12-13 05:40
开始玩弓时,什么乱七八糟的方式都试过…
这种打不准就换一种方法,感觉还真准,玩几天又不准了…
最终会回 ...
我感觉打弹弓,只要是为追求准度,就是个不断找毛病,改毛病的过程,在自己摸索的过程中,当然会走太多的弯路,据说现在弹弓竞技俱乐部,按正规发方法训练半年(身边会不断的有过来人给纠错),10米,4公分靶心,很多人可以做到10连中,弹弓其实很简单,但是那个简单的技巧,没有人指导,一般人会摸索很长时间,自己感觉动作做对了,其实和想象中的差距很大,很多人最后就是什么估打、意打什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