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从善如流一一致Ioin先生!
本帖最后由 湿地青衣 于 2023-12-29 15:50 编辑把软联绳长度逼近010米复点,而不是挂狗铃 本帖最后由 湿地青衣 于 2023-12-29 03:31 编辑
首次没有掐准确,下次皮兜一头的软联绳绑短一些
第6弹不中……外面院子好冷:kuanghan: 本帖最后由 过客091025 于 2023-12-29 09:24 编辑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3-12-29 03:24
首次没有掐准确,下次皮兜一头的软联绳绑短一些
呵呵呵 看帖不仔细 15米距离哈 个人感觉皮兜部分的软联毫无必要——这种软而没有弹性的绳子会把皮筋的有害收缩毫无缓冲的传到至皮兜的。 loin 发表于 2023-12-29 09:11
个人感觉皮兜部分的软联毫无必要——这种软而没有弹性的绳子会把皮筋的有害收缩毫无缓冲的传到至皮兜的。 ...
软连不就是为了缓冲么, 能解释更清楚点么,谢啦 求道 发表于 2023-12-29 09:44
软连不就是为了缓冲么, 能解释更清楚点么,谢啦
先不解释。
先实际使用,如果实际使用有效,再解释。
一般要使用两三周,打几千弹,磨合。
关于解释一一世界上的一切解释,都带有倾向性或者叫偏见,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比如,吃鱼卡了刺,怎样处理?医院的口腔医生是特别强调反对喝醋的,特别强调不能吃成型食物的,因为出现过危险病例,如烧坏食道甚至胃穿孔。然而,多数情况,99%以上情况,卡了细细的鱼刺,如果食道、胃健康,喝一口醋,之后杠几分钟不喝水,之后塞几口饭,软化后的鱼刺就解决了,而找医生,如果不能夹出来,又是透视镜,甚至B超,劳命伤财,也只是解决一鱼刺。 求道 发表于 2023-12-29 09:44
软连不就是为了缓冲么, 能解释更清楚点么,谢啦
首先要知道,力是不会消失的。
软联在弓头部分时,软联导致震动产生的形变凌空,此时整个皮筋做为一个整体来应对这个形变,而皮筋会从少数几次大的抖动变成一组相对高频的小的抖动。更重要的是,随着这次波从皮筋到绳子再到皮筋的变化,弹丸已经脱离皮兜了。
而皮兜部分的软联,会让皮筋产生的波像甩鞭子一样震动皮兜加弹丸,产生更大的震动。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3-12-29 11:45
先不解释。
先实际使用,如果实际使用有效,再解释。
一般要使用两三周,打几千弹,磨合。
实践出真知{:4_132:}
完全支持尝试。我不过是已经试过了而已,也许我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有变量没有注意到。 loin 发表于 2023-12-29 12:01
实践出真知
完全支持尝试。我不过是已经试过了而已,也许我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有变量没有注意到 ...
咋晚我是近距离。
刚才午饭后,爬上后山,打30米,顽固性偏上,或者偏下,于是,不等下山,你再看,我把图片删了{:4_147:} loin 发表于 2023-12-29 12:01
实践出真知
完全支持尝试。我不过是已经试过了而已,也许我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有变量没有注意到 ...
如果软联绳长一些,反而影响趋小,不知如何解释。
总之,皮兜这一头,我是不会再搞软联绳了 loin 发表于 2023-12-29 11:58
首先要知道,力是不会消失的。
软联在弓头部分时,软联导致震动产生的形变凌空,此时整个皮筋做为一个整 ...
哦, 谢谢!
楼上大师好像验证了您的猜测,实践出真知,厉害!:lol 既然软连了,某算命骗子鼓吹的0误差,就是个笑话了。既然意念可以让他0误差,何必去软连,如果软连有用,那要多软合适,只要考虑这些参数,你精神病就有痊愈的可能。 本帖最后由 湿地青衣 于 2023-12-29 22:09 编辑
今日得此神器,明日下湖 个人感觉这个应该和卡球弹弓是一个原理,我以前玩过一段兰兰户外的“发现二”就是感觉。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3-12-29 12:34
如果软联绳长一些,反而影响趋小,不知如何解释。
总之,皮兜这一头,我是不会再搞软联绳了 ...
个人感觉,仍是来不及三个字。
皮兜处软联变长变短其实和把皮筋整体变长变短原理差不多,就是通过改变波的总路径长度使得有害震动来不及在弹丸还在皮兜时传导上去。
但由于皮筋、绳子、皮兜弹丸的材质不同,导致震动幅度频率都不同,反而让整个系统更复杂了。
这就远远不如软联部分放在弓头处,这样就可以几乎不考虑软联绳子的震动情况。 求道 发表于 2023-12-29 12:59
哦, 谢谢!
楼上大师好像验证了您的猜测,实践出真知,厉害!
软联有点类似采用大而软的皮兜,这本身就不太符合弹弓本身的规律。
其实我也做过这种测试,才知道不靠谱,不过这种事,小马过河啦 如果软联长度无限趋近于零,而依然保持离散率的稳定。
那么是否说明软联绳子本身并没有起到浮动枪管的作用,而是系成一个点导致弓头连接处有害收缩的问题?
这倒和我的实验结论不太相符了。。。。期待进一步的实验数据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