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弓
发表于 2024-3-9 20:38:48
接上楼
既然是瞄点越低射得越远,那,就要来比一比横瞄和斜瞄谁的瞄点更低了。
这高低总得找个参照物吧。弓门中心!
换种说法:弹道高是由瞳孔坐标系的纵坐标、与前手坐标系的纵坐标、的差值决定的。
推论:斜握的最低瞄点离弓门中心更近(纵坐标相比较而得)。
结论:斜握瞄打比横握瞄打的射程更远。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4-3-9 21:03:48
谦弓 发表于 2024-3-9 20:38
接上楼
既然是瞄点越低射得越远,那,就要来比一比横瞄和斜瞄谁的瞄点更低了。
这高低总得找个参照物吧。弓 ...
斜握最低瞄点与弓门中心近没错,但是最高瞄点也与弓门中心近啊,要保证斜握实瞄点,后手定位必须比横握高,否则甜点是虚瞄点,所以,横握的可实点瞄更远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4-3-9 21:15:14
撑头越宽实瞄距离越远是正确的,最高瞄点放在撑头外尖,撑头越宽后手定位越低,前手上抬空间就越大,斜握的最高瞄点离弓门中心太近,已经没有多少上抬空间,实瞄范围就小
谦弓
发表于 2024-3-9 21:21:41
有弓友提出疑问:
横握后手是定位在泪滴线上,斜握后手是定位在泪滴线的右边(左手弓),人的脸是向下巴倾斜的,斜瞄时瞳孔系的纵坐标减小了,咋算?
甭急。
横瞄之人皆偏头。
斜瞄之人头皆正。
这一偏一正,总把那纵坐标值补回来了吧。
再说了,以40的内弓门计算,前手增加了30度,弓门中心就上升了10mm。比这后手提升10mm。。。。。。哈哈哈,这个理由有点牵强:taikaixin:还得等待以后深入剖析。
但是,只要斜握的后手定位点不是太高(定位角度以后计算)。前结论成立。{:4_130:}
谦弓
发表于 2024-3-9 22:31:39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4-3-9 21:15
撑头越宽实瞄距离越远是正确的,最高瞄点放在撑头外尖,撑头越宽后手定位越低,前手上抬空间就越大,斜握的 ...
嘿嘿嘿,我一口气发完后才发现你已经在建楼了:taikaixin:
你的观点都非常正确!:zhenbang:
现在有个问题:
前手因旋转使弓门中心提升的纵向距离,一定要大于后手因右移而提升的纵向距离。
怎么才能实现这个条件,小可正在思考:kuanghan:
谦弓
发表于 2024-3-9 23:31:25
还有一个结论:
自己横握能将甜点打到上撑头外角尖的条件下,斜握是不可能将甜点打到外角尖的。
只能“提前”旋转。:taikaixin: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4-3-9 23:48:24
想象一下极端情况,转成竖握,这时上撑头和弓门中心齐平,实瞄点只有一个点,实瞄射程范围也收缩为0
谦弓
发表于 2024-3-10 01:04:19
本帖最后由 谦弓 于 2024-3-10 20:08 编辑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4-3-9 23:48
想象一下极端情况,转成竖握,这时上撑头和弓门中心齐平,实瞄点只有一个点,实瞄射程范围也收缩为0 ...
俺CPU坏了,目前正在修理中。
谦弓
发表于 2024-3-12 21:43:50
做人做事,应该有始有终。今天还是把这个帖子收个尾吧。
从几个极限值来看,最大的问题出在后手不可能定位在同一位置上。
以内弓门40mm为例,斜握的后手必须定位在原定位点右边(左手弓)≥10mm。
因外弓门、拉距、脸型等的不确定,这10mm的右移,会导致高度(与瞳孔的距离)减小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只能凭感觉,它大约提高了10mm左右,应该不会大于15mm。
前手的弓门中心与最低瞄点的垂直距离极限是0,即:斜握起始角度的余弦值必须大于15。太烧脑了!反正,斜握60度时只有10mm的变化量,肯定不够。那45度呢,有14.14mm,差不多了。那斜握30度呢,有17.32mm,多多益善了。
那究竟斜握起始角度应该是多少度呢?反正30<45。具体还得由这范围内的弹道甜点刚好出现在外弓角而定。
这又派生出另外一个决定参数:外弓门尺寸!
劳资不活了:lei:管不了啦,宁大不小,甜点不出撑头又咋的?劳资用把软排瞄弓,一切迎忍而解!:taikaixin:
结论:斜握实瞄比横握实瞄打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