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珠道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3-15 11:33 编辑首先声明:这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并且,很可能没几个人看得懂——不是说你们的理解力不行,而是我的表达能力与表达耐心有限。预计自说自话,做个笔记,还赚两分。
这事儿,以前玩别的东西计算过,那个东西能较精确地计算。近几年玩个弹弓,只在心里估算过。现忽尔心血来潮,也用以前的算法,整理一下我的珠道。
先上图:
说明:
1、末速:2米、4米、6米、8米的末速,我都用测速仪反复测量过。常玩测速仪的都知道,数值上下浮动几个点是正常的。因此,再结合运动球体在空气中阻力的公式计算,及其速度变化的规律,大致估计末速数值。(题外:控制珠速是射精的技巧之一)
2、用时:2米用时直接用本段距离(2米)除以2米的末速算出;4米用时则用本段距离(2米)除以4米的末速,再加上之前的用时;6米用时也用本段距离(2米)距离除以6米的末速,再加上之前的用时,依此类推……
本来按弹道计算原理,用时还要再乘弹道与瞄线夹角的余弦值,但考虑到本例夹角较小,其余弦值接近1,故省之,简化计算。
3、落距:见上图。
根据用时,以自由落体公式计算出各点的落距。
4、仰距:见上图,红色示皮筋。
第一归零点设置在4米,瞳孔到弹道的距离取弓门的一半4cm,以此为准计算出各点的仰距。
5、对比(弹道—瞄线):根据仰距、落距,和瞳孔到弹道的距离,来计算出弹道与瞄线的高低差值。红色为高(或零),蓝色带负号为低。
注:这是平射的,若仰射,还要把落距乘仰角的余弦值,再进行计算比较。但仰角不定,就凭经验,以平射为基础,随着仰角的增加,相应地瞄低。(以前讨论过,不再赘述)
6、从表中可知:
1)我的第一归零点在4米,第二归零点在接近13米处,最高点在8米多一点处,高出瞄线约1.6厘米。
2)在15米内,高低值均小于2厘米,较平直,射时只用一个瞄点,实战根据射距相应地瞄高或瞄低点点就行。
3)在20米处,弹道已比瞄线低了约10厘米,就得抬高仰角了。我的排瞄有五个瞄点,撑头宽20毫米,瞄点间距5毫米(见下图)。按计算,只把目标套在第一、二瞄点中间稍偏上点点即可。射24米处则要用第二瞄点了,射28米处则要用第三瞄点,射30米处用第4瞄点。至此,弹着点高低受推拉撒放的影响已很大,没有精瞄的价值。
4)以上计算,均较符合以往的实践经验。
这归零点选取,及珠速的选用,都较符合我的实战要求。
大师
请教一个问题
如果用外宽9cm的弓门,第一归零点如果是5米,那第二归零点,在多少米?
如果第一复点在10米,那第二归零点大致在几米?
谢谢!{:4_124:} 猎人龙 发表于 2024-3-14 16:24
大师
请教一个问题
老龙竟叫我大师?听得怪怪的。:han:
这受初速影响很大的,先说个初速。
还有,瞳孔与弹道的垂直距离,横握的可近似取外弓门的一半,但斜握的还得看斜握角度哦。 玩横握时我估算过弹道:
水平射出的钢珠,根据已测出的10米,20米,30米处钢珠的落量,可以较准地推算出30米内钢珠任意距离上的落量。
具体的推算方法忘记了。
射击时只需估准目标距离是多少米就行。
本帖最后由 猎人龙 于 2024-3-14 17:12 编辑
我在 发表于 2024-3-14 16:33
老龙竟叫我大师?听得怪怪的。
这受初速影响很大的,先说个初速。
还有,瞳孔与弹道的垂直距离,横 ...
就按你现在的出速,你的经验!
用9公分外宽弓门,横握打,假设:第一交叉点在5米,那第二归零点(复点),大致在多少米?
大胆的说,论坛每位大师,有兴趣的都可以说你们的答案,也可以讨论!
错对都不是事! 如此精细的数据统计,真是用心,兄弟,这是真爱呀 猎人龙 发表于 2024-3-14 17: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按你现在的出速,你的经验!
用9公分外宽弓门,横握打,假设:第一交叉点在5米,那第二归零点(复 ...
好的,明天开电脑算一下。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4.png
养由基 发表于 2024-3-14 17: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此精细的数据统计,真是用心,兄弟,这是真爱呀
爱是真,精细是假,因为珠速很难控制。只印证一下15米内当直线弹道喵,并相应地瞄高瞄低心里有底。
我在 发表于 2024-3-14 17:17
好的,明天开电脑算一下。
收到!期待{:4_132:} 我在 发表于 2024-3-14 17:21
爱是真,精细是假,因为珠速很难控制。只印证一下15米内当直线弹道喵,并相应地瞄高瞄低心里有底。
...
弹速虽然很难控制,但也变化不大,目标也不是一个点,只要在弹道范围内都能命中 我也做过类似的计算,不过只是以初速为标准来计算的,相对简单,因为珠子大小材质速度在不同距离存速(平均速度)情况计算非常复杂(其实我不会算),所以得到的结果也很粗略,不过作为参考还是够用。 养由基 发表于 2024-3-14 17: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弹速虽然很难控制,但也变化不大,目标也不是一个点,只要在弹道范围内都能命中 ...
嗯,放早放迟,扯猛扯猛扯缓,珠速就变化很大,无所谓精确,都是15米内相对平直。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我在 发表于 2024-3-14 17:21
爱是真,精细是假,因为珠速很难控制。只印证一下15米内当直线弹道喵,并相应地瞄高瞄低心里有底。
...
15米内当直线弹道瞄???:yiwen: 谦弓 发表于 2024-3-14 18: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5米内当直线弹道瞄???
您漏了半句:相应地瞄上瞄下点点。
本帖最后由 猎人龙 于 2024-3-14 18:44 编辑
楼上诸位
我让大家测一下,主要是从后手撒放开始。
第一交叉点,任何人可以做到5米至15米(大约),是都可以做到的第一归零点的,这个只要抬高或者降低后手,可以调的!
如果后手调低,用9cm外宽弓,横握,调到第一归零点在5米(视线和弹道交叉点)。
那么按现在对皮筋的动能认知,一般0米,至15米基本上弹道是直线运动的…
所以,当5米有第一归零点出现,15米,无论如何不可能是第二复点的…
先让渔樵大师,电脑上算一下,大至轨迹,有了结果,再讨论…:zhenbang: 我在 发表于 2024-3-14 18:37
您漏了半句:相应地瞄上瞄下点点。
俺漏得很多{:4_126:}
应该是:
1米、2米、3米、4米、5米、6米、7米、8米、9米、10米、11米、12米、13米、14米、15米,它们是“上一点点、下一点点”的问题???
这瞄点难道有十几毫米的直径?{:4_134:} 谦弓 发表于 2024-3-14 19: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漏得很多
应该是:
1米、2米、3米、4米、5米、6米、7米、8米、9米、10米、11米、12米、13米、 ...
对谦弓大师来说,这也成问题?
2米瞄上万0.7厘米处
4米瞄正中
6米瞄下万1厘米处
8米瞄下方1.5厘米处
.……
单数就近似地取左右偶数的平均吧
1米就不用装珠了,直接用皮兜弹中它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1.png
不过,您那瞄点“投映”到几米外的目标上就超过1厘米了。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4.png
我在 发表于 2024-3-14 20:20
不过,您那瞄点“投映”到几米外的目标上就超过1厘米了。
在被渔樵大师讥笑之前,容俺对“瞄点”下个定义如何?
瞄点一一弹着点到主眼瞳孔中心的镭射线、在前手的实瞄参照物上穿过的细孔。{:4_130:} 谦弓 发表于 2024-3-14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被渔樵大师讥笑之前,容俺对“瞄点”下个定义如何?
瞄点一一弹着点到主眼瞳孔中心的镭射线、在前手的 ...
您这是理沦上的瞄点,而我说的是现实中的瞄点。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0.png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