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拉之捏兜、轻重配置、精准度
本帖最后由 回力★ 于 2024-5-12 13:13 编辑最近几天玩了玩大拉。
左手弓,斜握,150Cm拉距。
轻配置:0.7皮,锥度5.5/8,绑后长约22Cm,打8.5珠或9珠(温度25度以上时打9珠)。
打了8.5珠约1公斤,400来颗。
打了9珠约半公斤,170来颗。
总共射击570发,目标30米远。
打中乒乓球大小目标仅一次,大约打中红牛罐大小目标3~4次。
散布:散布半径大多在一米以内,偏右上方的居多。有少数钢珠散布半径超过1米。
以前也玩过大拉,但没感觉到大拉不准,弹道不正常。
百思过后,终得其姐。应该是皮筋拉力太轻太轻的原因。
于是,想到了十年前余下的百多颗11珠,正好就此机会消耗掉它。
重配置:0.7皮,锥度9.5/14.5,绑后长约22Cm,打11珠(温度25度以上)。
目标30米远,大约射击三十多次。
散布:
打中乒乓球大小目标一次。
除了最初的六七发,因钢珠实在太大,后手捏兜需要有点适应过程,散布稍有点大外,后面射出的钢珠,打红牛罐三中一的准度是可以达到的。
捏兜方式:钢珠置于食指、拇指的第一节上。
击发状态时,后手大拇指指甲向上,指尖向后。
神几乎不玩大拉,因此水平很菜。
众生勿笑。
玩自己,玩弹丸,玩弓架,玩皮筋,玩自己 扁皮这么大拉伸比吗?我圆皮1842,22cm才拉100,最多到110就极限了,加硬泥丸15米打树杆居然怎去怎么回,都不带碎的。 逸少 发表于 2024-5-12 18: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扁皮这么大拉伸比吗?我圆皮1842,22cm才拉100,最多到110就极限了,加硬泥丸15米打树杆居然怎去怎么回,都 ...
哪家的泥丸质量这么好啊
逸少 发表于 2024-5-12 18:48
扁皮这么大拉伸比吗?我圆皮1842,22cm才拉100,最多到110就极限了,加硬泥丸15米打树杆居然怎去怎么回,都 ...
是有这么大的拉伸比。
很正常的啊! 逸少 发表于 2024-5-12 18:48
扁皮这么大拉伸比吗?我圆皮1842,22cm才拉100,最多到110就极限了,加硬泥丸15米打树杆居然怎去怎么回,都 ...
京东上随便找的,白色的那种 估计我的真是吐痰配置了{:4_130:} 只因全坛都知道:神不会“瞄打”。{:4_134:}
所以,神的命中率对广大坛友。。。。。。无意义。{:4_130:} 逸少 发表于 2024-5-12 18:48
扁皮这么大拉伸比吗?我圆皮1842,22cm才拉100,最多到110就极限了,加硬泥丸15米打树杆居然怎去怎么回,都 ...
20米内泥丸弹道不是近直线或发飘,说明拉伸比还不够,也就是原皮该有的威力没有体现出来。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5-13 11:03 编辑
大神,我们思路搞错了!
下面是买弓送的大拉皮筋,软绵无力,回弹声小感觉没劲儿,可一测初速,12磁丸初速却轻松超过90!!量厚度0.5,锥度是2012,不知是什么垃圾牌子,力量这么小,还泄力快。
用中拉的拉力去上大拉是不对的,大拉本来就是为了小拉力出高初速(大威力)的,故宜用薄皮筋,小拉力,可以轻轻松松地微调捏兜,轻轻松松地对准。
我在 发表于 2024-5-13 08:53
大神,我们思路搞错了!
下面是买弓送的大拉皮筋,软绵无力,回弹声小感觉没劲儿,可一测初速,12磁丸初速 ...
神与众生不同:
神没有固定的姿势。
所以,前手弓正,后手捏兜正,是不好练成的,只能靠临时的力感与触感。
力感,就必须有拉力,且拉力大一点的好。拉力大就容易感觉出弓兜是否正。
众生只有一个姿势,前手弓正,后手兜正,是可以通过多次训练练成的。
还有,后手捏兜总不会十分完美无缺的。但是,强大的拉力可以改正缺点,或淡化缺点对弹道的影响,让缺点对弹道的影响微不足道。
再一个就是,拉力稍大一点,有利于两手臂姿势及整个身体的稳定。
所以,对神来说,大拉拉力不能太小。
就算是短拉、中拉,神从来就不认为拉力越轻越好。
回力★ 发表于 2024-5-13 10:34
神与众生不同:
神没有固定的姿势。
所以,前手弓正,后手捏兜正,是不好练成的,只能靠临时的力感与触感 ...
神说:“就算是短拉、中拉,神从来就不认为拉力越轻越好”
一个“好”字,用得很谨慎!什么是“好”?见仁见智,没法论了。
如果“好”只看结果:户外或赛场收获多,那么“好”就可以认为:
户外:威力够用,精度尽量高;
赛场:初速六十多,精度尽量高。
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精度。
大神不上赛场。如果大神的威力本来就已经够用了,但还要再提高拉力才能提高精度,那么,大神确实是与众不同。
神说的大拉力诸多的优点,都抵消不了一个缺点带来的消极影响——晃,稳定性差。
神就是神,没有稳定性的问题!:zhenbang:
那怕是神口中的重配0.7 9.5-14.522也带不动11珠啊换算一下相当于0.35 19-25,打30米打的是大抛物线了吧这配置打大珠只能叫抛不是射了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5-13 11:18
那怕是神口中的重配0.7 9.5-14.522也带不动11珠啊换算一下相当于0.35 19-25,打30米打的是大抛物线了吧 ...
啊?我没留意大神的锥度,“轻配置:0.7皮,锥度5.5/8;重配置:0.7皮,锥度9.5/14.5“
这个”轻配置“的拉力,可能还不能对抗伸直的双手的重力,可能增大点就不用花力去提起双手,更利于稳定。
大神啊,换把弓吧,相信我,没骗你,“在人不在弓”是一种极端的说法。
同一副皮筋装在不同的弓上,拉力感差别甚大!下图,最右这把感觉拉力最重,中间这把感觉就轻得多,左边这把拉力感还会再轻一点。
若就喜欢轻便的聚碳弓,后图这把就很好,轻巧,握感舒适,拉起来力感也轻。
我在 发表于 2024-5-13 15:12
大神啊,换把弓吧,相信我,没骗你,“在人不在弓”是一种极端的说法。
同一副皮筋装在不同的弓上,拉力感 ...
你那样的聚硫弓,神有两种,两把。均没有我图中那把绿弓好使。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5-13 11:18
那怕是神口中的重配0.7 9.5-14.522也带不动11珠啊换算一下相当于0.35 19-25,打30米打的是大抛物线了吧 ...
俺就喜欢这种初速,对神来说是较高初速了,最比它高就看不清弹道了,射40米内目标。
俺是从高初速降下来的。
回力★ 发表于 2024-5-13 18: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就喜欢这种初速,对神来说是较高初速了,最比它高就看不清弹道了,射40米内目标。
俺是从高初速降下来 ...
哦,这跟握弓习惯有关。看来大神是拇食两指掐住弓臂,后三指勾住弓柄,弓柄远离掌心的握法了。
如果适应了五指均衡用力握,弓柄贴合掌心的握法,就能感受到那两把弓的好处了。
我在 发表于 2024-5-13 19:19
哦,这跟握弓习惯有关。看来大神是拇食两指掐住弓臂,后三指勾住弓柄,弓柄远离掌心的握法了。
如果适应 ...
两边对称的弓形,除了传统弓,其余的俺几乎都能适应。
主要是要省力,两指离皮筋要近。
如下图:
回力★ 发表于 2024-5-13 2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两边对称的弓形,除了传统弓,其余的俺几乎都能适应。
主要是要省力,两指离皮筋要近。
手指离皮筋近,不一定省力,皮筋离小臂近才是真的省力,反之则是“横力”成分大。
其次,手指的力量与指根的力量不可同日而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