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zsl
发表于 2024-9-8 06:17:47
D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07:05:00
pc-hifi 发表于 2024-9-8 01:31
皮筋组中心线比原来小弓门时下降了2.5mm
这样后手是不固定的吧?是不是也下降了2.5mm? ...
是的。
增大弓门后,正宗横瞄姿势是前、后两手都下降2.5mm。
当然,保持后手定位不变,只降前手,也是可以的。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07:15:31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9-10 09:21 编辑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07: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
增大弓门后,正宗横瞄姿势是前、后两手都下降2.5mm。
调瞄点来改变射高,习惯上都是调前手高低。
调定位点改变射高,习惯上都是调后手高低。
(前句要纠正,不是调前手,而是调仰俯角。
调瞄点是调仰俯角,调弓门是改变手和头的姿势架构。)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08:46:56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07:15
调瞄点来改变射高,习惯上都是调前手高低。
调定位点改变射高,习惯上都是调后手高低。
你的话句句是真理,
一句抵一万句!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09:18:38
1.0厚,12/20锥的皮筋你一定能轻松拉到极限,拉距90祘,3O米距,我就不相信你打不下拜九。
12/20锥度,气温20度左右我能拉开0.7厚的皮筋,气温30度以上就拉不开了。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09:32:10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0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话句句是真理,
一句抵一万句!
大神不会是讽刺我吧?我刚想说,我那说法不全面,不严谨,得纠正。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10:01:00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09: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0厚,12/20锥的皮筋你一定能轻松拉到极限,拉距90祘,3O米距,我就不相信你打不下拜九。
12/20锥度,气 ...
这个问题,等我上电脑与你详谈。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10:08:51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1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等我上电脑与你详谈。
先用手机一点一点地谈吧。
先说后手最稳定的姿势:首先是肘部、小臂完全放松,其次是完全伸直,再次是大小臂夹角小或者接近伸直,最不稳定是大小臂90度夹角。
我想你会同意,
90拉距,多数人后手大小臂得打开一定角度。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10:11:45
皮筋厚度与拉力大致成正比,可珠子的威力却不能随着皮筋厚度的增加而获得相应的增大。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11:35:23
pc-hifi 发表于 2024-9-8 0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后手固定,瞄点是12.5
后手固定,80换90,眼睛和弹道线距离也会增加2.5mm(假设眼睛在前后手的中点),所 ...
很有经验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11:45:01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10:11
皮筋厚度与拉力大致成正比,可珠子的威力却不能随着皮筋厚度的增加而获得相应的增大。
...
可以用两层0.5厚的叠加啊!
在农村生活,真的想吃拜酒的话,用丝网是一个好办法。
我是不想吃那个东西。′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12:09:28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9-8 19:47 编辑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1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以用两层0.5厚的叠加啊!
在农村生活,真的想吃拜酒的话,用丝网是一个好办法。
哪么,再聊下一点:
用0.5厚皮筋拉距136,相比用0.7厚皮筋拉距90,拉伸比相同时,前者威力略胜。可后者拉力大很多,故其前手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并且,拉距90,后手大小臂得打开一定角度,在大拉力之下,后手稳定性又不如拉力相对较小且后手伸直的大拉。
我在
发表于 2024-9-8 19:34:53
回力★ 发表于 2024-9-8 07: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
增大弓门后,正宗横瞄姿势是前、后两手都下降2.5mm。
试了又试,感觉你说的有道理。
我在
发表于 2024-9-9 10:44:03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9-10 09:23 编辑
我之前一直误认为,无论弓门大小,只要瞄点到中心线的距离相同就行了,如下图所示。
这里需澄清一下,如果玩的是后手贴脸的短拉,就确实是这样,没错。
后来玩了大拉,买了把大弓门,到手就按此理参照旧弓调瞄点,但打起来总是偏高,百思不得其姐。
开始怀疑是不是还不习惯大弓门,驾驭不了,但打多了还没改观。
然后又怀疑,莫非原来小弓门本来就偏低了?可试来试去,没发现不妥之处,若偏低总得有个原因吧?但找不到。
后来还是老老实实地给大弓门重新找瞄点,原来,它的瞄点到中心线的距离比小弓门的要大些。如下图:
为什么会这样?想得多了,终于某天豁然开朗:原来大拉改变弓门大小,会明显地改变皮筋贴脸点到中心线的距离!
继而明白:换弓门,会改变打姿。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9-9 14:17:08
我在 发表于 2024-9-9 10:44
我之前一直误认为,无论弓门大小,只要瞄点到中心线的距离相同就行了,如下图所示。
夹片玩得少,有个疑问?图中小弓门的皮筋和弓门大小不匹配,正常是已内弓门齐平还是和外弓门齐平?
我在
发表于 2024-9-9 15:35:41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9-9 14:17
夹片玩得少,有个疑问?图中小弓门的皮筋和弓门大小不匹配,正常是已内弓门齐平还是和外弓门齐平? ...
我以前习惯外平齐。但现在为了瞄点不那么高,就内平齐。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9-9 15:46:09
我在 发表于 2024-9-9 15:35
我以前习惯外平齐。但现在为了瞄点不那么高,就内平齐。
原来如此,又学到了
pc-hifi
发表于 2024-9-10 01:22:22
我在 发表于 2024-9-9 10:44
我之前一直误认为,无论弓门大小,只要瞄点到中心线的距离相同就行了,如下图所示。
皮筋贴脸点到中心线的距离!
你这个表达比我眼睛到弹道线距离更明白:zhenbang:
我在
发表于 2024-9-10 09:35:14
pc-hifi 发表于 2024-9-10 01:22
皮筋贴脸点到中心线的距离!
你这个表达比我眼睛到弹道线距离更明白 ...
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造成瞄点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眼睛到弹道(中心线)的距离,只是这个距离分为两段,一段是眼睛到贴脸点距离,这是固定的,绝大多数人习惯固定;另一段是贴脸点到中心线,这个距离就会受弓门大小的影响。
所以你的说法也很好,虽然可能较难让人明白眼睛到弹道这个距离为什么会变化,但若它变化了会造成瞄点的变化这点容易让人理解。
我在
发表于 2024-9-10 09:36:48
xczsl 发表于 2024-9-8 06:17
D
浸淫弓理数载的高手,果然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