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问题不应该复杂化
本帖最后由 秋冬 于 2025-2-10 12:20 编辑翻了一遍当下论坛帖子,大多数帖子里提到一个配置:0.55-2513-170,+9珠;那就权当它是个通用配置好了。打法主流是斜握瞄(估)打,其次是横握瞄打;其他打法及延伸一带而过。进这个论坛的弓友,无论准头和威力如何,大多对这两种打法做过尝试,并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大多数帖子延伸的内容长度远超叙述玩弓内容,甚至上升到物理猜测、复杂的数学计算。凭心说一句,玩个弹弓,真有这么复杂么?!……
我的话这个配置我选择85珠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本帖最后由 秋冬 于 2025-2-10 08:30 编辑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5-2-9 22:07
我的话这个配置我选择85珠
我也会选8.5珠,户外20米-30米,初速90是下限。老兄,你看我现在这个配置(0.65-2412-160,+9z.)怎么样? 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话上升到理论阶段,然后再用理论进行推理到更高层面,然后再去验证。这是弹弓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lol:lol;P 中间还要用人工智能进行复杂的计算来验证,如果不是借助计算机这么复杂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P 我现在户外大多数目标都是20-30米距离,所以选用的配置至少都是90起步,裁长短拉0.68 2513 14 打8珠初速92 中大拉0.62 1812 2085珠初速92大拉 0.552412 24 或0.6 2212 24 9珠初速95以上都是只拉9成不拉极限的初速, 你在用的配置 凭经验你应该是到肩的中拉,拉极限9珠能到95而且这个到肩拉锯稳定性高:zhenbang:测速仪是个好东西,可以自己试试裁不同的配置在最轻的拉力下打出高初速。 DeepSeek教我们如何打弹弓:victory: 大忽悠 发表于 2025-2-10 09:18
DeepSeek教我们如何打弹弓
哈哈,兄弟,有看到你了,真好!
{:4_132:}{:4_120:}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5-2-10 09:18
我现在户外大多数目标都是20-30米距离,所以选用的配置至少都是90起步,裁长短拉0.68 2513 14 打8珠初速92...
老哥你说话很中肯。我这个配置平时刚好拉到右肩,感觉没拉到极限,把小头剪短一厘米后,极限测速113。户外没测,毛估估95左右。我以前是玩传统弓的,近年玩扁皮,之前习惯一点没改。 秋冬 发表于 2025-2-10 09:26
哈哈,兄弟,有看到你了,真好!
现在在哪里工作呀,是软件开发的行业吗 谈钢珠与皮筋配置,如果不考虑温度因素,则是白谈。
同一付皮筋,气温零度与三十度,难道使用同号钢珠? 本帖最后由 猎人龙 于 2025-2-10 10:50 编辑
沏一壶茶聊个题
玩弹弓的尽头,什么样的打姿都可以的,但就三个字是宗旨,"快准狠”,看点,乐趣,追求也是这六个字!
邓当初把弹弓推出一波澜,也能打出力度,是直条,
后…
扁皮打暴力,弓自在(发烧友)研究了好久,最后以扁皮2012给大家接受,再推广…
回力★ 发表于 2025-2-10 09:48
谈钢珠与皮筋配置,如果不考虑温度因素,则是白谈。
同一付皮筋,气温零度与三十度,难道使用同号钢珠? ...
回力老哥,可以看一下我们在聊几个的IP地址,在南方可以不予考虑:haha: 夏天和冬天的确会有一些不同也就相差几个点的初速,但没有北方那么夸张。 同时如是在北方可以考虑一下蝌蚪蓝的皮筋泄力很小网上很多弓友实测这款皮筋零下都可以用,我之前有买了10米0.6,的确挺好用的寿命和初速比较平衡(且初速和寿命比一般的皮筋都高)。 秋冬 发表于 2025-2-10 09:39
老哥你说话很中肯。我这个配置平时刚好拉到右肩,感觉没拉到极限,把小头剪短一厘米后,极限测速113。户 ...
传统挺好的,论坛的薛贰兄弟一直坚持传统不动摇,玩好传统别的弓形大多都能驾驭,我直接扁皮入坑的传统也有体验,可惜太弱鸡拉不动大配置,1632之类的打过了扁皮就不想碰了:haha: 昨天薛贰兄弟根据我手型送了把传统给我,真的得劲握起来比我自己乱买的几把传统都合适,有空要花点时间学一下传统,新弓上手用我自己单卡的打法不过耳小中拉7米的2公分靶是6中2,然后就开始飘了爆弓门飞弹都出现了{:4_147:} 弹弓一个小孩儿玩意被鄙视再正常不过了,就说国球乒乓球吧,一个简简单单的拉球,便有无数专家、教练、球迷,甚主初学者,从站位、身姿、引拍、发力、击球、摩擦、撞击、速度、旋转,以及拍子粘涩、厚胶皮厚度、底板材质、层数等多维度、全方位来讨论了,就算删除重复内容,编辑起来也够满一本书了。
只能说,任何事只要做到极致都不简单。兴趣不在同一频道,无视即可,没什么可笑的。
看过“虚实”兄弟推导的皮筋与初速的计算公式,过程满屏数字,看着就头大。看他把“体积”与“初速”挂钩,心里总有点难以接受,想评论一下吧,又没有精力去研读哪堆数据,提不起兴趣,看几行就犯困。再看其应用验证,结果却八九不离十。那就存而不论吧。
话说这段时间没有看到丛林手术刀,还有渔郎这些大神了,好多高手都不见了咋回事,还有意打的大哥也不见了,难道是都不喜欢玩弹弓了退出江湖了吗 我在 发表于 2025-2-10 10:43
看过“虚实”兄弟推导的皮筋与初速的计算公式,过程满屏数字,看着就头大。看他把“体积”与“初速”挂钩, ...
我那时候闲得无聊对配置和初速比较好奇,其实同型号的珠子对于初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拉伸比然后是拉距最后才是锥度、厚度(体积是它们的综合体但也不绝对),现在懒得想那么多了:tushe:就连玩的时候也懒得看参考点了抬手就打不中就下一发 哈哈哈 大忽悠 发表于 2025-2-10 11:04
话说这段时间没有看到丛林手术刀,还有渔郎这些大神了,好多高手都不见了咋回事,还有意打的大哥也不见了, ...
估计玩到一定程度抬手就下之后意兴阑珊了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5-2-10 1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那时候闲得无聊对配置和初速比较好奇,其实同型号的珠子对于初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拉伸比然后是拉距最后 ...
各人乐点不同吧。我就是享受那个心静如水的瞄准撒放过程,放那么快干啥?放了就下了?那又如何?就算你给我烤熟了,吃着香也没有那个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