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tszl 发表于 2025-7-18 20:09:19

“瞄点客观存在,没有想象空间。弹道线是想象出来的,全凭感觉,所以弹道线比瞄点更能适应户外。”

为什么想象比客观存在更适合户外?按这个理论军队的武器上就不应该有瞄具。

“短拉后手贴脸定位,没有活动空间,中大拉后手悬空,定位全凭感觉,所以中大拉比短拉更能适应户外。”
这句没看明白,是想说短拉威力小,还是想说感觉、想象更适合户外?
户外威力够用就好,最关键是打中要害,当前国情下,8珠、初速80左右足够了,这个标准短、中、大拉都可以轻易达到,有手就行。

想在户外玩得开心,要么放弃前手瞄点,要么放弃后手贴脸,必须留一点自由空间。标准横瞄就算能100连中,到了户外也是痛苦抓狂。
这句说的非常好,开心就好,真的没必要拘泥于打法!!!

逸少 发表于 2025-7-18 22:17:21

      手握枪的时候,对弹道是完全没有感知的,而弹弓不同,弹弓拉开后,手对合力线有感知,虽然合力线不是弹道,但在直线段是与弹道重合的,所以弹弓可以抛开瞄点,靠感觉瞄准,而枪抛开瞄点就很难精确打击

逸少 发表于 2025-7-18 22:28:04

      有人认为瞄打进入虚点瞄时,有估的成分,所以叫半估半瞄。其实这样的估与估打的估完全不是一回事。这种估是估计的意思,而估打的估应该解释为感觉更确切些。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5-7-19 10:19:39

hbtszl 发表于 2025-7-18 20:09
“瞄点客观存在,没有想象空间。弹道线是想象出来的,全凭感觉,所以弹道线比瞄点更能适应户外。”

为什么 ...

“弹道线比瞄点更能适应户外”是事实,“想象比客观更适合户外”是推论结果,我把因果倒过来说,是想引发大家思考讨论。

很多竞技选手比赛用短拉,到了户外用中拉,我认为不是威力问题,真正的原因是竞技式贴脸把前后手都限死了,无法应对复杂角度距离,改中拉无意中把后手解放出来,立即感觉良好,自以为是前手瞄点的功劳,实即是被忽略的后手在兜底

lbexxkfy 发表于 2025-7-19 16:00:06

晚上打红牛,距离大多在5至15米,都是点对点,白天红牛大多在15米之外,25米左右居多,

hbtszl 发表于 2025-7-20 00:07:49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5-7-19 10:19
“弹道线比瞄点更能适应户外”是事实,“想象比客观更适合户外”是推论结果,我把因果倒过来说,是想引发 ...

横握瞄打弹道线与皮筋延长线重合,打远距离时可用皮筋延长线瞄准,这也应该是打“客观”吧?所以我认为“想象比客观更适合户外”这个观点没有明确的论据(我不是说你不对,客观更适合也没明确的证据。)

短拉打大角度确实不方便,但户外这种情况不是全部。另外不少竞技选手打比赛时也不用短拉,户外高手也有用短拉的,特别是座在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最有感觉的打法,目前弹弓还是个小众玩具,在没有大量练习者提供海量基础数据的前提下,个人认为还不能定论那种打法最好、最适合什么。。。。

ccc9527 发表于 2025-7-21 09:17:12

逸少 发表于 2025-7-18 16:28
人的感知可不是肌肉记忆哦。
      所谓感知,感是人的本能,即使不练也很灵敏。哪怕用根头发丝在你 ...

肌肉记忆的底层逻辑是一个复杂但精妙的神经可塑性与生理适应过程,核心并不在肌肉本身,而在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和脊髓)以及肌肉组织对重复刺激的适应性改变。它本质上是动作学习与自动化的生理基础。

总结肌肉记忆的底层逻辑:

核心驱动: 神经可塑性(尤其是突触强化、通路优化、髓鞘化)是形成肌肉记忆的根本原因。

过程: 通过海量重复,在大脑(运动皮层、小脑、基底神经节)和脊髓中刻录下高效、自动化的神经程序。

支撑: 肌肉组织、运动单位、本体感觉系统的适应性改变,使得这套神经程序能够被高效、精准地执行。

结果: 实现动作的自动化、快速化、精确化和节能化。
…………………………………………………………
上面的话是从AI摘录的,所以说感知不是肌肉记忆,但肌肉记忆是感知。人的几乎所有活动,都是要依赖感知,不要把感知归结为意打的专利。

ccc9527 发表于 2025-7-21 09:26:06

hbtszl 发表于 2025-7-20 00:07
横握瞄打弹道线与皮筋延长线重合,打远距离时可用皮筋延长线瞄准,这也应该是打“客观”吧?所以我认为“ ...

你说的瞄点和弹道线的区别,其实就是因为距离和角度随机,户外不知道瞄点,然后就只精准控制左右,上下估摸着来,熟练了也能估计准,其实也可以算用瞄点而不仅仅是弹道线。

中大拉后手其实是定位了的,依靠皮筋贴脸,皮筋悬空的人凤毛麟角。就算极端点,真要皮筋悬空,你能根据不同角度自由活动后手吗?不能,因为会打脸。所以你不敢过多抬高后手,后手不是自由的

逸少 发表于 2025-7-21 10:38:10

ccc9527 发表于 2025-7-21 09:17
肌肉记忆的底层逻辑是一个复杂但精妙的神经可塑性与生理适应过程,核心并不在肌肉本身,而在神经系统(尤 ...

   谢谢分享!这段话对我确实有启发。
   我之前强调对感觉的认知,而忽视肌肉记忆,是因为在训练中,体会感觉是需要高度的主观意识参与的,所以我更相信“”悟到才能得到”。
      但是加上“肌肉记忆”这个因素,这句话就应该改成“悟到,加上坚持不懈的磨炼才能得到”。“立地成佛”在弹弓上应该不太可能发生。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5-7-22 16:57:29

中拉到肩的小夹角兼顾威力和准度超好用,二十米内的弹道上升段散布很小简直指哪打哪。

lbexxkfy 发表于 2025-8-4 17:10:44

基本赞同,户外超过20米或7米以内就要距离与抛物线的关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前手瞄点和后手定位至少要放弃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