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一定时期内弹丸的专一性。
刚才看到棒子皇府弓友关于泥丸、钢珠弹着点问题,发一帖。在弹丸都是圆形、材质均匀的大前提下,假如弹丸的直径相同,不同材料的弹丸对应不同特征弹道。这个弹道并不是现在许多弓友所说的抛物线。读过高中的都知道什么抛物线、双曲线是啥玩意的。在空气中射出的弹丸的运动轨迹,不是抛物线,叫弹道线,是一种上升孤较长较直,下降孤更陡的线。
弹弓的弹丸,就选定一种,比如青衣用7的钢珠,近年来就基本上只用这种。假如你打一粒钢珠,又打一下泥巴丸,近距离没什么,距离远的话,比如20米开外,要把握是很难的。
对于钢珠,钢的比重基本就是那个值,不同商家的钢珠没多大区别。假如是泥巴丸,那个泥丸的比重差别是不同的,弹道不太容易把握,所以,泥丸、陶丸之类,只能用来玩玩,真正拚命中率,还是钢珠。
后一部分赞同 小时候我家大门外有个红牌牌~光荣之家~我爷爷是38军梁大牙的兵~在南朝鲜汉城流过血~负过伤~小时候听爷爷讲的多了~老觉得那里就应该是我们的地方
听爷爷说~再往上的祖辈我们中国军队就在那里打日本人了~那个时候叫朝鲜王京~现在改叫首尔~可惜了 大湿说的很对。 青瓦台 发表于 2018-9-6 17:56
小时候我家大门外有个红牌牌~光荣之家~我爷爷是38军梁大牙的兵~在南朝鲜汉城流过血~负过伤~小时候听爷 ...
我亲三舅舅就参加全程抗美援朝!落户在虎林县。一直到过世,八几年回来过一回。坐火车六天六夜。那时他五十几岁。河里洗澡见他满身是疤。当时小,不太懂战争的残酷。他也很少说战场的事。也许不愿回忆!咱也是当过和平年代兵,慢慢体会了和平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雪崩之时没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很对吗! 如果是纯泥丸估计都差不多吧,如果掺了铁粉那就重多了。 勇敢的心 发表于 2018-9-6 19:42
我亲三舅舅就参加全程抗美援朝!落户在虎林县。一直到过世,八几年回来过一回。坐火车六天六夜。那时他五 ...
我外婆的弟弟,名字也取得特别,就叫刘少奇--而且取名时并不知道还有一个大人物同名---参加了那场战争.是战争的中、后期,是高炮部队,他说,开始上战场,还是很紧张的,后来,飞机来了就上工,飞机走了就散工,象在老家乡下生产队里出集体工一样,而且也不怎么太累,吃的东西也保障得比较好,而且常常加餐有牛肉吃,还有苹果、罐头之类,“散工”时指挥员召集总结一下,之后多数是自由活动,但必须躲在洞里,总之是“满好耍的”。此人参加朝战得到国家很多好处,没有受一点伤,同一部队也没多少伤亡,战争的中、后期高炮部队的伤亡并不大,反而被他们搞下来的飞机很有几架。回家后一直当大队治保主任,一个儿子也优先参了军,后来在部队转业到地方入了公安。此刘在地方比较受尊重,自已牛皮也是哼哼地吹到老,特别是老年后,每月政府给了钱,好象后来涨到800块了,这是十年前的800块,他节省着用基本能够度日,活了80多岁,死后政府也来了人。 :zhenbang::zhenbang: 前几天玩泥丸见电线上蹲两只小麻引弓瞄右边的一只结果死的是左边一只...................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8-9-6 21:08
我外婆的弟弟,名字也取得特别,就叫刘少奇--而且取名时并不知道还有一个大人物同名---参加了那场战 ...
最苦的是步兵,但是晋级快的也是步兵,立功机会稍多一些。 利多卡因 发表于 2018-9-6 22:17
最苦的是步兵,但是晋级快的也是步兵,立功机会稍多一些。
确实步兵最苦。记得这个刘说,他们在朝参战还是轮战制,不是一直在打。 haohan 发表于 2018-9-6 22:03
前几天玩泥丸见电线上蹲两只小麻引弓瞄右边的一只结果死的是左边一只................... ...
两个小麻都在散布范围内 利多卡因 发表于 2018-9-6 22:17
最苦的是步兵,但是晋级快的也是步兵,立功机会稍多一些。
我如果当步军,就到伙食班去,带几把弹弓,有空上山打鸟改善生活:lol 刘少奇是个悲剧人物,宁乡人。 楼主说的好,对弹道的理解也到位。一段时间内要保持蛋蛋、皮筋配置基本一致才好 湘江 发表于 2018-9-6 22:31
刘少奇是个悲剧人物,宁乡人。
刘少奇的故居修得很大。后山上甚至摆着刘曾经坐过的飞机。前年,我在刘故居入口进去的那条路边上看到一个特别正的茶树弓杈,想弄下来,虽然离刘家已有几百米了,出于敬畏之心,没有弄。 青瓦台 发表于 2018-9-6 17:56
小时候我家大门外有个红牌牌~光荣之家~我爷爷是38军梁大牙的兵~在南朝鲜汉城流过血~负过伤~小时候听爷 ...
历史上的事情很难说的,比如棒子族--一种高颅、扁头、肤白的民族。棒子之民操阿尔泰语,源头不是华厦子民--很可能其祖宗与黄帝的祖宗是兄弟。倭人主体是棒子族衍生出来的,大致也是阿尔泰语系。华夏是汉藏语系,精英是从帕米尔高原那边过来的。当年,一伴去了印度,去的人数多一点,因为近些,创造了印度文明;一伴到陕西一带,首领的儿子之中有一个人叫黄帝--还有可能更少的人一路向北,到阿尔泰,之后又向东,成了一系列北漠北少数民族的祖宗如满、棒、倭等。从帕米尔高原过来的这些人,是从两河流域过来的,两河文明是因埃及那边有些人不安份或安不了身,只好向东过来的,埃及之前在尼罗河上游即撒哈拉南边就有过文明的,撒哈拉南边的文明之源在坦桑尼亚平原上。现在东亚人与现在欧洲人,即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智人,大致都是那个平原来的,总共有3、4万年了。此前,在7万年之前,即所谓第二次走出非洲的人,他们是从肯尼亚丛林出发,沿着印度洋沿岸向北、向东迁移的,他们的后代在现在的印度南部和东南亚仍有很多很多,他们一来,基本消灭了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如无谋人、山顶洞人,原因很简单,后来的聪明些,寿命也长得多,平均自然寿命达到50岁,但他们在近几百年了,成了第三次走出非洲人的殖民对象,这些殖民者唯有到达东亚中、日、韩时,没有达到完全殖民的目标,甚至日本人反应速度太快,很快就成了他们一伙。因为本身这里混入了太多的、也是第三次走出非洲的人的基因,精英阶层太历害了。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是15万年前从非洲来的,绝大部份被第二次出非洲过来的人消灭或殖民了,少数混血入了第二次出非洲的人,但仍有极少数仍然生活到现在,他们5、6年长胡须,8岁当爹,17、18做爷爷,很少有人活过20岁,现分布于印度安达曼群岛、中南半岛的丛林。 还有没睡的
{:4_134:}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8-9-7 02:05
历史上的事情很难说的,比如棒子族--一种高颅、扁头、肤白的民族。棒子之民操阿尔泰语,源头不是华厦子 ...
前面说到,在帕米尔高原地区,出现了人的分流,一伙去了印度,一伙最终占领了中原,还有一伙往北去了阿尔泰。去阿尔泰的那一伙人运气最差,在广大的北亚,他们没有遇到任何人,因为第二次、第一次出非洲的人都没有到达那里,吃的东西也少,又冷,于是转而向东,他们还是想到中原这一伙人的这里来合流,于是,就形成了华夏几千年抵抗入侵的战争史,是清一色的北方民族入侵中原史--南方人是不可能往中原进犯的,他们是第二次走出非洲的人,没有这个本事与第三次走出非洲的人玩。而中原人的历史,即是不许北部人南侵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往南殖民的历史,秦时殖民到了华南,不彻底,主流仅达到湘南一带,近三十岁彻底完成了。往阿尔泰的那伙人,往东最远达到了朝鲜半岛,半鸟上没有人,后又有一部分人到了日本,日本鸟上有第二?三?出非洲的人,杀男人,搞女人,于是混血了。所以,说来说去,从基因来说,去欧洲的那伙人,那里有一种叫尼安德特人的人,也是杀男性,搞女性,混血了。到达朝鲜半鸟的人,在后来的一、两千年,也与中原人有一定程度的混血,但总之,全地球上,最纯种的第三次走出非洲的人,在理论上,棒子国的人基因相对最纯,理论上应当是智商最高的人。 几万年前的事都知道。:zhenbang: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