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我不知道的基础知识
自我玩弓三年,周边一个弓友也没有。玩弓都是看视频看贴吧玩的。看阿庐的视频,学到了前手正确的握抓知识,原谅我较真,随便抓弓与标准的抓弓,准度是不一样的,这个在我玩弓过程中遇到过也纠正了。前辈们总结的传统弓的食指扣,拇指推,小拇指穿把尾,是有道理的。也从公众号学到了传统一根筋打法,帖吧学到扁皮筋的各种知识。余的,靠自己通过百袋计的陶丸练。这三年,略有小成,老鼠白头下了不少。只是,灰常不稳定。不论圆皮扁皮,常常玩神经弓,准起来,30米红牛三连中,差起来,几米红牛各不中。题外话,玩弓第一年,有三次,十米内的89野合鸟,任我干打3,4珠也干不中。为此,自己也经常反省总结,看见贴吧论坛上有人介绍技巧,哪怕是半夜,也会马上行动照学。什么侧握什么延长线小夹角等等,试了,确实可以,但与我,还是不稳定。急吖,怎么会这样呢?排除法,不在后手,不在身体,不在握法,问题就在推弓上。
推弓,照着自己的推弓姿势,几年来,我斜握短接基本上己定型,30度左右斜推,后手放眼角底,上下撑基本也对称。问题就出在弓门上,不是过了就是不够(见图)。直到昨晚,我还在论坛问了几位老师。网上资料,多数也只是介绍什么推弓持平,保证垂直什么的,很不细微,而自已一个人玩,又很难察觉或怎么纠正。凌晨时,不经意间看到弹弓苹果的视频,其中有一句话,立马解决了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苹果说,大意是,弓持正确手势平推出去,到位后,看撑头与皮筋的角度,90度。
妈呀,就这么一个简单基础的小环节,我咋就参不透的呢,太汗颜了。早上打了几十发,刻意留意这个交接角度,发觉,自信倍增,功力仿佛进阶了一个级别。
附自已持弓出现的已解决的问题图片。 个人始终认为,基本功最主要,推弓后手加脸侧,练到始终八九不离十了,什么打法都可以短时间内贯通。与其急于求成,不如打下扎实基础,喂珠,绝不是喂的多与少的数量,而是边喂边定格修正自己的系统打法。仅限指自已认知的短拉。 我觉得推弓和拉弓,及后手定位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统一正确的姿势一说。用自己感觉舒适,身体伸展开不别扭的姿势用心练就行。
换弓门大一点的的弹弓吧,后手定位在眼角很危险的。 青之木 发表于 2018-12-1 09:41
我觉得推弓和拉弓,及后手定位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统一正确的姿势一说。用自己感觉舒适,身体伸展开不别扭 ...
赞同。我就是看中斜握的舒服,一开始就玩斜握。不歪头,推弓自然。先前我就是相信不用标准化的随性击发,靠三点协调就可以,而导致状态起伏。现在我觉得,还是标准化好。没有固定的系统练习,走类似纯估的路,会更漫长。 醉卧clh 发表于 2018-12-1 09:51
换弓门大一点的的弹弓吧,后手定位在眼角很危险的。
嗯,谢谢提醒。基于此,所以我很谨慎的选材。这次选的是黄铜冷弯,无断弓之风险,还有皮筋,我短拉,17一9的锥度,轻皮,4.5或5,5.5的,基本上都是小头尾先裂。每次击发前,都养成了看下皮筋的习惯。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18-12-1 10:20
横握弓是最准的,传统弓是前手很随意的,后手定线不定位是最解决环境的最好办法,姿势就象喻咖时间到了就舒 ...
老哥厉害。我一开始就练斜握,对比横握,个人认为精准会相对差一些,但舒服一些。也玩过近距离纯估,甩打。但天资愚钝,状态始终不行,后面才中规中矩的练斜短看重合。目前仅限于30来米红牛,以后等技术提升了,再练打更小的目标。 攻守 发表于 2018-12-1 11:03
嗯,谢谢提醒。基于此,所以我很谨慎的选材。这次选的是黄铜冷弯,无断弓之风险,还有皮筋,我短拉,17一 ...
你们就慢慢去折腾吧! 折腾几年后才回来,很好!
几年前。老52我就说过,
玩瞄估打,就是练打姿,打姿是从循规蹈矩开始的
练好了打姿,怎么瞄都打得准。
瞄一,二句话就讲得清楚了,所随意的。
打姿是靠励练的,你们就以为玩弓是钢0喂出来的。
空拉空放,才是第一练。
想更准,到了最后都是扣细节。 本帖最后由 青瓦台 于 2018-12-1 13:11 编辑
恭喜楼主解决了问题~但是我试过用传统夹扁皮过顶是最不容错的配置~就是最常见的8mm冷弯吧~左右弓臂的推弓不齐和推弓的前倾后背变化~会引起皮筋在弓眼上的包绕半个弓臂周长的误差:kuanghan:弓要善其事~必先弓合理 青瓦台 发表于 2018-12-1 13:10
恭喜楼主解决了问题~但是我试过用传统夹扁皮过顶是最不容错的配置~就是最常见的8mm冷弯吧~左右弓臂的推 ...
所以从弓头结构造型上说~锁凤6我觉得合理~对前手推弓后背角度有很大的容错性~但是整体造型我不喜欢它 当年的小89任你干,老89你想也别想,最多给你一次机会!{:4_149:} 猎人龙 发表于 2018-12-1 11:12
你们就慢慢去折腾吧! 折腾几年后才回来,很好!
几年前。老52我就说过,
玩瞄估打,就是练打姿,打 ...
猎人老哥说的简单明了,确实有道理。 会飞的鱼123 发表于 2018-12-1 12:51
想更准,到了最后都是扣细节。
确实是,弹弓确实是系统工程,一环失误就会失去准度。赞个 青瓦台 发表于 2018-12-1 13:10
恭喜楼主解决了问题~但是我试过用传统夹扁皮过顶是最不容错的配置~就是最常见的8mm冷弯吧~左右弓臂的推 ...
谢谢青瓦老哥的详复。我最大的误差就是出在前推或后背上。今天有空,打了一下午,稳定了很多。但还是会出现所说的错误。飞虎叉我也试了,确实比冷弯更难修正,放弃了。冷弯可能我以前握惯了,感觉一扣一推,挺到位的,就是前推或后背的毛病目前还纠正不了,前几天订了4把弓,还两把没到,有一把淮撑的,到时再与冷弯对比下。再次感谢老哥,以后还请多多赐教。 青山刚子 发表于 2018-12-1 13:19
当年的小89任你干,老89你想也别想,最多给你一次机会!
现在的89精的狠,几十米看到人就飞了{:4_149:} 攻守 发表于 2018-12-1 17:18
谢谢青瓦老哥的详复。我最大的误差就是出在前推或后背上。今天有空,打了一下午,稳定了很多。但还是会出 ...
如果你是老式的飞虎叉我感觉不适应新手~弓杈造型没有平面~用有平面的弓臂~让别人帮你看着~推弓推出最标准的姿势后你可以看见弓臂侧平面的大小~然后记住当标准~以后每次都推出那个视觉面就行了~对与不对~你试试看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18-12-1 18:47
就是回力弓友也是重打姿的,他在竞技说过两后手做拉弓动做,就等于练习了,被喷得体无先肤,在这里他没表 ...
回力走了是论坛的一大损失~那个家伙对弹弓的视角有些是很独特的~可惜了
好处是某两个人高兴了 青瓦台 发表于 2018-12-1 19:06
如果你是老式的飞虎叉我感觉不适应新手~弓杈造型没有平面~用有平面的弓臂~让别人帮你看着~推弓推出最 ...
对头,飞虎叉难就难在很不容易留意记号纠正错误。我的是树脂的圆溜溜的那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