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海 发表于 2018-12-6 14:49:02

本帖最后由 下了海 于 2018-12-6 15:03 编辑

猎人龙 发表于 2018-12-6 09:55
小号,先生好!
至于下了海怎么说,坛里大多弓友,包括我,不可能去查这方面资料的。
也许下了海说五个 ...

  你好,纠正一个字,不是五个平面,是一个面,垂面。
  论坛中从宏观角度阐述过瞄准理论的人不多,通常更愿意落实到具体的实现方法上去加以讨论。从您刚到论坛,我就发现您在基础理论上与我想法高度一致,倾向于一丝不苟地遵循有据可依的科学性,正是基于对您的认同,我向弓友借阅了您在52论坛的言论集,以便更深入地分析你我之间理解的共性和差异。

  五点共面是我当初在讨论斜握瞄打时的副产品,这不是一个发明,仅仅是我对客观事物的归纳与总结并命名,您刚才说到五点共面是否有特殊的前提,我可以特别自信并自豪地告诉您,五点共面是一个普适理论,是一个最基础的大一统理论,任何一种打法必定符合五点共面原则,事实上您所说的诸如转弓门,后手垂直拉等一切动作,都是调整至五点共面的过程。只不过大多数人在讨论中,更愿意舍弃五点中熟视无睹的某些点来寻求简化,但无论如何,这五点不会因为你不去讨论而失效,它永远真切地限制着你。反过来看,有哪一种打法,可以打得很准,而五点却可以脱离这个垂面呢?

  值得注意的是,五点共面绝对不是一种打法和方法,而是一个瞄准体系的框架。并不是说你脱离了框架就一定打不准,但可以肯定在框架内的打法,可操作性更强。
  上述言论有点自我膨胀,但确实没有收到过谁能突破这个框架而能打得很准的反例---青衣除外。


小号 发表于 2018-12-6 15:02:29

下了海 发表于 2018-12-6 13:55
  您文中所提“旋转弓门调整”,这个我无法理解,单单靠旋转弓门似乎不足以调整到位,我想应该还有其他的 ...

       难得看到下海老师白天发帖,您对弹弓的研究见识已经令坛主等多人敬佩,也包括我:zhenbang:

      就目前经常发帖的会员,我认为最有真知研究弹弓技术的就是老师您,所以有技术流动意向的帖子里我几次提到下老师,以至于别人产生对您的误解,实在抱歉:kuanghan:

      我个人以为,所谓瞄打,本质上就是主眼和瞄点构成的视线与弹道线在目标点的重合,所以要是真正的讲解技术,不提主眼和瞄点( 或皮筋 )的位置关系就不能确立瞄线,不提后手位置就不能确立弹道,两大未知因素的相互差动足以让新人陷于混沌。

       但弹弓的瞄准毕竟不是什么高科技,用逆向方法即可破解。只要能确立两大条件中的一条,变换另一项打几十发(最好是用泥丸打墙,平射) ,从偶然能中的几颗中发现分析打准的因素,并向这个方向做有意识的尝试,发现规矩并固定下来,我想离这个真知也就不远了。

      真正落实到个人弓力上,我觉得自己还是一条路走到黑更适合我,我不追求个人全能。我没有您下老师的研究精神。我玩的是传统斜握短拉,以估为主,弓门斜度在远近目标时有旋转变化,但是旋转只是分步骤解析,真正是一看目标远近,推弓时的角度就基本是有对应的变化,我打弹弓是不认真的。如果身边有一个拿着鞭子的教练,我估计我会打得好一些。

      我这打法有一个缺点,高度依靠立体空间的感知,如果让我打远离背景的悬空小目标或者是在夜晚单一灯光下打猎,白费。

小号 发表于 2018-12-6 15:17:10

瓦尔德外尔 发表于 2018-12-6 14:23
龙兄弟,这种人甭理他就是了,他就是骨子里流坏水,根本不是正常谈弓论道的!昨天他挖坑跟俺谈打法,俺说 ...

      行了,瓦先生,一看这些大黑字体我就知道你的态度,内容我就不看了,有理不在声高,街头吵架大嗓门的其实就是无理的一方。心虚嘛,声音大点,气势大点好掩盖自己的情怯嘛!

       点名表扬别人的常有,点名批评别人的不多了。想想论坛有几个明面上点名批评你老瓦的人数就行了,吵吵闹闹说说笑笑踩两脚就行了,难道你嫌弃自己的论坛混得不够难看吗?{:4_147:}

      真是的:weiqu:

下了海 发表于 2018-12-6 19:45:19

小号 发表于 2018-12-6 15:02
难得看到下海老师白天发帖,您对弹弓的研究见识已经令坛主等多人敬佩,也包括我

      ...

今天弹珠没了,彻底断粮,“有眼无珠”的日子,业余也只好到论坛上混一眼了。
误解我的身份,把我当作某某小号,这些都没关系,我躺着中枪成为无间道中的一员,也很有意思,总比一杯白开水要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所谓老瓦一根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