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原杈木弓的水,不浅的!
1、欣赏一把原杈弓与一把商品弓,欣赏的方式是不同的。商品弓,就看外形中不中看,就行了,因为,商品弓不存在准度问题,都是某种成熟弓形的复制品。一把原杈弓,有没有价值,外形是看不出来了,必须拿到手里试打。原杈弓的制作人,必须是打弹弓的老手。对于某一种打法,有一定的水准。原杈弓无论多么好看,如果不好打,是垃圾。有的原杈弓制作完成,就是不好打,顽固的弹道不好,一点办法也没有。我有10多年原杈折腾经历了,原杈弓的成品率就那么20%左右。2、如果以前没有制作经验,而且获得原杈的渠道又不宽,那么,建议仿飞虎弓制作就行了。做成飞虎横绑式,飞虎横绑式成品率高,不容易失败,而且容易修改。对于青衣前些天晒出来的两把所谓“青衣槽绑弓”,是成品,一大一小。小的那边平日放在包里,上班途中打打,过过弓瘾。大的那把是“吃肉弓”,周末下湖干活。“青衣槽绑弓”不容易制,比如一个好杈,一电钻下去,稍有持钻不正或者持钻角度不正,或者两边持钻手法不一致,基本上这个原杈就报销了!青衣一般在钻孔与开槽后,不打磨,就绑一幅皮筋试打两天,确认好打之后,再好好修整打磨,如果不好打,就趁早扔掉,不必做无用功了。有时候好打,但在修整时不慎,仍然弄坏的也不少。打磨之后,如果仍然好打,这弓基本上就成功了,更多的时候,使用几天后,发现仍有不好看的地方,也不再修整了,算了,不必追求100%完美,追求100%很易导致100%失败!大家看到了我一大一小两把青衣槽绑弓,然而,大家知道我制这两把弓的时候,扔掉了几把废品弓呢?!:'(:'(:'(
3、原杈弓只要制成之后好打,今后将越打越好打,皮筋与绑位在磨合,弓手与弓在磨合,一切都将向好打的方向磨合,这是原杈弓的最大魅力所在。 抢了个沙发 自己做的原杈好
青衣大师高见。 青衣为什么反复强调要等原杈干透、至少存放春夏秋冬的轮回之后才适合动工?因为,如果木材没干透,开裂不开裂其实事小,关键在于没有干透的原杈,制成弓后,性能稳不稳?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1-18 22:43
青衣为什么反复强调要等原杈干透、至少存放春夏秋冬的轮回之后才适合动工?因为,如果木材没干透,开裂不开 ...
愿闻其详,大师以前说过煮过熟石灰水的叉更耐用坚硬,以后有机会试试 木头弹弓手 发表于 2019-1-18 22:54
愿闻其详,大师以前说过煮过熟石灰水的叉更耐用坚硬,以后有机会试试
不煮.就放入很清淡的石灰水里浸几个月,之后放阴凉处.我以前将成品弓这样处理过.
也没必要搞这么复杂,就是将砍回来的原杈纤维袋里一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放一年,就行了.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1-18 23:01
不煮.就放入很清淡的石灰水里浸几个月,之后放阴凉处.我以前将成品弓这样处理过.
也没必要搞这么复杂 ...
受教了,以前不知在哪听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里的藤甲刀枪不入是因为泡过桐油,我还上网买了点,把弓泡在了里面:huaji: 木头弹弓手 发表于 2019-1-18 23:08
受教了,以前不知在哪听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里的藤甲刀枪不入是因为泡过桐油,我还上网买了点,把弓泡在 ...
放了石灰,木材浸水不臭.不浸也行,因为弓一般不会腐的 木头弹弓手 发表于 2019-1-18 23:08
受教了,以前不知在哪听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里的藤甲刀枪不入是因为泡过桐油,我还上网买了点,把弓泡在 ...
我是看了中南林业大学的一篇论文;P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1-18 23:12
放了石灰,木材浸水不臭.不浸也行,因为弓一般不会腐的
竹子做纸了解下 木弓从易到复杂,套绑→过顶→钻孔锯槽。对于弓把精抛光,本人持保留意见。太光滑,反而持弓不便。 做不来木弓的路过。顶一下。 弓路漫漫,学习啦!!! 本帖最后由 fwh0708 于 2019-1-19 17:24 编辑
做木弓没有那么复杂。
啥事都是从不会到会,只要有心有资源,从头练起,没有学不会的。
我去年开始学做木弓,刚开始连去哪里砍杈都不知道,榆木槐木哪个好不知道。就这样开始走上了做木弓的路。
网上收集木弓图样,第一把弓很粗糙,很幼稚,没关系,再做一把,久练久熟。
直到今天,做了几十把原杈。练出了手艺,积累了经验。
坚持自己的追求,总有收获。 崩弓子的话说得好:享受自己玩弓的快乐,不必在网上炫耀自己多牛逼! 我的木把子弓用150号砂纸横向搓几下,拉出的细丝感觉好看,还防滑,从不抛光的:lol 木弓握柄光亮,并非一定是光滑。
木质与皮肤之间的触感,远胜于金属和其他合成材料。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1-18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煮.就放入很清淡的石灰水里浸几个月,之后放阴凉处.我以前将成品弓这样处理过.
也没必要搞这么复杂 ...
和制革同理。钙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