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黑的悲凉,无尽的困惑!
我击发时,心里潜意识地数到第3个视觉强点脉冲时击发。我不知那个曾经指点我打弹弓的老头有没有这种视觉体验,也办法论证了,因为他睡到山里去了。我盯目标打弹弓水平的质的变化,是不拿弹弓,体验到视觉强点后,才一下子提高的。总之,准与不准,取决于松兜动作与视觉强点的契合度、取决于弓件的系统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抗住弓件与皮筋对视觉的干扰。再总之:视觉稍有回收或对目标专注度的放松,直接导致不准。
再再总之:我依然不知道为什么只盯着目标,为什么钢珠能够不偏不倚地击到目标上去。我从来不是因为担心别人打不准弹弓而在弹弓论坛说意打,我纯粹是带着太大的困惑:为什么这么打才能准。我以前反复说过,我对远距离没把握,因为面对30米开外的目标,我经常性地要第2、第3弹甚至再摸第4钢珠,而目标不见了。远距离首发不必然,就叫没把握。20米更切确地说15米以下,只要留给我一个不小于目标的弹道空间。
补帖一下回往神弓先生的一段话:无往神弓大师:我以前一直练斜握瞄打,手里是一把圆皮(也不是现在的这种专用圆皮,是医用乳胶管)两股套绑(小而圆的金属弓臂向内弯曲,将弓臂套进皮筋孔内,扎紧)弹弓。十多年前在显摆弓技的时候,一个据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打弹弓相当有名声的人,接过我手里的弹弓,在手里拉拉扯扯几下后,试打远远近近的随机目标,我看着看着赶紧护住自已的下巴。我问他怎样打的?我眼睛直视目标,食指往目标一指,说:看打打(方言,看着目标打的意思)。说完他就走了。接着,我也走了。后来,他就死了。后来,我也把这事忘记了。我仍然练着我的斜握瞄打,但并不是天天练,有时打打,兴趣仍是一般般。再过了几年,忽然又记起了那个老头的话,回忆那老头打弹弓的动作,开弓非常的流畅,皮筋高度几乎与眼平齐,于是模访那老头的动作,而实际击打时,永远做不到真的只看目标打,因为那时想,完全不看皮筋是不可能击中的,中了或许也是运气,于是,打着打着,依然回到了以前的瞄打,仅是动作有了一些改变。
又过了两三年,忽然又记起了老头的话。开始发疯了,钢珠买了很多,对着后山的森林打,绿色的林子里远远近近总有一些显眼的红叶,努力回忆那种流畅的开弓动作,那老头开弓后临击发前,有一个停顿动作,我也这样做,对着那些红叶操弹,早晨操一阵再去工地,晚饭后操一阵到天黑。再后来,白天没什么时间了,深夜,将强光手电放在凉台边上照亮一片林子,就那么操钢珠,有时吓得林子里的班9乱扑。总体来说,我多数的练习,是在深夜了。后来,越打越慢,甚至开弓后停顿上10秒,看能不能中。因为快拉快放纯粹是手感或叫直觉,我必须把打准练成必然。2013年之后,就很少练弓了。2016年,网上发现天下还有很多人打弹弓。先到52,看到网上打弹弓说了好多的理论,好多的瞄与估与延长线等,完全与我不同,我似乎是一个外星来的,于是,就说说,首先不晓得自已的打法是什么,只是说自已对弹弓的理解,后来看到狼獾一帖里有“意打”一词,于是,是糊乱称自已的打法是意打。其实,后来一了解,自已的打法与狼獾所说的意打几乎是两码事。如果我说说,没人理踩我,我或许就不会说下去了。然而,竟然所有人都来骂我,这是什么世道呢?我诚心诚意打说一下弹弓,一不图名,又不图利,为什么竟然要骂我呢?
对于意打,我不知现在达没有达到那个老头的水平,但我的打法应该与那个人是一样的了。对于意打技术,仅仅一句话:看着目标打。那老头抽烟,平时眼睛没什么特别,但他开弓击打时,眼睛睁得很圆,一下就露出白眼珠上的红筋,上嘴唇似有变型,带凶狠相。 本帖最后由 勇敢的心 于 2019-2-21 06:58 编辑
我真的很佩服大湿的执着。帮顶
:zhenbang:{:4_120:} 大湿半夜发帖精神可嘉,帮顶! 真的挺佩服湿地青衣的。 俺这里中午的温度已经零上了,午休抽空出去打了几发,验证一下近来的徒手练习效果!
前手的改进效果明显,已纳入个人打法;后手还在探索,反捏皮兜后拉距加大,看不清弹道了!:L 瞄打看不清弹道,就无法调整,此时,很羡慕大湿的意打! 文字如弓,流畅醇厚。‘’看打打‘’应该是他说,老者说,不是‘我说‘。不看皮筋,不同意,太看皮筋也不同意,只撸一眼皮筋最妥。另外也不同意骂的人,这种打法普通人不易上手,不排除有少数人一学就灵。 我也把想说复制到这。
我想说的挺多,就想到哪写到哪!
1、我真不是大师,今后我回您的帖时也不加大师,就直呼青衣了。手机打字麻烦,您也改用你
2、虽然我也不太理解意打,我注册论坛时间也短,但看到几次你发的意打的帖子,字数都很多,我觉得你是真的有感而发,否则谁又会顶着各种不理解一遍遍去讲呢!我曾告诉学生:你没看到的,不能证明它一定没发生。
3、对有些人的言辞,一笑置之即可,量子效应开始不是也遭到否定,而现在却成了应用在高端的真科技了吗?况且,我们也许没有说明白,也许我们觉得别人能理解,但别人真不理解,就和我给学上物理课一样!
4、我的击发过程确实要停顿一下,时间不能长,但这一下停顿确定得有,就在用15%的心思似瞄似不瞄那段。
5、关于看没看皮筋,眼睛一直盯着目标,弓拉开了就在前面,肯定没刻意去看,也没用余光去扫,刻意看肯就过了那15%,但又没有完全做到视而不见。关于弓头(无架持弓手),现在回想一下,开弓后,似乎就不在我的印象里了!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19-2-21 05:26
昨天,牧牛,气温不算冷,就拿弹弓隨机打打,高底也随机的,远方土路上有个小目标,在眼里是不大的一个点, ...
以为可能是乌鸦,老顽童的天敌。完全放松自然经意又不经意之间,最易出奇迹。 tiger60s 发表于 2019-2-21 08:28
文字如弓,流畅醇厚。‘’看打打‘’应该是他说,老者说,不是‘我说‘。不看皮筋,不同意,太看皮筋也不同 ...
对,此处应该是大湿的笔误;P 在茅塞顿开之前,瞄瞄估估练了一二十年,唉........为什么不是练一个星期就开窍呢,之前的几十年都白练了! 有帖即回,不为美德,只为积分!! 恭喜青衣大师收获弟子一名!:victory::lol 茂园村人 发表于 2019-2-21 14: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恭喜青衣大师收获弟子一名!
大湿,是坛里的戏称。大师,是我请教问题时的尊称,谁说是拜师!!!
老弓 发表于 2019-2-21 09:27
在茅塞顿开之前,瞄瞄估估练了一二十年,唉........为什么不是练一个星期就开窍呢,之前的几十年都白练了! ...
与你看法不同,回帖如下:对于本人来说,有时候说练弓有多少年,比如说20年,并不是说这20年象职业运动员一样天天在打弹弓,而是绝大多数的光阴,被一些世俗的、无奈的事情给白白浪费了,比如说求学、求职和成家生儿养女等。在20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想把弹弓打得如何如何的好,仅仅是爱好而已,爱打弹弓而已。
对于玩技巧或者用脑的运用项目,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简单的运动时间的累积就能上台阶的。对于弹弓,比如一个人打了20年弹弓,前10年一直在练练,玩玩,水平就那样子,也总有点提高,比如说打弓臂基本上不会了,但只能说是打得马马虎虎的。第11年的时候,突然觉得弹弓特别地有趣,比如说一连干了3只J,又一连跑了5只J,于是在强烈的兴趣支撑下,去想,去悟,去尝试,就这一年,把水平提高了一大截上了台阶,之后的9年又是不太想事了,就那么打打,技术并无很大跨跃了,不过是更成熟一些。假如前10年之中的某一年,比如说第3年的时候,突然有所悟,心血来潮发疯似地练了,那么这个水平提高了一大截上了台阶就发生在第3年了。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就这么一回事,并不是你说的那种,你似乎在表达前面的一二十年是后来开窍的基础,没有一二十年就开不了窍,不是前面碌碌无为地打了一二十年,就说明这个基本功一定要一二十年。不是这么一回事。当然,如果我说就打那么2个月弹弓就能开窍,那也难,但一般来说,有那么1-2年,就够了。 本人打过多少弹丸,1000000粒?其实也不可能去数,估计有这么多。但真正觉得自已水平上台阶的,记得很清楚,就是一个夏天,一点事也没有,在乡下呆了10多天,天天打,打得一身痛,打得看见钢珠就想作呕了,后来停了很久,再打时,完全不是以前那个水准了。 不管如何,感谢青衣分享故事。
我与青衣对弹弓理解有很多分歧,不妨碍我相信青衣水平。 为什么不喜欢微信,QQ的即时聊天,转向论坛?因为在论坛说过的话,别人可能会反对嘲讽,但他一定会记住,忽然有一天想起可以回头再看看,也许看法就不一样了。
青衣的理论,我可能十年后才会理解,十分钟和十年并没有区别。 请教一下,您说的3个视觉强点脉冲时击发 是在感受到强点再开弓,还是拉开弓再感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