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 发表于 2019-2-21 16:45:37

我经历的 弹 走 弓门外


本帖浅谈,不敢说是经验,因为我没有刻意去反复试验过,只能说是经历。

弹走弓门中心,是许多弹弓瞄打方法立论的基点,例如横握瞄打、斜握中心线瞄估打,即使是斜握直头一根筋瞄法,主眼感觉是一股皮筋指向目标了,但是通过用瞄5米、10米手机镜头时拍下的照片看,后手的弹丸还是通过弓门中心指向目标的。

那么是否千篇一律弹走弓门中心呢?说我个经历:传统弓,拉力重,天气又冷,我瞄准击发,弹偏,统统偏向两弓臂指向。我与弓友交流这一现象,弓友说:传统弓拉力重,人的前臂抗力大,而皮筋低温回弹慢;后手击发时,前手抗力释放甩手速度快于皮筋回弹,使弹丸在加速行程中同时受到你前手圆弧外摆形成的离心力,所以你弹丸偏向于你两弓头所指的方向。

大家想想,这样解释有点道理可讲吗?对于使用重弓、前手有释放位移的时候,在瞄准和打准的交连上,在前手和后手配合的协调上,这种现象的机理是否值得思考呢?:yiwen:

老弓 发表于 2019-2-21 19:01:08

甩手导致打弓臂常见,动作再大点,甩到弓门外就不奇怪了

崩弓子 发表于 2019-2-21 23:25:09

这问题非常深刻。

崩弓子 发表于 2019-2-21 23:26:30

我记得我专门写过一贴说明这个问题。

崩弓子 发表于 2019-2-21 23:33:39

我刚刚能对穿红牛的时候,发现5米打中罐子都不容易,后来我慢慢又能打准了,第一次将9珠轰上120+的时候,发现10米散步有脸盆那么大,大师们说高速珠子会飘真没骗我啊,现在我用这初速练复点,彻底不相信所有的大师,我只相信我自己。
彻底认识这个问题,并形成自己的击发要领,要走不少弯路,大师们不会跟你们说的,自己琢磨吧。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2-21 23:46:10

宁弓 发表于 2019-2-21 23:33
我刚刚能对穿红牛的时候,发现5米打中罐子都不容易,后来我慢慢又能打准了,第一次将9珠轰上120+的时候,发 ...
钢珠会飘,如果说到几十几百米体现出来,那还勉强可以接受,五米十米发飘,打死我也不信----随便是多少的初速。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2-21 23:48:00

另外,楼主以前做过一个弹丸是否从弓门中走的测试,似乎最终没有下结论吧?那么好的测试,为什么不直接公布结果呢。

崩弓子 发表于 2019-2-22 00:10:03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2-21 23:48
另外,楼主以前做过一个弹丸是否从弓门中走的测试,似乎最终没有下结论吧?那么好的测试,为什么不直接公布 ...

你显然记错了,应该是另一位弓友。
我不做这样的测试,因为没有意义,我所说的钢珠不从“瞄准时看到的弓门中心”通过,左右的偏离我单独说过偏外的情形,还有偏内的情形,偏高的情形更复杂,这些情形都不是一张纸能描述的。

猎人HLB 发表于 2019-2-22 09:35:02

在优酷上看过一个弹弓视频,木杈弓门很小,弹丸比弓门都大,应该就是甩手,弹丸从弓门外过。

猎人HLB 发表于 2019-2-22 09:44:34

还有一种棒棒弓,根本没有弓门的,不知道玩的人多不多,弹丸或许也是过顶。

小号 发表于 2019-2-22 16:03:30

宁弓 发表于 2019-2-21 23:25
这问题非常深刻。

我不知道想得太多是否是一种病,甚至夏天阳光下打地面上的瓶盖我就想到光在不同密度介质传播是有折射的:han:

小号 发表于 2019-2-22 16:07:12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2-21 23:48
另外,楼主以前做过一个弹丸是否从弓门中走的测试,似乎最终没有下结论吧?那么好的测试,为什么不直接公布 ...

“干就是了”最多是大路朝天,“谢谢搬运”才是我害怕的……所以有时也就没有了写帖的勇气:weiqu:

小号 发表于 2019-2-22 16:17:05

猎人HLB 发表于 2019-2-22 09:44
还有一种棒棒弓,根本没有弓门的,不知道玩的人多不多,弹丸或许也是过顶。 ...

弹弓这玩具,各有各玩法,即使同一种动作,运用的心法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论坛才会精彩。

江南 发表于 2019-2-22 22:31:47

我们当初在俱乐部测试过钢珠从哪里走的试验,用到处发的广告传单,那种比较硬的纸顶住飞虎弓撑头平面上,我们当时都是飞虎弓过顶横握打法,发展钢珠并不是从弓门正中间出去的,而是从中间偏上,偏弓门外出去的,换人试验也是同样的结论。

薄爱杜蕾斯 发表于 2019-3-4 14:30:45

海派无架路过...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经历的 弹 走 弓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