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dzy 发表于 2019-3-22 08:29:16

你这把弓弓口高度大概在4以上,过顶弓都不超过3厘米!:taikaixin: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08:33:47

玩弹弓,一定要尽快进入“弓,就一叉叉”境界?不是沙漠吧?随便砍个树杈,不就有了?!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08:36:04

说实话:青衣,上一辈子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这一辈子虽然只有小学,但老底子仍在,青衣的设计,一般来说,不必质疑:taikaixin:

土豆丝 发表于 2019-3-22 09:20:10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08:21
只要你的打法不是那种“看皮筋重合延长线对中目标的公式打法”,早采用,早受益,是老鼠的恶梦。早简单制作 ...

大湿,承力绳要能上下自由活动有啥讲究?

土豆丝 发表于 2019-3-22 09:46:20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1 23:34
在这把弹弓之前,青衣做了7把验证弓(含其它软联式绑法,含南山老王的过顶联)。到底应该如果软联,可以与 ...

以前用过“过顶连”,好像有人叫“西班牙绑法”。我觉得你的“软联结”叫法好{:4_149:}
这种绑法的好处,见仁见智吧,我想,青衣大湿说好就是好:haha:
最大的缺点是换皮筋麻烦,其次是连接处皮筋易断。至于有人说缩短了皮筋绑长,我认为是不会的,同样的绑长,加一两公分的绳与不加相比,保持同样拉伸,只需加一两公分的拉距罢了。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10:57:27

pmomo 发表于 2019-3-22 09:20
大湿,承力绳要能上下自由活动有啥讲究?

承力绳并不能上下自由活动,是以背面的固定点为支点,在做上下小范围的扇形运动。这样,将可能的推弓不正对弹道的影响化解掉,确保这一绑法无跳弹、飞弹。不必讲理论,青衣在反复试打中验证了的。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11:00:31

pmomo 发表于 2019-3-22 09:46
以前用过“过顶连”,好像有人叫“西班牙绑法”。我觉得你的“软联结”叫法好
这种绑法的好处, ...

“加一两公分”对拉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加的这一点点并不能拉长。老瓦说不行--大家注意没有?老瓦那个人,人,确实是直爽,但,他的思维能力也很低的,这直接导致他在论坛毫无理性地乱杠。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11:05:27

pmomo 发表于 2019-3-22 09:46
以前用过“过顶连”,好像有人叫“西班牙绑法”。我觉得你的“软联结”叫法好
这种绑法的好处, ...

这一绑法还有一特点,是皮筋与弓臂的那一头,不是“连接处皮筋易断”,而是完全不必要再考虑那一头会断,从来不断,因为是软的皮筋绑到软的绳上。一句话:不断,除非你用剪刀!!这一绑法的唯一缺点:上弹更慢了。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11:20:23

承力绳向上的方向,是被横向槽里的绳控住了的,这确保了无跳弹。不能向上动,只能向下小范围动,3-5MM。

土豆丝 发表于 2019-3-22 11:26:57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11:20
承力绳向上的方向,是被横向槽里的绳控住了的,这确保了无跳弹。不能向上动,只能向下小范围动,3-5MM。 ...

之前好像看到你说考虑在弓臂上钻一个小于1mm的小孔的?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19-3-22 11:45:15

钻小孔方案,也做了一把验证,失败。一是绳穿过去后,背面的结与弓背之间的关系不稳定,二是偶见偏弹——原因不明,懒得推究,放弃了。

xczsl 发表于 2019-3-22 13:48:56

                                    :haha: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反复验证,软联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