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珠和泥丸的弹道问题的实践,速度是弹弓弹道的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请大湿们指点。
一直以来,认为钢珠和泥丸轻重不同,弹道不同,落地差异挺大,也一直是这样实践。同一副无架钢珠和无架泥丸频繁切换时我不自觉的调弓门大小来适应,常常打了一阵泥丸再打钢珠再适应。后来读了@崩弓子大湿的“力量是提高准度的唯一捷径”,用刚买的测速仪测试,突然醒悟我以前都是错的,与钢珠泥丸无关,控制好速度是最好的办法。
我尝试提高钢珠速度,降低磁性泥丸的速度,使其一致性,在不发漂的距离内下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结果,空气阻力等因素对其影响甚微。
速度和发射角度决定了弹道,因为速度的不断变化,每个不同的弹,每一发速度都会不一样,用调整角度和弓门永远难以长期适应,要么永远固定弓弹皮三者不变,但还有客观如天气等变化。所以,控制好速度,熟悉各种速度区间的弹道就很重要。
在这个基础上,我说速度是弹弓弹道的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以后还是控制速度来适应不同钢珠和泥丸的弹道,估计不同速度的弹道落地,心中有数,少去调整弓门,这样自己适应性会更好。
@崩弓子 大湿所说得益许多,谢谢。对于瞄打而言,5米距离100速度也就0.05秒时间击中目标,自由落体没有多少距离,好瞄,100米1秒时间自由落体太下降5米,与实点相去太多了,错一点就太多了,不好瞄了,这种情况下,提高初速会好一些,但100米也无益。如提高到200初速以上,自由落体也有1米多,眼睛估算会更准确一些,会好很多。但都达不到的。因此30米距离可以追求高初速提高准度。以上都对于瞄打,我认为估打意打都属于人工智能,大脑与神经系统发达高速运转的人,出手一瞬间就有了速度距离目标的估算,属于神人,不在次范围之列了。
以上,请大湿们指点。
{:4_132:}{:4_132:}{:4_132:}{:4_132:}{:4_132:} 有道理哟:zhenbang: 分析的非常有道理:zhenbang: :zhenbang::zhenbang::zhenbang: “与钢珠泥丸无关,控制好速度是最好的办法”,在物理上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不同的弹丸速度怎么控制一致呢,这个很难啊,最简单的办法还是不变配置 天乐 发表于 2019-3-28 10:30
“与钢珠泥丸无关,控制好速度是最好的办法”,在物理上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不同的弹丸速度怎么控制一致呢, ...
确实很难。我在尝试中不变配置,在测速仪上反复练,通过控制无架手中部分皮筋长度和动态手法进行固化,击中目标同时看速度显示,换不同弹珠再测,希望能够对不同重量弹珠与我的习惯适应起来。目前也在练习中。 天明看海涛 发表于 2019-3-28 10:46
确实很难。我在尝试中不变配置,在测速仪上反复练,通过控制无架手中部分皮筋长度和动态手法进行固化,击 ...
用心钻研持之以恒的的 到最后不是专家 就是高手。 对噢,30米内,提高速度有助于提高准度。30米外就蒙就好了:haha: 随意玩 发表于 2019-3-28 18: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心钻研持之以恒的的 到最后不是专家 就是高手。
向高手学习!
听刀呵呵 发表于 2019-3-28 1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噢,30米内,提高速度有助于提高准度。30米外就蒙就好了
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2.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2.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100米1秒时间自由落体太下降5米””如提高到200初速以上,自由落体也有1米多”
这结论怎么来的,是不是10米、50米也这个比例呢?这个比较有现实意义! 泥丸用来练练动作好了 一弹惊魂 发表于 2019-4-1 11:33
“100米1秒时间自由落体太下降5米””如提高到200初速以上,自由落体也有1米多”
这结论怎么来的,是不是10 ...
1、自由落体距离H=0.5*G*t*t ,G重力系数9.8 ,t时间。从0下降,1秒时间下降4.9米,0.5秒下降1.2米。
2、看一般平射,5米、10米、20米、30米、100米距离,我们一般都是100上下速度,到达目标时间为0.05、0.1、0.2、0.3秒、1秒,自由落体距离为1公分、5公分、20公分、40公分、4.9米。大家一般人的散步差不多。
3、高手记忆和习惯了各种距离的弹道,散步会越来越小。但速度变化不能很好控制的话会放大这种误差。如:30米距离,速度每提高或降低10%,落点相差4公分,大家就很痛苦。距离越长,放大越大,距离短,如5米距离,速度每提高或降低10%,落点相差0.1公分,基本无差别。如果放大到100米距离,速度每提高或降低10%,落点相差50公分,疼苦吧:lei:,所以高手将各种不稳定性控制的都很好。我现在练速度的稳定性,从落点判断我的速度,也是为了解决我目前的缺陷。
4、速度增加能解决多少问题:将100的速度提高到150,会是什么情况?150速度,5米、10米、20米、30米、100米距离,自由落体距离基本为一半,大约为0.4公分、2公分、10公分、20公分,2.2米。速度增加,减小了散步,然并卵,20公分差距是打瓶子目标的散步,30米以上就超了,速度上不去了。所以说30米内提速没问题。
5、如果你能将速度稳定到一个自己常用的值,减少其他各种不稳定因素,远近距离的准度才能上去。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各种距离的瞄准体系才能稳定。所以,竞技选手不用高速度,用低速自己最可控的速度。 一弹惊魂 发表于 2019-4-1 11:33
“100米1秒时间自由落体太下降5米””如提高到200初速以上,自由落体也有1米多”
这结论怎么来的,是不是10 ...
6、不论平射、仰射、俯射,都是一样,仰射、俯射与平射,不论仰角如何,速度一致的前提下,落点差异规律一样。 天明看海涛 发表于 2019-4-1 12:51
1、自由落体距离H=0.5*G*t*t ,G重力系数9.8 ,t时间。从0下降,1秒时间下降4.9米,0.5秒下降1.2 ...
佩服佩服五体投地这不仅是玩弓里边有科学 一弹惊魂 发表于 2019-4-1 13:34
佩服佩服五体投地这不仅是玩弓里边有科学
别说是弹弓,就是手枪,400的速度又如何,100米下坠30公分,速度再快,速度稍微变化了,100米必然放大厉害。在有效速度的情况下,稳定性压倒一切。:hehe: 一直圆皮无架,最近玩多了手指疼。就是想问你扁皮 0.65 2016 和2020直条8.5 9珠 玩过这规格的没有? 谢谢 楼主应当是半新手,这个阶段应该打得偏重一点,让肌腱成长得更快,同时努力制作一条更优秀耐打并且高效动能转化的皮秀,尽量接近皮筋的极限去打,改进自己的持弓方式,让皮筋向皮筋弓门中心回弹,它不抽中手或弓身弓头的话,寿命会大幅上升的,即使非常大的锥度寿命也很可观。
我写的帖子两个重要观点,我再提炼一下:
1 拉力偏重,捏珠手松开撒放时的影响会偏小,很多人并不是瞄得不对,是撒放的时候后手松撒时干扰了瞄好的弹道。
2 速度偏快,户外会减少距离判断误差的影响。
但我提醒一下楼主,我用的是比较贵的G100标准精密珠,如果你使用普通亮而珠(当然还是越圆越好),速度不要超过100。 谢谢指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