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八……斜握一根筋的第三种瞄法
本帖最后由 丛林手术刀 于 2019-4-25 10:09 编辑特别说明:本帖配图特别邀请下了海绘制,配图文字是下了海对主帖内容的进一步补充。感谢弓友下了海!
承上贴,《朝花夕拾七……》(https://www.aiguila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96&mobile=2),继续说斜握一根筋的第三种瞄估方法。
3.前手固定、后手调节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野外20~30米的距离,此时弹道已有弧垂。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弓门,前手固定,以前手上皮筋头指向目标,后手皮筋顺着人颧骨到下巴的V形滑动,越远距离后手越在靠近下巴位置,此时从侧视角度看,目标越远后手位置越低,则弹道越高,补偿远射弹道下降;顶视角度是目标越远,弹道和瞄准线的交点夹角越小,所以拉弓瞄准时后手向V形脸的下巴尖部滑动,后手弹兜和瞄准主眼的顶视距离减小,因为此时斜上方弓头瞄点和弓门中心位置未变,所以会在远距离完成这个交汇夹角击中目标。
这里说明一下,每个人的脸型不同弹道不同,本方法也可以用小幅度歪头使后手皮筋依靠的人脸V形倾斜以同时调节左右和高低的移动比例完成击中目标。
总结一根筋打法:优点是打姿自然优美,不歪头。缺点是在不同的距离内,水平垂直都要有估的成分,即使是30米内的精准也要比横瞄理论上难练一倍。 本打法我用传统弓历练接近两年,理论方法从老52后期到竞技坛再到本坛都是首次提出,因此本帖申请精华。 本帖最后由 丛林手术刀 于 2019-4-25 08:16 编辑
再占一层,有话要说。
我用这种方法时是短拉,后手拇指帖脸定位,因为拇指同属人体器官,用拇指贴脸比用皮筋更能感知位置的细微移动。同时说明我后手拇指是指甲盖平帖脸,那种捏兜大拇指关节成一个凸点顶脸的方式,不推荐。 {:4_132:} 学习了。:lol 这才是坛友应有的素质!不藏私货,不扭扭捏捏、不吞吞吐吐、不拉帮结派、不党同伐异。成一家之言,普惠大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善莫大焉! 这个必须顶:zhenbang:图文并茂,竹筒到豆子,直来直去。 丛林手术刀 发表于 2019-4-25 07:03
再占一层,有话要说。
我用这种方法时是短拉,后手拇指帖脸定位,因为拇指同属人体器官,用拇指贴脸比用皮 ...
非常赞同,而且后手定位非常重要。 顶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图文并茂,很专业
顶{:4_132:} 一种非常“聪明”的打法,没有之一!
值得大家“学习”! 虽然我是瞎打派,但我还是要给你个{:4_132:}{:4_134:} 本帖最后由 丛林手术刀 于 2019-4-25 12:50 编辑
电视剧《炮神》土八路用鞋子当标尺给大炮瞄准当然有点扯,实际战场应急是伸手翘指跳眼测距,虽然精度不如炮队镜更不如炮瞄雷达,但是说明人体外形在瞄准射击运动有时也是可以利用的。 回力★ 发表于 2019-4-25 11:01
一种非常“聪明”的打法,没有之一!
值得大家“学习”!
果然是大神,能看出这种方法的局限所在。本方法适用于弹道过顶的下降阶段,和温度、初速、个人脸型也是要匹配的。因为它不属于“五点共一面”的范围,所以和回力大神的斜握弹道线瞄法是有差距的。
但是这方法我在15米~30米内能用,有效,两年功夫也玩不出再高的层次了,所以觉得这根竹筒还是分享了吧。
现在我正练习大神的“没有之一”,要是遇到困难还请回力大神不吝赐教!
{:4_120:} 下了海这图画得专业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老弓 发表于 2019-4-25 23:15
下了海这图画得专业
下了海 弓友作风严谨,思维缜密,观点明确又讲求证据,或者是首倡,或者是总结,或者是对别人隐晦理论的形象解读,不仅对我个人帮助很大,而且我觉得下了海弓友对本坛技术版块的含金量也是有贡献的。
本帖感谢论坛授予精华,荣誉属于下了海!{:4_135:} 非常好的技术帖,通过图表,清晰的讲解了后手瞄准的方法,连我这个菜鸟都看董了,不过也打击了我调后手瞄准的信心,这个打法对我来说有点难。。。 刀师高见!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1.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