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只想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个矢量实验{:4_140:}俺只关心实验结果:kuanghan:
针对您的主题公式,俺认为是有科学依据的!仅仅只是忽略了拉距的主导地位。只要在公式里放大拉距或抑制拉力就OK了。但,最终还是要通过矢量实验去验证呀(不知天高地厚的胡言乱语,刀兄莫怪)。 本帖最后由 丛林手术刀 于 2021-3-6 06:48 编辑
谦弓 发表于 2021-3-5 16: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以后还是得花800进一趟您的“语文补习班"才行
俺只想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个矢量实验 ...
谦弓朋友的话题可以独树一帜。我先初步完善一下我这个帖子。
回力说3.5Kg力配1g钢珠,这个系数可能来自低效率的圆皮时代,现在锥度扁皮拉力轻而回弹快,大胆把回力系数3.5改为2.5,考虑(拉距)和(皮筋锥度和皮兜重量)三个因素两个量,列一个简单的数学等式:
拉距(米)*拉力(公斤)/2.5+1.5=钢珠重量+后重
(后量是指皮筋后1/4加皮兜的重量)
例如:普雷3,0.6,20/12 绑长17,拉距1米,拉力5公斤(室温20度),后重1克,钢珠重量用Z表示,代入上式:
1米*5公斤/2.5+1.5克=Z+1克
Z=3.5-1=2.5(克)重量基本是8.5钢珠。
“过手留下4两力”,您刀兄这手续费可能收低了。也许捡了个烫手山芋喔:huaji:
感觉这个修正后的公式,还是没把“扬"“抑”手段加进去欧:taikaixin:
劝您:放弃这手续费吧,把它甩回去,让大师自己来完善。消耗点他的雄性激素{:4_147:} 丛林手术刀 发表于 2021-3-5 19:53
谦弓朋友的话题可以独树一帜。我先初步完善一下我这个帖子。
回力说3.5Kg力配1g钢珠,这个系数可能来自 ...
现在,我一克钢珠配三公斤拉力。
拉距87公分。
我的臆想:一克钢珠,达到它的最大初速,大约只需四公斤拉力。再加大拉力,速度的增量将会极小。
乌苏的2040四股,十公斤拉力打8珠的配置,我一直认为不妥。因为几乎就是空拉空放的感觉。
我认为,配置的主要原则是不震手。而震不震手,主要决定于钢珠重量与拉力大小两者的匹配。所以,我的配置就是一克钢珠配多少公斤拉力。
我不考虑初速,只要不震手,初速多多益善。
加粗加重弹弓的重量来减弱震手,是鱼蠢的。
过份依赖所谓的直线弹道来打精准,也是鱼蠢的。
我玩弹弓,不存在弹道直线一说。
活力19 发表于 2021-3-5 22:17
现在,我一克钢珠配三公斤拉力。
拉距87公分。
大师好{:4_120:}
请教:您把自己的拉距定在87,原因、理由、依据是什么?盼告知:taikaixin:{:4_120:}{:4_120:}{:4_120:} 谦弓 发表于 2021-3-5 22:35
大师好
请教:您把自己的拉距定在87,原因、理由、依据是什么?盼告知{:4_12 ...
小于87,两大臂感觉没完全舒展开。
大于87,后手拉捏皮兜就开始不舒服了。
前手握弹弓,不挂皮筋,后手做捏兜状,
保证两大臂张开角度相同且稍微扩胸,前臂伸直,后臂自然弯折,测定拉距。 拉距85时,没扩胸感。 {:4_120:}感谢大师{:4_120:}
后面还有97,107,117,127。您为什么不去选一个呢?这4个拉距都可能会给您带来动能的增加呀,就因为“拉得不舒服"而放弃吗?就不能用过肩后使用反捏兜来弥补一下这“不舒服”?
假如,您选了97,1公斤的拉力就能获得87、3公斤的矢量值,用反捏又让您舒服了点。您会考滤一下选择97吗?:taikaixin:
假如,不考滤矢量值,应该选择短拉拇指定位脸上呀,可能70就够了,这时您的拉力一定可以达到8公斤!
然而,您却没有选择70的最大拉力的短拉。说明您愿意牺牲点拉力去换来拉距的增加,以实现增加弹丸动能的目的。
既然,牺牲拉力换拉距,能增加动能。那,为什么我们不一换到底呢??? 也许,在某一拉距范围内,我们牺牲的拉力,换来的拉距,并没有给我们提升多大点矢量值(效率不高),而且可能还让我们不舒服。
但,毛主席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我们从短拉(或大臂回到家)开始,每隔5cm(或6cm)模仿弹弓推拉动作,以前后手抖与不抖的临界点为前提,测量一下拉力值。咱们不就有了“换与不换”的依据了吗?:taikaixin:假如,人的“肌肉比例”大至相同,一个人的测量结果,不就成了全坛弓友的参考依据了吗?哈哈哈哈,爽! 谦弓 发表于 2021-3-6 00:36
感谢大师
后面还有97,107,117,127。您为什么不去选一个呢?这4个拉距都可能会给您带来 ...
早试过了。
拉距从大约50一直试到150。
我正常拉法,大拉势能增加不多,还带来其它不利;后手过肩的中拉势能可能还不如过耳拉大。所以中拉与大拉,我坚决放弃了。
就我个人而言,要想大拉有显著的大势能,必须改变推拉方式。
你说的拉力拉距势能问题,早早有讨论过的,成历史了。
,,,,,,,,, 活力19 发表于 2021-3-5 22:17
现在,我一克钢珠配三公斤拉力。
拉距87公分。
把大神说的2040四股,0.87米拉距,10公斤代入我最新修正的式子算一下:
0.87*10/2.5+1.5=4.98=Z+后重,我剪了两段8厘米的2040分别和两个皮兜称重,大皮兜是2.3克,小皮兜是2克,这样算来,用大皮兜时配2.68克(8.5重2.5克)珠,用小皮兜时配2.98克(9珠)。 丛林手术刀 发表于 2021-3-6 07:57
把大神说的2040四股,0.87米拉距,10公斤代入我最新修正的式子算一下:
0.87*10/2.5+1.5=4.98=Z+后重,我 ...
是的,乌苏用8珠太小了。 活力19 发表于 2021-3-6 08: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乌苏用8珠太小了。
活力大师{:4_120:}能把您50-150cm拉距的拉力测试结果分享一下吗{:4_147:}{:4_147:} 谦弓 发表于 2021-3-6 13:16
活力大师能把您50-150cm拉距的拉力测试结果分享一下吗
具体数据没笔记。
与其问别人,何不自己尝试小、中、大拉呢?
况且,玩弓者总要尝试一下大拉的,,,, 活力19 发表于 2021-3-6 14:38
具体数据没笔记。
与其问别人,何不自己尝试小、中、大拉呢?
遗憾。但还是很感激您的{:4_120:}{:4_12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