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5 18:50:18

同一图纸上的不同技术原理(感谢虎牙分享)

本帖最后由 无向弓 于 2019-9-27 09:59 编辑

我弓龄一年,自知没有当"坐堂先生,悬壶济世"的本事,怕之前的帖子误导别人,继续发一帖。

1.我自己用的"直角归零位"其作用相当于是横握瞄打用的光纤瞄具,只是没有实点就是一个位置,而且由几何定理可知,无论前手斜握角度多大、横握、竖握,它到弓门中心距离不变,可以估出作为参考。有了这个点,就可以按横握瞄打理解和练习了!

2.如果用中心线上其它点当"光纤",前手斜握角度应该固定下来,否则,斜握角度变化,"光纤"到弓门中心距离也跟着变化,失去了"参考"作用。比如,用与上弓头在同一水平线的点做参考,见动画。

3.补充:虎牙的技术原理(如何实现要自己去想)

虎牙.
12楼 昨天 14:16

你图中的I点,就是我玩鱼镖的瞄点,打近打远,我只旋转弓门角度。高度永远为撑头横线。这个可能有些人不明白。这就是我的自留地,哈哈。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5 18:51:31

本帖最后由 无向弓 于 2019-9-27 09:56 编辑

累人~~~
另:不是我的帖子不能点评,交流讨论热烈欢迎!!!
但不要在点评我时加杂其它恩、怨,不能对任何人进行人身攻击~

有了虎牙的分享,本帖就了价值,自己加一分{:4_134:}

ZX919 发表于 2019-9-25 19:28:52

累 看到都累:shengqi:

ababab98 发表于 2019-9-25 22:15:39

本帖最后由 ababab98 于 2019-9-25 22:26 编辑

是个好老师,教学方法图文并茂。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5 23:15:24

ababab98 发表于 2019-9-25 22: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个好老师,教学方法图文并茂。

彼坛弓友提醒了我,我以为我说明白了,其实我错了~

晖派建筑666 发表于 2019-9-26 00:22:49

不用理别人,能接受你观点的人会跟你探讨,有不清楚的会问,不全的会补充,不接受你观点的人就算你说到天安门他都说你一无是处。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6 06:40:03

晖派建筑666 发表于 2019-9-26 0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用理别人,能接受你观点的人会跟你探讨,有不清楚的会问,不全的会补充,不接受你观点的人就算你说到天安 ...

是这个理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我也想说说,什么斜握,什么估打,有那么高大上吗?就按横握瞄打练有何不可呢?如果我的想法浅薄,希望有弓友,能指点一下。

齐凤明 发表于 2019-9-26 08:34:27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6 06:40
是这个理我也想说说,什么斜握,什么估打,有那么高大上吗?就按横握瞄打练有何不可呢?如果我的想法浅薄 ...

朋友弓友帮顶,你没错,走自己的路,对,就让别人去说去吧...他也不是神不是圣人...

虎牙. 发表于 2019-9-26 13:54:36

本帖最后由 虎牙. 于 2019-9-26 14:00 编辑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6 06:40
是这个理我也想说说,什么斜握,什么估打,有那么高大上吗?就按横握瞄打练有何不可呢?如果我的想法浅薄 ...
你的经验对一些人有用就够了。
有的人已过了这个阶段,但不善于总结,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打准了,所以将之归之于本能。
有的人根本就不明白最简单的物理原理,你说再多也是没有用。
但大部份人还是明白的。原理它就是原理,在实践中是有些特定客观定因素的,但不能因为特定客观因素就否认原理。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6 14:13:43

虎牙. 发表于 2019-9-26 1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经验对一些人有用就够了。
有的人已过了这个阶段,但不善于总结,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打准了,所以 ...

有道理,原理与实现原理是两码事

虎牙. 发表于 2019-9-26 14:16:37

你图中的I点,就是我玩鱼镖的瞄点,打近打远,我只旋转弓门角度。高度永远为撑头横线。这个可能有些人不明白。这就是我的自留地,哈哈。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6 20:22:57

虎牙. 发表于 2019-9-26 14: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图中的I点,就是我玩鱼镖的瞄点,打近打远,我只旋转弓门角度。高度永远为撑头横线。这个可能有些人不明 ...

阁下是利用了转弓门造成的变化,好方法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你同时泄露了"自留地"里的两项技术原理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

cwscws 发表于 2019-9-27 08:06:10

虎牙. 发表于 2019-9-26 14: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图中的I点,就是我玩鱼镖的瞄点,打近打远,我只旋转弓门角度。高度永远为撑头横线。这个可能有些人不明 ...

感谢老哥分享!前两天我正琢磨,斜握角度变化有什么意义,你这条要我自己琢磨,可能还要个一年半载,谢谢老哥!

山水游弋 发表于 2019-9-27 08:54:42

本帖最后由 山水游弋 于 2019-9-27 09:00 编辑

    我看图和公式就蒙,但楼主的一些玩弓理念我是有共鸣的。玩个弓弄得像特朗普一样,没必要!对于我就一招玩熟,够玩,玩开心,要紧时还是直接用自己最有把握的打法,多的尝试也是为了玩的逗自己高兴。各人适合各人的,没必要压人一头,装高大上啊。袁隆平获奖时还在默默弯腰在稻田呢!这算个啥?盛宴之后,泪流满面,人啊,有多膨胀就有多失落。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7 09:31:27

虎牙. 发表于 2019-9-26 14:16
你图中的I点,就是我玩鱼镖的瞄点,打近打远,我只旋转弓门角度。高度永远为撑头横线。这个可能有些人不明 ...

有了你的分享,本贴离精华不远了:zhenbang:

虎牙. 发表于 2019-9-27 10:04:49

本帖最后由 虎牙. 于 2019-9-27 10:06 编辑

还是那句话,原理它就是原理,实际运用中,为了克服客观因素,是有很多的小技巧的。这个得练,找规律。最后形成适合自已的打法。别人分享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已,但可做参考。

TGF 发表于 2019-10-27 16:30:56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26 06:40
是这个理我也想说说,什么斜握,什么估打,有那么高大上吗?就按横握瞄打练有何不可呢?如果我的想法浅薄 ...

我以前跟你一样的观点,直到我身边出现了一位斜握瞄打高手,我的认知就变了。斜握瞄打,跟横握瞄打一模一样,但是不用低头、这就减少了出差的概率(偏头角度)。我是瞄打起步,转估打,目前估转瞄。瞄打累,身体累、肌肉吃力、精神疲惫。估打就不一样了,舒服还省力。但是估打的稳定性还是差远了~~

丛林手术刀 发表于 2019-11-3 21:55:35

楼主的动态演示很直观,虎牙版主的瞄法也好理解,旋转弹弓,越远弓门越接近于竖直,而瞄点始终保持和弓头平齐,这相当于打远距离提高前手,一次归零射程外的“万能点”。谢谢虎牙版主的分享,也谢谢楼主的演示:zhenbang:

日月长弓 发表于 2019-11-4 09:55:29

{:4_132:}{:4_132:}{:4_132:}

逍遥弓 发表于 2022-8-27 06:16:08

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同一图纸上的不同技术原理(感谢虎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