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靶位对皮筋选择体会(二)
身边有2个玩弓的朋友,配置都是1.0皮筋7.5钢珠,我开始也很难理解,这么大的配置能不抽手吗?能打得准吗?在很多人眼里,这简直是个奇葩的配置,已经颠覆了多少皮筋商教导他们的认知,事实证明,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我亲眼见到实战中一个30多米连续打中3公分目标,另一个50米击中4公分目标,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抽手。 什么会这样?他们的皮筋都是从淘宝上买的成品,2012,250长,用的是本地农民街上卖的20多元塑料夹片弓,如果从拼多多上买,才9.9元。 弹弓打法主要有横握、竖握、斜握,很多新手都是从横握开始,目标、弓头、眼睛一条线,看皮筋上下重合后激发,“瞄左右,估高低”,强调配置固定、拉距一致,前手推弓稳定,后手定位。斜握就不一样了,强调的“5点共面”,眼睛、目标一条线,目标、弓门虚点、后手一条线都在一个平面上,“瞄视线、估弹道”,击打时,眼睛与目标一条线,目标、弓门虚点、后手一条线,感觉对正了就撒放,通过长期训练,形成肌肉记忆,怎么舒服怎么打,前手可以甩手,皮筋可以贴脸也可以不贴脸,后手可以放在髋骨下方、腮边、下巴下面、胸口,什么推弓不正、后手不定位都是浮云,就象邓飞虎老师说的那样“瞄什么?很累的,看着目标,拉开就干”。 看懂就明白了,横握前手如果你固定死了,皮筋撒放后动能没有充分释放,没有泄力,肯定要反弹回来,再加上你皮筋过长、过短、皮兜过硬、推弓过度等因素,抽你手很正常,不抽才怪,斜握就不一样了,你只要掌握手法,通过前手甩手、推弓时弓门后仰等手法躲开反弹回来的皮筋,而且由于后手不定位,拉距可长可短,皮筋长点可以减少动能,不至于珠子小、动能高造成飞蛋、跳蛋,什么配置,玩熟悉了都能打准,但要成实战高手,不是每个人都行,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好多人就因为坚持不下去,放弃了。 弹弓这玩意,就是个不精准的东西,平时的训练用来控制弹道散步,户外良好的心态加上经验,吃肉不是问题,什么练习几个月,20米靶10中多少多少,一笑而过,玩弓没有捷径。皮筋主要用过普雷,普雷二还可以,普雷三个人认为纯粹是用来竞技开发出来的,就象宣传的那样,拉力轻,回弹猛,在平靶很容易控制,但对户外高靶的精准控制较难,个人不喜欢拉力轻,喜欢拉力满满的感觉,不习惯回弹快,喜欢回弹慢点,通过拉距的变化控制弹道击中目标。一家之言,请大家勿喷。
体会不错:zhenbang: 有时越玩越迷糊,随意的玩法,因为不固定,玩的多了,产生的错误也比较多,时不时出现问题,找出原因纠正,不断完善。 十几人量的大铁锅做一个人的饭不是说这样只做不了饭,不是说这样只做饭会不好吃,不是说这样只会怎么样怎么样…只是说有这么大的一囗锅干嘛不做多几人的饭又或者换个小的锅来做一个人的饭!当然撸主喜欢认真就好!掌握了火候!控制了火候!又何须在意锅大锅小的问题!!{:4_130:} 所有的都要试试,最后融合成自己最合适打法。 可以从中提炼的好帖~
好贴,说清了横握与斜握的精华,值得反复参研 好贴我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