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1
首先感谢这个论坛!有了论坛这个平台才能吸收弓友们的血肉。先说四位我的老师:
1、崩弓子:他让我坚定了对瞄和估两种方式的选择。
2、下了海:他教了我五点共一面的基础理论。
3、回力:他透露了“最好的打法,并且没有之一”,是不是“最好”不说,但这种方法挺适合我的。
4、天明看海涛: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装成低手的高手,斜握中心线打姿,9米树叶4弹穿一孔的准度,皮筋不到130次就报废的狠度。他教了我“五点共一面”的具体执行方法。
1、一位同道:无向弓物理老师。我斜握中心线打法的起始和物理老师的弹弓历程极为类似,所以我看得懂他的图,也看得懂他的帖子。
1、坛外来风:说无向弓的图少画了一根虚线。是的,少了。我在今年春天小范围分享的图中,是标有这根虚线的,但是那个看图的笨笨的苹果头直到现在看了无向弓动画图才说懂。做为一个基础的示意图,过多的点线画上去反而更会干扰新手的认识。怎样授业容易被学生接受,怎样分享会令新手更懂,职业教师的把握是有分寸的。
1、坛外观众:不要小看理论家,从各名家纷纭的打法中发现他们共同的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发布到论坛,至少比我这个不肯分享的人更好些。感觉理论不可行是你没有找到合适的入门方法,你说仿真邓飞虎到了接近的程度。不要急那差距,你会得到的,快了,继续努力吧。
另:弹弓尽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运动,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钱学森的一张演算稿就可以抵一个师的国防能力,虎熊勇武统治不了地球,人类文明才是最可怕的。文明的高度是累加起来的,是几千年文字记录传承下来的。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字是知识的载体。不要小瞧“院校派”,尤其是理工科的。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功到达彼岸的没有一个是白痴,如果有谁弹弓打得不好,只是他(他们)没有在弹弓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已。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4.png
先占个沙发{:4_124:} 向老前辈致敬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天明确实是装低手的高手~
老刀说的另一个点,我是没有办法控制用来当参考的,虎牙做到了,想了想虽然控高低远近有"殊途同归″的作用,但我还是做不到用那个点。
ji111wei 发表于 2019-9-30 19: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向老前辈致敬
不老,嫩着呢,学童,真的……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1.png
无向弓 发表于 2019-9-30 1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天明确实是装低手的高手~
老刀说的另一个点,我是没有办法控制用来当参考的,虎牙做到了,想了想虽然控高低 ...
用点瞄是初期的视觉规范,现在昼夜温差大,用点瞄我感觉有点机械了。现在我有一种“能看到线直指目标”那种感觉,9.5的泥丸也不敢要求过高,户外10米鸡蛋目标,20米红牛目标,地面到60度仰角,直接推弓到位就打,问题不大。
院校派说我是练进了“玄学”的歧途,后来我一再坚持,他们终于给我这种感觉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经验具象化”~~~他们是看在我一个劲发红包的坚持上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准度与时间成正比! 任何打法都救不了我了 理论上每天都在进步:taikaixin: 利多卡因 发表于 2019-9-30 21:12
任何打法都救不了我了
你这是要冲破瓶颈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