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展1.9米,楼主身高就有两米了,我178,臂展才不到1.7米
刘备了解一下{:4_134:} 楼主所说的软连方法其实在国外存在了很久了。一年半以前我初次看见老外的这种绑法,我以为仅仅是由于国外工艺问题无法处理好撑头所以才那么做。
今天发现你的经验分享,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老外的软连跟你的软连原理相同,实现方式有点儿区别但看似更方便、更美观。
老外的软连,视频连接:
https://kphshanghai.m.chenzhongtech.com/s/C5nr1k9K
https://kphbeijing.m.chenzhongtech.com/s/lrrkTDhj
https://kphshanghai.m.chenzhongtech.com/s/kcZIWsrr
https://kphshanghai.m.chenzhongtech.com/s/wSBrKPih
另外,巧合的是前2天我也在考虑撑头对皮筋运动的影响这个问题。但是,我没考虑软连这个方向,而我考虑的是跟软连类似效果的方式。
采用手工绑撑头、方头皮塞传统弓 还有 过頂夹缝弓 ,最重要的还有无架。以上这些玩法,撒放后撑头并未阻碍皮筋的运动方向。
你的软连方式我未尝试,但是我是不愿意去用的,我只用夹片(我周末没事的时候一天使用15付皮筋)。后面,我会检验方头传统用扁皮塞的方式。
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rocktmagl 发表于 2020-2-11 21:25
刘备了解一下
牛逼破了 ...........精辟的重点...........
"弹弓的指向性是回弹的顺应性。回弹前,有一个合力指向,回弹的方向与这个合力指向的偏差越小,这把弹弓的指向性就越好" 青衣软连真心要时间适应{:4_147:} 那按这个理论,卡球弓打扁皮,弓臂位置也是“接近”是点连接皮筋额 本帖最后由 新疆广域 于 2024-1-23 21:25 编辑
玩了5年的新弓友,因为打不准。发表下个人观点。看了其中一位弓友的图片,明白了软连接,个人认为在撑头上绑个皮兜,再用另一端皮兜孔绑皮筋应该也是软连接吧。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还请指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