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个扁皮拉伸试验
本帖最后由 飞燕111 于 2020-11-13 14:27 编辑试验材料:055,普雷,1911和1810两个锥度
实验目的:打弓时扁皮小头到底拉伸到什么程度
试验过程:我的拉距比较稳定90,皮筋绑长17.2,照这个算理论拉伸比是5.23,厂家报的皮筋数据是1:6。新皮筋拉伸15次以后分别在小头做了两个1厘米标记,然后拉到90厘米。测试结果如下:
1911,小头的1厘米标记拉伸到6厘米,1:6。
1810,小头的1厘米标记拉伸到7厘米,1:7,专门试试小头拉到一根绳样子基本也就是7厘米,拉到6厘米就挺吃力(但感觉回弹良好)。
结论:拉距/绑长的理论拉伸比5.23意义不大,1911和1810同样的理论拉伸比,但小头拉伸完全不同,关键还是小头拉伸比的情况,如上1:6肯定比1:7更合理,前者皮筋回弹性能好,寿命也更长,对皮筋的利用是一个最佳状态。属于闭门造车式的试验,哪儿不正确欢迎批评。 本帖最后由 山水游弋 于 2020-11-13 14:46 编辑
就需要这样的真实检测,赞!还有不同温度的影响。同长等规格0.55天冷后野外威力下降明显,我也在裁短和加厚做不同测试找合适的配置 本帖最后由 飞燕111 于 2020-11-13 15:24 编辑
1810是一个不合理的锥度?常用的1812显然初速也不是最佳 下午试了下1810打了120发,检查下还没有裂口{:4_146:} 拉距稳定90,看来楼主放弃意打了…… 日月长弓 发表于 2020-11-13 19:05
拉距稳定90,看来楼主放弃意打了……
意打跟拉距有啥关系吗{:4_146:}{:4_146:} 飞燕111 发表于 2020-11-13 20:01
意打跟拉距有啥关系吗
按大湿的说法,拉距是不固定的哦 日月长弓 发表于 2020-11-13 20:05
按大湿的说法,拉距是不固定的哦
把视觉最强点、达到习惯的拉距、撒兜三个因素统一起来不矛盾,近距离可以不同拉距,但相对比较远距离还是拉距相同更稳定,意打源于估打,但不是要完全抛弃估打的那些经验,比如拉距 固定了拉距,在远距离出现抛物线时,就不能再靠感知来“无意识”的控制拉力了,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距离来用心调整前手或后手的高低以确保击中目标……那还算大湿的意打么? 飞燕111 发表于 2020-11-13 20:18
把视觉最强点、达到习惯的拉距、撒兜三个因素统一起来不矛盾,近距离可以不同拉距,但相对比较远距离还是 ...
问题是“习惯的拉距”只能是固定距离的目标吧?或者您的意思是“意打”只适合近距离? 日月长弓 发表于 2020-11-13 21:05
问题是“习惯的拉距”只能是固定距离的目标吧?或者您的意思是“意打”只适合近距离? ...
30米以外还是估打吧,这个跟视觉清晰和抛物线有关 而且1911锥度,皮筯正好可以裁成整数。150÷30(19+11)=5付!我用1911锥度1.0的厚度。 飞燕111 发表于 2020-11-13 14:45
1810是一个不合理的锥度?常用的1812显然初速也不是最佳
? 不拉极限的话,还是用1:0.6的比例比较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