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拉距与初速
同样的拉伸比,同样的大小头,皮筋不断加长,拉距不断加大时,是不是钢珠初速就会不断地明显增加,威力也会成正比地增加呢?有弓友说拉距超过1米,初速的增加量极少。另有弓友又不赞同此说法。
我没测速仪,,,,,, 假设拉距1米时,钢珠动能为A,那么当拉距为1.2米、1.5米、2米时,钢珠动能会理想地变为1.2A、1.5A、2A吗?
我认为不可能。拉距越大,威力不会按正比地增加,而是与你的理想出现越来越大的差别。 我的大拉只能玩到1.5米,刚过耳的短拉为75公分左右,1.5米的大拉感觉上绝对达不到短拉75公分的两倍威力,而是与两倍威力有明显差距的。 我想到一个简单的验证方式,不知道科学不。需要一本没用的旧书,要厚点的,去了封皮,留下里面一样的每页。
动能E=1/2*m*v*v=破坏的书本页数M
弓门贴书上,按照限制条件,裁皮筋,用同样大小的钢珠拉不同拉距极限击发,看看都打透了多少张纸。
看看不同条件下得出的数值M是不是差的很多,即使差很多,也得开根后再比较才是速度之间的参考差距。
打厚书本如果不合适的话,也可以想办法把M换成别的,总之就是量化各种情况下的钢珠动能。
河边老王头 发表于 2020-12-5 10:08
我想到一个简单的验证方式,不知道科学不。需要一本没用的旧书,要厚点的,去了封皮,留下里面一样的每页。 ...
对啊!
老土办法我怎么忘记了呢!
它测出的就是实际的威力。 其实只要找到一片较大的水域,各种皮筋按照相同的水平面多试射几次就会得出结果。只是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其实能够做到精准击中目标才是最最重要的。 山东渔郎 发表于 2020-12-5 15:31
其实只要找到一片较大的水域,各种皮筋按照相同的水平面多试射几次就会得出结果。只是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其 ...
速度仪没几个钱!两百多的很好用:handshake 两块雕牌皂,切成1CM薄片若干,将其分两组穿铁丝上。
一组来一发不就行了 不是简单的正比,影响因素很多:1、同样大小头不同长度两者的锥度不一样,长度越长锥度越小。2、皮筋加长内耗会增大。3、皮筋自身重量加大 老弓 发表于 2020-12-5 17:41
不是简单的正比,影响因素很多:1、同样大小头不同长度两者的锥度不一样,长度越长锥度越小。2、皮筋加长内 ...
可用直条皮筋啊,,,,, 回力★ 发表于 2020-12-5 18:18
可用直条皮筋啊,,,,,
如果用直条,影响最大的是皮筋自重
应该这样对比:皮筋的横截面积增加一倍,长度增加一倍,钢珠直径增加一倍,两者的初速一样。 老弓 发表于 2020-12-5 17:41
不是简单的正比,影响因素很多:1、同样大小头不同长度两者的锥度不一样,长度越长锥度越小。2、皮筋加长内 ...
你信不信?
假设拉距1米时钢珠的动能为A,则拉距1.5米时,钢珠的动能往大里说最多也只能达到1.35A。
皮筋至少白拉了十五公分! 回力★ 发表于 2020-12-5 18:32
你信不信?
假设拉距1米时钢珠的动能为A,则拉距1.5米时,钢珠的动能往大里说最多也只能达到1.35A。
皮筋 ...
要达到1.35A,你必须拉到1.5米,所以这15公分没有白费:ku: 老弓 发表于 2020-12-6 09:34
要达到1.35A,你必须拉到1.5米,所以这15公分没有白费
就问你一句话; 直条皮筋,大约到达什么拉距时,即使拉距再增加,但初速也几乎不会再增加了呢? 回力★ 发表于 2020-12-6 10:30
就问你一句话; 直条皮筋,大约到达什么拉距时,即使拉距再增加,但初速也几乎不会再增加了呢? ...
这是一个反比函数,初速的增加值无限趋近于零但又不是零,你提问用“几乎”这个词,说明你早已理解 过客091025 发表于 2020-12-5 15:45
速度仪没几个钱!两百多的很好用
没有必要的东西放在家里只会占地方。:lol 老弓 发表于 2020-12-6 11:19
这是一个反比函数,初速的增加值无限趋近于零但又不是零,你提问用“几乎”这个词,说明你早已理解 ...
非常透彻 猜都知道不会一直增加啦,但是猜的始终是猜的,我用测速仪测过,拉距85,同样厚度锥度10珠只有90左右,但是拉距150,初速达到120,你用动能公式算算是不是翻倍?一个下料16cm,一个下料26cm:yinxian: marble 发表于 2020-12-12 14:04
猜都知道不会一直增加啦,但是猜的始终是猜的,我用测速仪测过,拉距85,同样厚度锥度10珠只有90左右,但是 ...
大拉与短垃比较:
皮筋势能倍数
26÷16=1.625(倍)
钢珠动能倍数
(120÷90)×(120÷90)=1.778(倍)
结果分析:长皮筋势能的有效转化率高于短皮筋!
老弓错了,
瓦尔德搏士更是大错特错。
我都糊涂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