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手说的话(一)
本帖最后由 冰思 于 2021-5-8 10:39 编辑弹弓想打准要形成肌肉记忆
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数年数月的练习才有可能保持那种出手即准的状态,不管是瞄打还是估打或者是其它的斜打及无架都是一样,
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对乒乓球来说,肌肉记忆效应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典型的,比如某个人的拉球动作就是他大量重复而形成肌肉记忆的结果,这个动作无论正确还是错误,想要改变是十分困难的。
想维护肌肉记忆的最佳状态,就要遵循健身公式:30/48,即做足30分钟强化训练,接下来48小时恢复时间。这个比例对肌肉细胞储存信息是最理想的。
协同记忆法
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有记忆,当很熟练的时候并不需要经过大脑,就能够持续做下去。人的身体两个部分也能直接交流,不需经过大脑,这就是协调性。(即本能打)
协同记忆,是把视觉、听觉、动作等结合起来,同时用于记忆某些内容。
人体的运动控制系统中,大脑皮层运动区在相当低的部位。
体育运动实践表明,体操动作力量的大小、转体的时机;篮球运动的投篮顺序,武术套路动作的组合等等,并非完全由大脑控制,因为做动作时有空白--无思索阶段。若加入过多的大脑指挥,动作反而失常。很多动作是在“惯性”的作用下完成的,这个“惯性”就是 “肌肉记忆”。
保持并非难事
保持,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神经肌肉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停训后神经与肌肉的联系强度将减弱,而这是导致肌肉与力量衰退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被迫脱离正常训练后,不能完全忘记肌肉的存在,可以通过肌肉的自控练习(意念集中于目标肌群,然后进行主动缩放练习),或徒手练习(如俯卧撑等)来维持一定的神经肌肉联系,这对保持具一定的效果。
没人了了吗:taikaixin: 新人大多在贴吧,不知道有个爱归来。 榆木疙瘩 发表于 2021-5-7 21:36
新人大多在贴吧,不知道有个爱归来。
……你说的有道理:taikaixin::taikaixin: {:4_132:}赞成,弹弓提高就是正确方法下反复训练肌肉记忆的过程。
有本书《天才假象》,和讲一万小时理论的《刻意练习》内容类似。
作者认为,大多数技能类的学习和训练,所谓肌肉记忆的形成,是由外显系统控制到内隐系统控制的过程,也就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过程。
有些人重大比赛发挥失常,就是过于重视,过于专注,导致有意识的思维控制了本该由无意识控制的动作。 帖子不错,要是能说明根据,增加信服度就更好了,好帖子我会给你推送上去,或者设成精华 这不是和拳击训练一个道理么?组合拳的机械训练 好贴,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