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思 于 2021-5-8 10:39 编辑
弹弓想打准要形成肌肉记忆
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数年数月的练习才有可能保持那种出手即准的状态,不管是瞄打还是估打或者是其它的斜打及无架都是一样,
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对乒乓球来说,肌肉记忆效应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典型的,比如某个人的拉球动作就是他大量重复而形成肌肉记忆的结果,这个动作无论正确还是错误,想要改变是十分困难的。
想维护肌肉记忆的最佳状态,就要遵循健身公式:30/48,即做足30分钟强化训练,接下来48小时恢复时间。这个比例对肌肉细胞储存信息是最理想的。
协同记忆法
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有记忆,当很熟练的时候并不需要经过大脑,就能够持续做下去。人的身体两个部分也能直接交流,不需经过大脑,这就是协调性。(即本能打)
协同记忆,是把视觉、听觉、动作等结合起来,同时用于记忆某些内容。
人体的运动控制系统中,大脑皮层运动区在相当低的部位。
体育运动实践表明,体操动作力量的大小、转体的时机;篮球运动的投篮顺序,武术套路动作的组合等等,并非完全由大脑控制,因为做动作时有空白--无思索阶段。若加入过多的大脑指挥,动作反而失常。很多动作是在“惯性”的作用下完成的,这个“惯性”就是 “肌肉记忆”。
保持并非难事
保持,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神经肌肉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停训后神经与肌肉的联系强度将减弱,而这是导致肌肉与力量衰退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被迫脱离正常训练后,不能完全忘记肌肉的存在,可以通过肌肉的自控练习(意念集中于目标肌群,然后进行主动缩放练习),或徒手练习(如俯卧撑等)来维持一定的神经肌肉联系,这对保持具一定的效果。
|
|
|
|
|
|
|
|
共 7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1-5-8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