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2012锥度可以打精准吗?有关锥度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比赛资料显示,2012的锥度目前在精准比赛中几乎销声匿迹了,1911、1810、1709、甚至更小的锥度似乎已经成为了主流。2012的锥度打精准,真的就不稳定了吗?问题二:有弓友说,锥度的小头与大头之比应该是以接近0.618的“黄金分割比”为最佳。但问题来了:这样讲的数据支撑和实战检测在哪里呢?为什么一定要接近0.618呢?
有劳论坛的朋友们解惑了!
黄金比例是想当然,最高速的比例是:大头/小头=(皮+兜+珠)/(兜+珠) 比赛追求稳定性。
从理论上来讲 ,锥度越大,回弹速度越快,皮兜对弹丸的干扰越强烈 ,弹丸受风阻乱流影响越高 。
取个粟子,磁泥丸用圆皮打,散布很小 ,用0.6的扁皮打,就乱飘 ,这是速度带来的不稳定性 。
具体哪个锥度配置最合适,那就要实验论证了 。
这是一道小学题,我正好小本毕业,所以我能解释,缩小锥度是为了把初速降下来使弹道更稳定,黄金分割是五年级老师教的新事物,拿出来说给四年级就辍学的弓友们听,显得高级。 我在 发表于 2021-6-26 12:11
黄金比例是想当然,最高速的比例是:大头/小头=(皮+兜+珠)/(兜+珠)
这个公式看上去很直观,让我再想想,再想想。。。。。。 旅行 发表于 2021-6-26 12:16
比赛追求稳定性。
从理论上来讲 ,锥度越大,回弹速度越快,皮兜对弹丸的干扰越强烈 ,弹丸受风阻乱流影响 ...
受教了。是啊,锥度的合理性还有待实验数据。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6-26 12:23
这是一道小学题,我正好小本毕业,所以我能解释,缩小锥度是为了把初速降下来使弹道更稳定,黄金分割是五年 ...
兄台过谦了。我才是小学毕业,各位在我面前都是高手哈! 那帮弱鸡只是为了求稳,2012他们都手抖 本帖最后由 一弹惊魂 于 2021-6-28 09:44 编辑
竞技比赛对皮筋组的要求那真的是“精益求精”!
2012锥度在竞技比赛中偏大,被一些选手弃用,应该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我在家打靶箱就用的2012的锥度,皮筋厚0.45,7个钢珠。这套配置有抽手现象(不太严重),肯定是“过剩”了,带7.5、8珠都没问题。带大珠子就有个皮筋寿命减少,靶心、靶箱更易损耗,还有“费力”等问题;如果改成0.4或者0.3厚的皮筋,主要是寿命问题,皮筋越薄越娇气。
比赛中对钢珠要求(比如CSCC):“要求使用规格6.35-9.5mm之间的钢珠”。弓手练习肯定是喜欢轻量一些的配置,因为练起来不累。选7个珠的是主流,选6.35的也不少。所以,1911、1810锥度被广泛使用。 2012锥度当然可以打精准喽很准很准的:lol
利多卡因 发表于 2021-6-27 19:17
那帮弱鸡只是为了求稳,2012他们都手抖
精准求稳,完全理解,但是,能否不走极端,在精准的前提下保持几分打击力,这样也许更符合弹弓的本质属性(狩猎工具,射击工具)吧? 一弹惊魂 发表于 2021-6-28 09:16
竞技比赛对皮筋组的要求那真的是“精益求精”!
2012锥度在竞技比赛中偏大,被一些选手弃用,应该 ...
我在家打75珠,0.45--2012--17裁,就是想保留一点2012的力度。如果一点力度也没有,就是让钢珠温柔地碰上靶子,我个人感觉真的有点怪,有点怪,有点怪!
当然,竞技的大师们会说,精准比赛,精确中靶就行了。这话听起来一点毛病也没有啊! 破空侠 发表于 2021-6-28 23:47
我在家打75珠,0.45--2012--17裁,就是想保留一点2012的力度。如果一点力度也没有,就是让钢珠温柔地碰上 ...
英雄所见略同。纯粹的玩竞技肯定会少了很多玩弓的乐趣,户外远距离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到户外乱发乱放,才过隐,小时候就这样玩,几付猴皮筯,粗铁丝弯的弓,揣在口袋里捂的热热的,拉弓就射,然后就是:让泥球飞一会,看它会落在哪里。每一发都是兴奋。 而现在是,连弹道都看不见,一半没听到靶子响,一半是失望!太专业了,已经变味了,自寻烦恼! 提出黄金分割的人,应该是接受了9年制义务教育的。
现在比赛不用2012,那是2012更重,和锥度没有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