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弹弓的直接打法(二)
本帖最后由 小号 于 2021-10-24 06:03 编辑练习第二步:此步骤分为a法和b法,ab为并列关系
a法:当练到打易拉罐能十中三四后,可试着不要去理会瞄点或皮筋延长线,侧重于将注意力盯着目标上有特别突出特征的点,稍借后手的指向性感觉,盯着目标击发,特别提醒:不是将注意力分散在后手,只是稍感觉后手的指向性。并逐步向中拉,大拉过渡。
因为横握瞄打的动作要求有点刻板不自然,所以这样练着练着就会向较舒服自然的小夹角握法过渡。当正式进入直接打法练习后,会逐渐向更舒服随意的大夹角握法过渡。这步早中晚各练一小时,约一个月左右。
b法:五米练习由横握瞄打基本动作三五天后转为小夹角斜握斜瞄,早午晚各练一小时,约一个月左右。
动作要领:握弓的手向前伸直,握弓不需横正,而是作约5~15度的倾斜(倾斜角度不限,自己感觉顺手就好),捏皮兜也随同步角度。两根皮筋倾斜也一样重合成一线指向目标。后手不再固定在颧骨下沿,可在脸部或耳后任何觉得称手的位置,不固定皮兜是为用于凭直觉意识微调,用中拉或大拉。开弓后上皮筋可稍触颧骨脸部或不触,但不要离开颧骨脸部0.5cm以外,要以感觉靠近皮筋这个主眼居弹道线正上方为佳,击打超远距离目标时皮筋可能离脸距会很大)。不再以撑头上外角为瞄点,而是侧重眼睛将大部分注意力用于盯目标上有特别特征的点,以并从眼角至撑头的皮筋延长线作为皮兜弹丸的指向参考。射击前用靠近皮筋这个眼为主,两眼注意力盯着目标一个突出特征的点,只需用眼角余光感觉越靠眼这头皮筋越模糊,越靠撑头这头皮筋越清晰,目标更清晰为佳。这样可凭直觉通过后手微调修正射击中偏高偏低的情况。当练到能十中三,四的命中率时,开始逐渐不借助皮筋延长线作指向,而试将眼睛注意力只盯着目标点射击。这时能十中三,四,便可以正式进入弹弓的直接打法训练了。
练第二步的a法与b法目的有三:1.借初步训练略借皮筋延长线辅助瞄准同时也等于初步训练了后手的指向性,并逐渐习惯眼睛将大部分注意力用于聚焦盯目标。2..初步训练手与眼的直觉契合度。3.巩固了基本功并逐步向直接打法过渡。
当大家都在谈心法的时候,谈姿势的我就显得特蠢,但小夹角和一根筋确实是两回事。好在直接打法的核心在感觉而不在打姿,在视点而不在视角,只要把握住这个意图,对于主帖中对瞄打术语的定义错误不妨先跳过去。况且此文的原作者开篇就说了,要后学者懂得一点点变通,那么读者就变通一下,记住主帖里最后一段ab两法训练的意图,放下包袱,继续读书……
(此楼置顶,未完待续)
发这一段帖子我为难了很久,因为我没读懂,只好把99%的原文粘贴上来。请注意主帖中标红的文字,我的疑惑如下:
第一段红字,“斜握小夹角瞄打”,我的认知里,斜握小夹角是横握瞄打的变种,后手,人头角度和横瞄一样,仅前手小角度旋转弹弓,把目标放到皮筋的夹缝里瞄打,多用于远距离弓头遮挡目标的时间使用。
但第二段红字,“两皮筋倾斜重合成一线指向目标”,合成一线了就没有夹角了,而是斜握一根筋的瞄法了,所以我认为第一红和第二红矛盾。
本来想好好学习一下,才扫到B法的动作要领那么复杂,就不想继续了。。。 第三红,“要主眼在弹道线正上方为佳”,主眼在弹道线正上是横瞄、小夹角、中心线打法的位置,所以第三红和第一红提到的”小夹角“是符合的;但因为弓斜握,主眼在弹道线正上方,能看的是两皮筋和皮筋间的缝隙,并不会出现“重合成一线”,所以说第三红和第二红是矛盾的。
而第四红“眼角到撑头的皮筋延长线为参考”这又是斜握一根筋的瞄法,总之我感觉在这一段里小夹角和斜握一根筋搅来搅去,我也糊涂了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3.png
彩云之南 发表于 2021-10-23 22:32
本来想好好学习一下,才扫到B法的动作要领那么复杂,就不想继续了。。。
我不怕复杂,分开段落慢慢啃就是,我怕矛盾……绕来绕去无所适从,研究的热情就没了……:lei: 这是斜握中心线打姿视角,主眼在弹道线之上,后手位置和小夹角相同,只是小夹角握弓的角度比图中趋平,所以更多的人称为横握小夹角。
这是斜握一根筋的打姿视角,斜握了,看两皮筋重合成一线,用眼角到上弓头的皮筋指向参考瞄准目标。但这种方法的眼睛绝不在弹道线的正上方。
俺错怪了打假义士:taikaixin:{:4_120:} 小号 发表于 2021-10-23 23:08
这是斜握一根筋的打姿视角,斜握了,看两皮筋重合成一线,用眼角到上弓头的皮筋指向参考瞄准目标。但这种方 ...
图中人物,扮相与表情,令人担心……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1-10-24 00:03
图中人物,扮相与表情,令人担心……
还是直说:特务! 刀侠好帅!
:hug: 把大象放冰箱里也是分三步:haha: 九连环 发表于 2021-10-24 06:04
把大象放冰箱里也是分三步
我想把整头大象送给你:lei: 纯属消遣娱乐的玩物,被某些人给整的邪乎。 相当多的理论是从圆皮冷弯四股或卡球四股演变过来的,扁皮两股感觉没法理解的“技术要领”也许是需要拉开四股皮筋才会出现的。比如小夹角,早期是描述四股拉开的状态......
本帖最后由 弹皮弓 于 2021-10-24 14:45 编辑
这些天论坛刚有点回温了,你小鸡肚肠又在作祟了,别人的东西又开始剽窃占为己有了,挑肥拣瘦发上来了…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文贼…
写的是否实际暂且不讨论!
你征得别人同意了吗?
你既然能发上来,你自己试过了吗,验证过吗?
你像日本的熊本阿苏火山又要污染环境了!
玩弹弓的理论有这么多咬文嚼字吗?考研啊?
打弹弓知道方法及原理除了练还是练…弹弓打好的高手是练出来的…!打弹弓是操作!
横握;永远是练打姿〔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实准度越高!
斜握拉了就打:必须要知道窍门〔根据手臂,配重〕才可以练控制弹着点〔狠狠的一击〕,才能打出连发命中率…
大湿青衣不笨的,脑袋瓜子是溜溜的,不然每天千字大作怎么出来的!为了一句“饮水思源”他每天早思夜想,想出奇招,来了个意打…一年玩一付皮筋他,是不可能开窍…!他知道结果打中目标,但不可能知道连中里面是有个过程的〔奥妙〕!所以才发明了软联…;P
大湿滔滔不绝十万字是他发明了玄学“意打”,这个话题一直可以展开的,妙就妙在“意”上…只要他有兴趣论坛还在…会员只要不去踩制动〔让他证明实力上个视频〕,他再吐20万字也是很随意的…
高手不是键盘鼠标点点敲出来的…是练出来的…!
弹皮弓 发表于 2021-10-24 14: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天论坛刚有点回温了,你小鸡肚肠又在作祟了,别人的东西又开始剽窃占为己有了,挑肥拣瘦发上来了… ...
7月13号,我收到作者亲自分享的原文,并按照我的提名,作者又分享给了坛里和他类似理念的另外两位弓友。
7月14号,我和原文作者沟通,在作者同意后,我把全文分享给了下了海。
作者小范围散发,就是为了讨论,完善,求证,这个意思在给我的原文最末写的很清楚。
7月27日,作者把帖文用链接的方式在本坛公开。
因作者原文太长,超出一般人的阅读精力,影响了这种打法的普及,因此我以分篇的形式,整合了部分重叠的内容,规范了标点符号,发在论坛和大家讨论。
题目已经申明是阅读笔记,并且在开篇的沙发再次说明,荣誉和诋毁都不属于我,为了避免人情纠纷影响讨论,暂时隐藏作者名字。
原文作者就在本坛,他也看到了我的帖子。一套理论的完善离不开锤炼。作者懂得,所以沉默不语。
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终,作者都是无偿分享的态度。作者没有收费800。
本帖最后由 弹皮弓 于 2021-10-24 15:42 编辑
小号 发表于 2021-10-24 14:58
7月13号,我收到作者亲自分享的原文,并按照我的提名,作者又分享给了坛里和他类似理念的另外两位弓友。
...
真是肚脐眼点里滴眼药水
以后下载,粘贴先交代清楚,注明情况…
扒了扒了你这个“文……贼”!
现在续集可以连载了…!;P
支持老龙{:4_132:}
人家的作品叫《意打速成手册》,咋一到你手里就变成了“弹弓的直接打法"呢?难道弹弓还有个“间接打法”?{:4_138:}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