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放弃了“弹打”
下雨天,我又要发技术帖了。 弹弓---弹打技术介绍我先搞了“弹弓斜式直臂摆打”,初衷是觉得远距离要把弓尽量拉满,因为弹弓只要动力就是皮筋,现在越发觉得技术动作太复杂。甩打我一直没有放弃研究,泰国农民那快捷实用的出击、邓飞虎,我大哥、四弟也都是类似打法,他们都是大量练习才掌握的,但是这一甩甩到什么程度呢,始终让人摸不清道不明。
经过我悉心考虑,自认为找到了一些规律,稍加尝试,果然有效,但不排除我有效是因为我弹弓准度感觉较好原因,所以我把弹弓弹打技术介绍给大家,是否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掌握类似于甩打的弹弓技术,还待于弓友们印证。
弹弓弹打要领:
1、 姿势:身体侧对目标,是否挺胸立颈随意,我以为不需要。
2、 开工、瞄.准:斜握弹弓,对着目标前手和后手同时推拉,弹弓后背45—60度(这个也解决了传统弓皮筋定位问题,拉弓时皮筋滑向弓眼最高点),举弓手臂始终弯曲不要伸直,这是蓄力,以便在击发更有力的弹射,拉皮兜的后手手肘与皮筋呈直线。拉到满弓80%时准备击发,这时举弓手鼻仍没有伸直,小臂和大臂之间角度约为150度(就是差30度小臂完全伸直),皮兜位置已到达远离弹弓一边的嘴角。这时已完成对目标的距离高度的判断,已想好将以怎样的弹甩击发。
3、 击发:对着目标,根据自己的判断,前手突然向目标延弹弓中线推弹,奋力前甩,前手臂直至甩成直臂,手腕与手臂平指向目标。同时捏钢珠的后手(已在嘴角位置)再向后猛拉拽,随即皮兜从后手滑出。
要领说明:
1、 姿势:侧对目标,可以完全侧,也可以不完全侧,而在击发时配合前后手的击发动作,再转身为完全侧,以加强前挺击发力。
2、 开弓、瞄.准:斜握弹弓,前后手同时用力开工,开弓50%之前,弹弓和皮筋呈直线。开弓50%到拉到满弓80%准备击发期间,弹弓逐渐上立,使弹弓后背,和水平面呈45-60度,小臂和大臂呈150度左右,以蓄势弹甩击发。这期间是你判断目标距离、高度阶段,以决定你击发时的以怎样弹甩。就象书画讲的“意在笔先”,那你就是:“意在打前”。
开弓时可以象瞄打拉弓那样,眼睛从两弓眼之间看向目标,皮兜再从颧骨处降至嘴角,这个位置是大致的,不象瞄打、摆打那么严格,这个瞄.准只是大概方向,不需太精细。熟练后,可以眼看目标直接拉弓。
但仰角是多少这个就要根据感觉了,就是说你根据目标已经决定什么仰角。仰角也非很精确,因为准度主要依赖于弹甩,如仰角低,那弹甩发力更趋于向前发力,是个配合关系。
3、 击发:力发自手肘关节到小臂,再到手腕,最后传到弹弓,直到小臂、手腕和弹弓和大臂摆平,成一条直线,指向目标,整体要体现鞭笞效果。这样弹弓小臂前摆30度的同时,由后背45-60度到摆平指向目标,弹甩角度达到120--150度左右。
同时后手配合前手弹甩,奋力后拉拽皮兜,使皮兜从手中滑出。要是拉弓身体没有完全侧对目标的,这是要配合转身挺肩,使身体和手臂成为一线,整体动作要一气呵成,这个击发的节奏绝对是1,没有2。
4、技术重点:弹甩,在拉弓时就要判断好弹甩的方式,击发整体动作要协调。简单说是弹甩,这里边当然包括了最重要的准度感觉,就是说你看到目标,根据距离、方位、高度,在你拉弓前就已经决定了将以什么仰角拉弓、以怎样的方式弹甩。
如果感觉最终动作不是手臂弹弓成一线指向目标,不如手臂再向下更好,也是可以的,只要你感觉好掌握能打准就行,许多人的甩打最终手臂也确实甩向下方。(我是一直直臂摆打,最后动作就是摆平)
整体动作和泰国农民打弹弓相似,区别在拉弓比他更满,他是因为近打求准不求狠,远打开弓不够不行的,击发后手臂弹弓指向目标。
总结:
1、 前期练习不需要瞄打练习的基础,初学者可以直接练弹打,简化掌握过程(练习方法仍是要打你要掌握的距离再加5-10的布靶);
2、 开弓随意快捷,适合各环境,如在车上。出手快,看好目标后,开弓大概2瞄钟就可击发,谁功夫深,象泰国农民似的开弓即发,那你更厉害。
3、要领简单,重点在弹甩上。因为你拉弓瞄.准和拉弓仰角都不需要很精确,全有赖于最后击发的弹甩上。
4、因为拉弓后背45-60度,到手腕甩平,再加上手臂配合的伸直,这样弹甩角度达到120-150度,再加上手臂的配合伸直,这样对弹道的引导作用非常强,泰国农民打得准完全靠的就是一个大甩,也是这个道理。
5、要注意前期练习击发弹甩动作要适度,逐步适应,防制手肘受到反关节损伤。还要注意安全,弹甩不要过猛发力。 这弹打,是瞄?估?还是意呢?
下雨天啊,你奶奶还在世吗?北风凛冽,你要多多关心老人! 回力发帖说过《传统弓就一垃圾》。
这《弹打》,是教授传统弓从45一60度、甩成120一150度、的打法。
所以,《弹打》、应推论为、垃圾。{:4_134:} 好像有个弓友叫 热爱下雨天 。你是在攻击他吗? 哈哈,大神三四十岁=70岁了。
本帖最后由 湿地青衣 于 2021-12-1 22:26 编辑
{:4_132:}{:4_132:}{:4_132:}{:4_132:}:taikaixin: 记得零几年时有个叫“狼獾”的,讲过类似的打法,好像有叫“震打“和”弹打“,我就是按他的视频学的传统弓,现在我还保留着从他那买的”灵猫“弓,一晃十来年了,为了记住这段美好的时光,我现在还保持着传统弓十米打矿泉水瓶盖命中率百分之百的记录呢。 大眼弓多是类似玩法吧?反正我就是 和当年狼獾的打法似乎没有实质区别。
10年前,我玩过后背甩手的打法,大概玩了一年多时间。
后来放弃了,因为这种打法存在一些先天弊端:
1、无论甩手臂还是手腕,人体肌肉、骨骼的天然结构导致摆动方向难以控制在一个平面,期望的摆动应该是在xy平面方向,但是z轴方向也会有变化,理论上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有识之士(装逼故弄玄虚的不算)的估打(或意打),目的应该是希望姿势比横瞄更自然以增强稳定性和准度,所以这种甩手理论上就不合理。
2、因为皮筋回弹比甩手时间更短,某些时候(估打感觉好的时候)能打准,这是因为手似乎甩了,其实甩动幅度还很小的时候,皮筋就已经出去了,甩手对精准的负面作用变小了。如果要追求威力,主动提高甩手的用力,这种好感觉就很容易消失。
3、因为甩手需要后背或者弯曲手臂(特别是只要后背弓,手臂就几乎无法在击发前伸直的),初始拉锯其实变短了,这相当于降低了拉力,也会给玩家一种同样配置,甩手准度变高的错觉。
4、当皮筋拉力较小的时候,因为依靠一些辅助肌肉(一般是力量较小的肌肉)可以减少Z轴方向的变化,快速击发、凭借感觉对准的优势就会出来。但拉力大的时候,辅助肌肉力量跟不上,就很难控制。
泰国龅牙那种如同嗨到极点的快速击发,就是轻拉力才能实现的,所以看起来会有一定的准度,让很多弓友膜拜。
5、同样是拉力的问题,当拉力大了,甩手打法的击发瞬间的把握会也会变难。
总结:
甩手有先天缺陷,如果放弃威力,甩手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准度(但静态击发放弃威力后准度只会更高)。
所有意打、估打的优越感,基本都来自这种动态中感觉抛石头一般随意、自然、电光火石的快速,但都是自欺欺人的。
估计如同我当初一样,一些玩家受不了静态击发(特别是横握瞄打)姿势的别扭感,所以选择意打、估打。但是可能正确的做法可能是降低这种别扭感,在静态击发的情况下,找最舒服的姿势。或者降低拉力,95%的人都可以是高手。
ccc9527 发表于 2021-12-2 11:19
和当年狼獾的打法似乎没有实质区别。
10年前,我玩过后背甩手的打法,大概玩了一年多时间。
后来放弃了,因 ...
我已去猎友之家,无心在这里讨论了。 回力★.★ 发表于 2021-12-2 12:42
我已去猎友之家,无心在这里讨论了。
几十岁的人了,还要闹点小脾气?{:4_138:} 回力★.★ 发表于 2021-12-2 12:42
我已去猎友之家,无心在这里讨论了。
估计猎友之家也还是要讲道理的吧? 大仙走了,论坛的乐趣少了一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