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过顶
没见过吧 专家,不飞弹的。是左手弓吗?:zhenbang: 科学,也不科学。
还需改进。
利多卡因 发表于 2022-6-17 09:20
是左手弓吗?
好眼力:zhenbang: guosod 发表于 2022-6-17 09:15
专家,不飞弹的。
高手,这都能分析出来{:4_132:} 回力★.★ 发表于 2022-6-17 09:25
科学,也不科学。
还需改进。
洗耳恭听{:4_149:} 创意不错啊!
但最近感觉,过顶不飞弹(至少我用的0.7及以下厚度皮筋没有影响) 楼主的奇思妙想让人敬佩{:4_132:} 楼主这铁片是线切割的吗 弓德圆满 发表于 2022-6-17 10:07
创意不错啊!
但最近感觉,过顶不飞弹(至少我用的0.7及以下厚度皮筋没有影响) ...
弓门小,弹速低的前提下普通的过顶还是会飞弹的,我这不会。 库页岛 发表于 2022-6-17 10:34
楼主这铁片是线切割的吗
激光切割机{:4_147:} xczsl 发表于 2022-6-17 10:44
弓门小,弹速低的前提下普通的过顶还是会飞弹的,我这不会。
哦哦哦。原来如此 xczsl 发表于 2022-6-17 09:57
洗耳恭听
类似的构思,我以前有过,不过那是针对两股圆皮的关门效应的。
玩了扁皮,这想法就没有了。我拉距不大,只有84,斜握。内弓门在4Cm以上的扁皮弓,皮筋大头2Cm宽,如果飞弹了,那是我自己操作失误,而不是内弓门窄的问题。
难道横握比斜握易飞弹?
图片中,一边过顶,一边过底,错开皮筋,防止了皮筋干扰钢珠的运行。同时也抵消了所谓的”曲张力”。
这是科学的。
但这样一来,弓头外形就变厚,不便携带了,这又不科学。
不飞弹与方便携带,矛盾着。
弓头有多厚?可否做薄些?
这让我想起了大眼传统弓,皮筋回弹过弓门是顺利了,但弓臂过高前手费力了,矛盾无法调和。
回弹时皮筋曲张力中和,如果开弓、瞄准动作规范,理论上不偏弹,不打手。创意好,不知实际应用效果如何 回力★.★ 发表于 2022-6-17 12:13
类似的构思,我以前有过,不过那是针对两股圆皮的关门效应的。
玩了扁皮,这想法就没有了。我拉距不大, ...
如果你硬是为一女人倾倒,那么,这个女人带个“拖油瓶”只能接受。如果这一绑法效果更好,那么,不方便携带可以容忍。 回力★.★ 发表于 2022-6-17 12:13
类似的构思,我以前有过,不过那是针对两股圆皮的关门效应的。
玩了扁皮,这想法就没有了。我拉距不大, ...
没错,不便于携带,但为了性能得有所牺牲。{:4_133:} 湿地青衣 发表于 2022-6-17 12:18
回弹时皮筋曲张力中和,如果开弓、瞄准动作规范,理论上不偏弹,不打手。创意好,不知实际应用效果如何 ...
性能好啊,玩几个月了,不飞弹不兜弹,一发都没有,我在客厅打靶箱,毫无顾虑。 xczsl 发表于 2022-6-17 12:24
没错,不便于携带,但为了性能得有所牺牲。
还有:
如果你的“弓头”在弹弓前方(目标方向),属弓头前置(前移),这类弓在操作上会略微难正难稳,我以前试过。
“弓头”后置,则缩短了几个厘米拉距。
平钢板夹着皮筋?能稳?
齿钢板应该更好! 回力★.★ 发表于 2022-6-17 12:13
类似的构思,我以前有过,不过那是针对两股圆皮的关门效应的。
玩了扁皮,这想法就没有了。我拉距不大, ...
弓头是厚了,但这是关键所在,形成一个大坡道,皮筋撞在坡道上而不是沿上,保护皮筋不至于内伤,皮筋沿坡道滑出,赋予皮筋着陆后又弹起的方向,两条皮筋弹出方向不同,连带着把皮兜展开,所以弹与兜分离顺畅,弓门再小也不兜弹,而传统的过顶没有展开皮兜这个动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