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发表于 2024-1-9 09:48:31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无意击发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1-9 19:31 编辑

陈策,国家职业射击运动队员,喜好玩弹弓。他关于射击方面的理论,对于我们外行人士来说,无疑是权威。但对他的论述,我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异议。他著有一本书《中国弹弓射击运动实用教程》,章节“有意瞄准,无意击发”中有一段话:“这种瞬间把握时机的能力就是一个人技艺高低的体现,也是射击运动的魅力所在。把握这种瞬间的时机,绝不是计算好了时间去有意识地松手撒放所做到的,这是经过我们所讲述的多方面的训练积累,滋生出来的一种有意识地瞄准,是射击时射手所产生的一种无意识的本能的击发反应。”最后一句话是关键,但不怎么通顺,捋捋应该是:这是经过我们所讲述的多方面的训练积累,滋生出来的一种有意识地瞄准时,无意识的本能的击发反应。关键词:本能反应这个词让人困惑——本能反应,即非条件反射,如吃东西分泌唾液,医生检查时拿个小锤子一敲脚就伸踢的膝跳反射等,是外界刺激与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是随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出现,无需后天学习的。而条件反射,则是发生在人大脑皮层中暂时性的神经联系,任何无关联的事物长期一起出现都有可能引起条件反射。如,“抢红包”,当你看见红包出现了,马上用手指去点它。点得多了,只要红包一出现你的手指就会去点它。如果你习惯用拇指点,就是“红包出现”与“拇指点击”形成了条件反射;如果你习惯用食指点,就是“红包出现”与“食指点击”形成了条件反射。还有“望梅止渴”,“见色勃起”等,都是条件反射,因为它们都是根据后天经验形成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共同点就是可以不加思索,反应快,因而很多人往往把条件反射误说成非条件反射(即本能)了。作者虽然在射击方面是权威,但在生理与心理学方面钻研可能不够深入,又或者这是他疏忽用错的词吧。我知道作者也在本坛有号。此纯学术讨论,无意冒犯,若谬误还请多指正。明白了“无意击发”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后,便不再困惑,原来“把握时机”与“无意击发”并无矛盾:无意击发,是长期地多次把握时机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对准”与“松手”间的条件反射。坚定地多练,到了“唯手熟耳”时,便无意击发了。当然,把握时机并不是放任晃动,瞄准便是努力操控稳定对准的过程。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0:05:30

上传一小张照片,不算侵犯著作权吧?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1:35:39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1-9 11:41 编辑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24-1-9 11:33
我也是,确认瞄了。蛋就出手了,。不考虑什黄心不黄心。打不中再瞄下一次。 ...
谢谢。关于“无意击发”与“黄心病”,我有空再写个贴子,到时还请来指点。:handshake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1:48:21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24-1-9 11:46
黄心,户外很少,竞技多。我认为心病。得失心太重才会发生。

就是啊,望名就知道——目标恐惧病。:handshake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2:06:11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啊,望名就知道——目标恐惧病。

应该是“目标恐惧症”。一字之差,谬以千里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34.png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00:49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24-1-9 11:33
我也是,确认瞄了。蛋就出手了,。不考虑什黄心不黄心。打不中再瞄下一次。 ...

那是在玩的时候,中不中靶无关紧要,自然心态好,我刚刚中午出去,想拍个20米4公分靶,打10连中的段子,地上的尺子也摆好了(为了证明距离),可能也是怕耽误帮忙给我拍摄的人的时间,有点着急,结果到了7、8连的时候就很紧张,有两回都到了9连中的时候,都不知道第10发怎么打的了,莫名其妙的就脱靶了。折腾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拍出10连中的段子,只能作罢了,下回还是自己带着手机架,自己拍得了。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02:43

想想说是调整心态,其实真的特别不容易。我估计所说的无意击发,就是最后撒放时的心态问题。打不打得中无所谓,想不无意击发都难{:4_149:}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4:20:19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1-9 19:45 编辑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02
想想说是调整心态,其实真的特别不容易。我估计所说的无意击发,就是最后撒放时的心态问题。打不打得中无所 ...

黄心病可能更多地与心态有关。无意撒放,其实就是对准后撒放,练熟了而已。
不管那么多,理论只是指明方向,到底还是得练。只是搞清楚方向没错,我们就能放心地练了。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26:05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4:20
黄习病可能更多地与心态有关。无意撒放,其实就是对准后撒放,练熟了而已。
不管那么多,理论只是指明方 ...

看得出来,你是很爱弹弓的人,技术肯定错不了{:4_132:}{:4_132:}{:4_132:}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4:34:06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1-10 15:03 编辑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00
那是在玩的时候,中不中靶无关紧要,自然心态好,我刚刚中午出去,想拍个20米4公分靶,打10连中的段子, ...
心态影响真的很大。户外也是的,自己玩,和身边有两三个同伴玩就不一样。自己玩,中不中是一个人的事,打前不会去想究竟有多大把握,过后也不会回想,心理没压力,就易中。但若身边有两三个哥们,打前自己往往会想到“此发把握有多大”的问题,一想就有心理压力了。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4:37:02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26
看得出来,你是很爱弹弓的人,技术肯定错不了

差得很。我控制稳定的天赋低,不像你手部可以那么稳定。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4:44:31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24-1-9 14:41
呵呵呵呵,那是前面连中都在意了。后面就压力成叠加上升。我们玩野路子就在意这一发。前也不想后也不想。 ...

所以,打连中,比打命中率心理压力大得多。:)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51:43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24-1-9 14:41
呵呵呵呵,那是前面连中都在意了。后面就压力成叠加上升。我们玩野路子就在意这一发。前也不想后也不想。 ...

是的是的,玩的方式不一样,乐趣和关注的点也不一样,怎么玩不重要,重要的是乐了就行了:taikaixin: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54:57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4:44
所以,打连中,比打命中率心理压力大得多。

打连中的感觉是,1、2连中没感觉,3、4连中正常情况,7、8连中,卧槽,要打10连了,10连后又放松了几下,15、16连的时候,基本上不知道怎么打的了{:4_149:}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56:54

弓长远射 发表于 2024-1-9 14:47
我更是,我的配置,我拉开坚持住三秒。就抖一团糟了。是三年摔伤。第一年。拉弓没到就针扎一样疼。所以我 ...

这样伤害太大,玩多了估计有麻烦啊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5:09:44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4:54
打连中的感觉是,1、2连中没感觉,3、4连中正常情况,7、8连中,卧槽,要打10连了,10连后又放松了几下, ...

打乒乓球也是,平时打与打比赛根本就是两回事,特别是较多观众的比赛,能发挥出平时一成的水平已是非常不错了。不过回头想想,那种压力感,也是一种享受。比赛一结束,心里那种舒畅感,无法形容。:lol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5:21:29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5:09
打乒乓球也是,平时打与打比赛根本就是两回事,特别是较多观众的比赛,能发挥出平时一成的水平已是非常不 ...

真是同好啊,我二十多的时候,也特别执迷打乒乓球,还专门跑到什刹海体校,请过教练教过呢{:4_132:}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5:31:20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5:09
打乒乓球也是,平时打与打比赛根本就是两回事,特别是较多观众的比赛,能发挥出平时一成的水平已是非常不 ...

在这借楼多聊几句,像乒乓球这种正规的体育运动,特别讲科学训练,我记得那会,我们一帮爱好者,自以为打得怪不错的呢,有一会去球馆打球,碰到了残联乒乓球队的训练(坐着轮子打乒乓球的残疾人),出于好奇,轮流上场和他们打,那会还是21分制呢,结果我们中最厉害的那个,勉强过了10(11比21输的)。和外行讲这事,根本没人信,健康人打乒乓球打不过坐轮椅的残疾人!这就是科学训练三年,甩野路子瞎打一辈子{:4_149:}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5:34:19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5:21
真是同好啊,我二十多的时候,也特别执迷打乒乓球,还专门跑到什刹海体校,请过教练教过呢 ...

我们协会有全市最好的球室,市价2W+的球桌就有四张,有机会欢迎来打。:handshake

我在 发表于 2024-1-9 15:39:19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1-9 15:40 编辑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9 15:31
在这借楼多聊几句,像乒乓球这种正规的体育运动,特别讲科学训练,我记得那会,我们一帮爱好者,自以为打 ...
正是。就说器材好了,没有稍微正式玩过的人,你跟他说一张胶皮值几百元,一张底板上千元时,他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不过,马龙就是拿一把菜刀也打赢我们。;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无意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