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开弓之意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1-28 18:55 编辑这种感觉并非今天才有,以前也屡有,经历过“欣喜——否定——再喜——再否……”的多次反复。近来,联系“直线用力”这个概念,终于可以较确认了,敢说出来与弓反交流、印证了。
中午,又试了动态击发。然后,转换到动静之间,即开弓临近末端时越来越慢,慢到旁人看不出还在开弓中,但我心里清楚,其实肘、肩、胸还在舒展,感觉拉着的那根直线还在向着目标延伸中,似动非动,似静非静。在这种状态下击发,很稳。可能近来有“直线用力”这个概念支撑吧,信心十足,准度上了一个台阶。
我想,喜欢动态击发的,多半是因为动态中保持了直线用力。而保持直线用力中击发,很稳。
但愿不会打了几天,又反复。
{:4_116:}嗯嗯,这个叫做微动态激发 妙帖:zhenbang::zhenbang::zhenbang: 毒刺 发表于 2024-1-26 1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嗯,这个叫做微动态激发
旁人看不出还在开弓,或可叫“意念开弓状态”。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4-1-26 13:11 编辑
谦弓 发表于 2024-1-26 1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妙帖
我也不确定这算不算“直线用力”之功,反正就是这种状态比“推尽、固定”状态更稳定。
开弓拉,大致对准,临近满弓时细瞄慢拉,直到击发时感觉自己还在拉,后来专门拍了后手的视频慢放观察,又看不出击发时有后拉的动作——我把自己这种状态总结成八个字:发不变线,意不显形。
问渔樵,是否和你的状况雷同? 时不时有这种感觉,过几天又忘了……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4.png
小号 发表于 2024-1-26 1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开弓拉,大致对准,临近满弓时细瞄慢拉,直到击发时感觉自己还在拉,后来专门拍了后手的视频慢放观察,又看 ...
哦,原来大家都如此!可以坚持了!
喵了个咪 发表于 2024-1-26 1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时不时有这种感觉,过几天又忘了……
不知道我表达有没有清楚、准确,可参考一下上面“小号”所说。找到那种感觉,真的很稳准。撒放前晃动小了,撒放时也稳定了,散布当然小了。
值得一试。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小号 发表于 2024-1-26 1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开弓拉,大致对准,临近满弓时细瞄慢拉,直到击发时感觉自己还在拉,后来专门拍了后手的视频慢放观察,又看 ...
发不变线,意不显形。
哈,说得好听叫“高大上”,说得不好听叫“玄虚”。还是结合一下弓箭的“直线用力”较规范。可行否?
怎么定意说无观紧要,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只要基本功扎实的,那些该固定都固定的非常好的玩家,推拉捏撒全是一气呵成的纯属自然状态!静与动随意把持特别是户外玩打者,也有竞技选手那样玩,但我不赞成打竞技之人那样玩打!!! 我在 发表于 2024-1-26 12:51
发不变线,意不显形。
哈,说得好听叫“高大上”,说得不好听叫“玄虚”。还是结合一下弓箭的“直线用力 ...
这个直线用力,可以说是射准类运动的灵魂了,也是一辈子修行的基本功,直线用力我总结出个,比较直接的验证方法,就是自己拍视频(需要掌握好角度),最后在剪辑成慢镜头,看击发的那一瞬间,前手和后手都有一定幅度的,沿着力线走的惯性,即前手微微往前冲(前手因为静态支撑的关系,动的幅度比较小),后手往后撤。这两个前冲和后撤的力,一定是沿着力线,直直的走的,就对了。 还有想做到这个直线用力,没那么简单哦,直线用力,和身体开弓后的构架关联特别紧密,多看看射箭教学就明白了,开弓后有两条线,一个是支撑线。一个是拉力线,支撑线有问题,拉力线想走直线会别困难,我以前的一个贴子中说过,一个弓友,他有弹道顽固偏向持弓手一侧的毛病,我在他身后观察他的开弓后的构架,支撑线和目标的对应关系,偏离很大,那种想弹道直直的飞向目标是特别困难滴。{:4_149:}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26 1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直线用力,可以说是射准类运动的灵魂了,也是一辈子修行的基本功,直线用力我总结出个,比较直接的验 ...
哦,我撒放后,前、后手的动作都较小,很难看出是否直线运动,可能是我习惯了撒放的同时撤力。
我这贴,就是开弓后转入这种“微开弓”,或叫“意念开弓”的状态下去瞄准、撒放,稳定性比“开尽、固定、僵直”的状态高。从“事实”出发,去找理论支撑。若找到了,“事实”便可确认是事实。
我在 发表于 2024-1-26 12:51
发不变线,意不显形。
哈,说得好听叫“高大上”,说得不好听叫“玄虚”。还是结合一下弓箭的“直线用力 ...
弓友都有发言权,但都没有定义权,所以叫什么名字没有可不可的问题。
斜握中线打没有横瞄直观,也难练,因此需要依靠一些虚无的信仰,瞄要看出那道“线”,准要意识回收确定“准”,文雅的弓友私下交流,客气说这是经验具象化,通俗的叫法——傻{:4_130:} 红尘君子 发表于 2024-1-26 1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定意说无观紧要,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只要基本功扎实的,那些该固定都固定的非常好的玩家,推拉捏撒全是 ...
感谢老哥指点。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26 13:08
这个直线用力,可以说是射准类运动的灵魂了,也是一辈子修行的基本功,直线用力我总结出个,比较直接的验 ...
谁刻意用谁事得其反,是个人的自然反应与自己的本能也算是个人的技巧吧! 小号 发表于 2024-1-26 1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弓友都有发言权,但都没有定义权,所以叫什么名字没有可不可的问题。
斜握中线打没有横瞄直观,也难练, ...
哈哈,这或是弹弓多争议的根源了。
我在 发表于 2024-1-26 13:21
感谢老哥指点。
不客气!正常交流心得,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