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海 发表于 2019-5-19 23:29:40

轻配重手----前手稳定性的思考与尝试

本帖最后由 下了海 于 2019-5-19 23:46 编辑

  降低皮筋配置,可以提高击发稳定性,这是圈内的共识。但是还有一种相反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与我相似的经验:当你打过一阵习惯配置之后,换上略重一些的皮筋,刚开始的几发也是会更准的,注意这里两个关键点,一是皮筋略重,比如习惯用2040的换到1842,重太多了超过体能就不行(并且要极限空拉几下激活它);二是刚开始的几发才能体现出更准,到后来体能下降了也就不行了,手都发抖了当然不能准。


  重配置时更稳?刚发现时我以为是偶然,漠视。多次发生后确认其真实存在,惊讶。经过一番仔细地思考,我认为原理如下:
  其一,更重的皮筋可以更大地压缩手臂的伸展范围(关节间隙等),活动范围越小意味着越稳定。这一点暗合了崩弓子的诀窍--缩肩,让前臂尽可能回退并抵住躯干(崩弓子的原话我不记得了,他的内容还不止于“抵”,但与配置无关,本篇不多说了。“缩肩”这个词也是我临时拟的,不一定准确,但愿我没有理解错他的意思。)
  其二,为了应对更重的配置,你的前臂会施加更大的力量,理论上,你只需加大前推的力量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你会不自觉地让整个臂膀都紧张起来,调动的不仅仅是前推的肌肉,而且附带了与前推无关的肌肉群,我认为正是这些“附带”性质的,“多余的”肌肉紧张增加了动作的稳定性。
(其它还有重配提供更高初速使弹道更直之类的因素,也按下不提,本贴只谈“前手的稳”。)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假如你要在地上立一根木桩,把它往地上一插,就不会倒下了,但你担心它不稳,你又在它左右两边各拉了一根绳子钉到地上,让这三者形成一个伞形结构。以上第一条解释的是重配置加大了这个木桩插入地面的深度,第二条解释的是左右两根绳子的作用,虽然绳子不同于木桩的指向,但绳子拉得越紧则木桩越稳定。只不过在立木桩时,你是有意识地加了绳,而你玩重弓时,是无意识地把这两个绳拉得更紧罢了。

  那么玩弓时是否可以有意识地拉紧“侧绳”呢?它有几条?在哪里?这个还真不好说,很难体会,但肌肉大致是围绕臂骨成对分布的,只要把整个臂部紧张起来,就能起到侧绳的作用。所以我尝试着这样玩,即使弓的配置是1636,我都用1745的力量去紧张整个前臂,说个好听的名字叫“轻配重手”,说难听点就叫“重症僵尸手”,回力先生看到了肯定会大笑做无用功的“愚蠢”。。。。。。哎,谁叫我笨呢,笨人的笨办法。。。。。而且似乎是管用的,曾经让自己很满意,但这个月到货的50斤泥丸太不圆了,准度严重下降,先这样继续玩着吧。


  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轻配重手,是一种什么感觉:你用电钻在铁板上打一个孔,但你担心孔打穿的瞬间钻头往前冲,撞破与这块铁板离得很近的玻璃,在孔快要打穿时,你能明显感觉到电钻往前推进的阻力越来越小,但你却越来越吃力了,因为你既要往前推,又要努力收紧不能让它冲过了头,用我当地的土话说,这叫“做空劲”----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你很难说清到底调动了哪些肌肉,但确实使整个臂部更稳了。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5-19 23:30:07

本帖最后由 下了海 于 2019-5-19 23:39 编辑

  本贴作为我对《谁有击发时前手不动的控制方法?各位大神,请赐教。》的回复,内容有点长,而且我主张的“轻配重手”还缺乏更多弓友的理性验证,根本算不上“赐教”,特意独立发贴提交探讨,以免误导弓友。

  我相信很多人会被轻配求稳的大趋势带走,导致在思维上产生惯性,对重配在一定前提下也会更稳的现象视而不见,如果您不认可这一点,那么我以上所述就失去了理论出发点,请直接忽略“轻配重手”的尝试。

山东渔郎 发表于 2019-5-20 00:25:34

似有同感:victory:

天明看海涛 发表于 2019-5-20 00:46:05

学习了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丛林手术刀 发表于 2019-5-20 07:57:39

钓鱼,挺起鱼竿,钓线在手里捏着呈松弛状态,竿梢那个晃啊……把钓线一拽,竿梢拽弯,鱼竿整体立显张力,竿梢就不晃了:zhenbang:

mengxiang9904 发表于 2019-5-20 09:40:46

感谢老兄热心分享,感觉很有收获,因为第一句就把我深深吸引,因为我也体会过轻重配黑互换带来的短期内的精准度提升,英雄所见略同,当时跟您想像的完全一致。至于前手紧张瞄准,今天一定去尝试。希望能彻底解决我的前手的致命问题。

宏扬hy 发表于 2019-5-20 14:09:20

系统太复杂!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2.png

回力★ 发表于 2019-5-20 14:44:38

所有弓友中,崩弓子、下了海是最聪明的,沒有之一!

重弓之所以为重,是因为后手难拉开,越拉越抖,而不是前手难推开,也不是前手伸直后会抖。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5-21 00:01:48

宏扬hy 发表于 2019-5-20 14:09
系统太复杂!

系统不复杂,是我为了让人理解,描述过程太复杂。
如果回归到操作层面,可以简单归结为三字:绷着劲!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5-21 00:02:57

回力★ 发表于 2019-5-20 14:44
所有弓友中,崩弓子、下了海是最聪明的,沒有之一!

重弓之所以为重,是因为后手难拉开,越拉越抖,而不是 ...

大神,咱这是否有互相吹捧的嫌疑;P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5-21 00:07:16

mengxiang9904 发表于 2019-5-20 09:40
感谢老兄热心分享,感觉很有收获,因为第一句就把我深深吸引,因为我也体会过轻重配黑互换带来的短期内的精 ...

我自己感觉是有效的,前期只能是全方位地绷紧肌肉,到后期慢慢地就能感知哪些部位的绷紧有利于稳定,但很难描述清楚,包括把弓头往前倾,其实都是一种有利于稳定的“绷劲”。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5-21 00:09:16

山东渔郎 发表于 2019-5-20 00:25
似有同感

我以为没人有这种相似的体验,所以一直不敢说。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5-21 00:09:41

丛林手术刀 发表于 2019-5-20 07:57
钓鱼,挺起鱼竿,钓线在手里捏着呈松弛状态,竿梢那个晃啊……把钓线一拽,竿梢拽弯,鱼竿整体立显张力,竿 ...

嗯,相似的一例。

mengxiang9904 发表于 2019-5-21 09:33:59

下了海 发表于 2019-5-21 00:07
我自己感觉是有效的,前期只能是全方位地绷紧肌肉,到后期慢慢地就能感知哪些部位的绷紧有利于稳定,但很 ...

昨天进行了尝试,确实有效果。但还需要坚持巩固意识。感觉老兄分享

TGF 发表于 2020-9-2 14:59:37

补充个人感受:

重一点,撒放时皮兜脱手更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轻配重手----前手稳定性的思考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