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下了海 于 2019-5-19 23:46 编辑
降低皮筋配置,可以提高击发稳定性,这是圈内的共识。但是还有一种相反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与我相似的经验:当你打过一阵习惯配置之后,换上略重一些的皮筋,刚开始的几发也是会更准的,注意这里两个关键点,一是皮筋略重,比如习惯用2040的换到1842,重太多了超过体能就不行(并且要极限空拉几下激活它);二是刚开始的几发才能体现出更准,到后来体能下降了也就不行了,手都发抖了当然不能准。
重配置时更稳?刚发现时我以为是偶然,漠视。多次发生后确认其真实存在,惊讶。经过一番仔细地思考,我认为原理如下:
其一,更重的皮筋可以更大地压缩手臂的伸展范围(关节间隙等),活动范围越小意味着越稳定。这一点暗合了崩弓子的诀窍--缩肩,让前臂尽可能回退并抵住躯干(崩弓子的原话我不记得了,他的内容还不止于“抵”,但与配置无关,本篇不多说了。“缩肩”这个词也是我临时拟的,不一定准确,但愿我没有理解错他的意思。)
其二,为了应对更重的配置,你的前臂会施加更大的力量,理论上,你只需加大前推的力量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你会不自觉地让整个臂膀都紧张起来,调动的不仅仅是前推的肌肉,而且附带了与前推无关的肌肉群,我认为正是这些“附带”性质的,“多余的”肌肉紧张增加了动作的稳定性。
(其它还有重配提供更高初速使弹道更直之类的因素,也按下不提,本贴只谈“前手的稳”。)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假如你要在地上立一根木桩,把它往地上一插,就不会倒下了,但你担心它不稳,你又在它左右两边各拉了一根绳子钉到地上,让这三者形成一个伞形结构。以上第一条解释的是重配置加大了这个木桩插入地面的深度,第二条解释的是左右两根绳子的作用,虽然绳子不同于木桩的指向,但绳子拉得越紧则木桩越稳定。只不过在立木桩时,你是有意识地加了绳,而你玩重弓时,是无意识地把这两个绳拉得更紧罢了。
那么玩弓时是否可以有意识地拉紧“侧绳”呢?它有几条?在哪里?这个还真不好说,很难体会,但肌肉大致是围绕臂骨成对分布的,只要把整个臂部紧张起来,就能起到侧绳的作用。所以我尝试着这样玩,即使弓的配置是1636,我都用1745的力量去紧张整个前臂,说个好听的名字叫“轻配重手”,说难听点就叫“重症僵尸手”,回力先生看到了肯定会大笑做无用功的“愚蠢”。。。。。。哎,谁叫我笨呢,笨人的笨办法。。。。。而且似乎是管用的,曾经让自己很满意,但这个月到货的50斤泥丸太不圆了,准度严重下降,先这样继续玩着吧。
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轻配重手,是一种什么感觉:你用电钻在铁板上打一个孔,但你担心孔打穿的瞬间钻头往前冲,撞破与这块铁板离得很近的玻璃,在孔快要打穿时,你能明显感觉到电钻往前推进的阻力越来越小,但你却越来越吃力了,因为你既要往前推,又要努力收紧不能让它冲过了头,用我当地的土话说,这叫“做空劲”----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你很难说清到底调动了哪些肌肉,但确实使整个臂部更稳了。
|
|
|
|
|
共 14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0-9-3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