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弓版主一张图补欠账
本帖最后由 天明看海涛 于 2019-11-20 14:26 编辑原本想写些斜握入门练习方法和相关技巧的贴子,前期准备了提纲:
但近期越来越发现自己知之甚少,发这些系列帖感觉可笑,而且打弓水平差于口头功夫,看群里几个弓友的发言和打弓水平,我的差距太大了,还是专心练功吧。同时也浏览论坛帖子及回复,三言两语就知藏龙卧虎,我一点小心得就其实没必要花时间写着去卖弄了。
但还欠着账,原来老弓版主发帖时(https://www.aiguilai.com/thread-7723-1-1.html 来说说你们斜握是怎么瞄的)我曾说过单独发帖分析一下云云,有些过言了,但也得稍兑现一下吧,现在就补其一二,仅仅从老弓图上谈谈就作罢吧,并请老弓版主批评见谅狂妄之言。老弓版主的图是好图,画出了第一视角,即打弓者视角。图没有对错,斜握打法弓无定法,打法众多,适合自己快乐就好。从众多打法中,分类方法众多,按后手位置关系分类,基本可以分为两类打姿,A类是后手与主眼、目标在同一垂直面,B类是不在同一垂直面。
1、这是老弓版主的图:
这是B类打姿,A类的弓友们很多会第一眼看到就不舒服,发现别扭,(如果属于A类却没有发现,是因为他们的心法不同,不去看皮筋的或关注这些,但经过长期练习,后手自然调整到主眼下了,也把姿势调整到A类打姿上了但却不自知。例如我也基本不看皮筋了,但我知道后手一定在我主眼下,不论我打多远,左右不会太偏的,属于A类打姿)
B类打姿谈瞄点缺乏基础,是打斜线,随距离远近瞄点左右上下变动。图上竖直的绿线是目标与主眼的连线,(为什么连线是竖直的,因为一个特性,当你正视目标,就是第一视角时,任何目标与你主眼一定属于同一垂直面,画出平面图时,一定是一条竖线。) 所以有的弓友回复说,这张图感觉右手弓,后手要拐到右边去打,原因就是如此。
2、A类打姿弓友的正常视角和瞄点
这是A类打姿的正常视角
这是瞄点变化图,距离由近到远,瞄点沿着绿线变化,由T0点过渡到T1点,再由T1点下移至T0点并继续下移,具体距离跟大家初速不同,后手与主眼垂直距离不同而不同,(注1:这个原本与斜握弓门大小,斜握角度无关,但如果你是参照了弓门或皮筋,如上弓门点等,那就相关了。注2:斜握谈归零点没有太大意义,这个不解释了,上图零点是指目标距离为0时的起点)。 但我另外想说的是,既然斜握,追求快意的感觉,没必要太在意瞄点,通过长期的击打,自然建立了一种反映,在目标出现时,你自然就对上了。否则太关注瞄点不如去打横握了。有些弓友通过上下弓门、皮筋位置参照,旋转角度,或后手调节等去追求斜握瞄点的清晰化或标准化或固定一个参照点或万能点等等,这些都是好的方法。 了解了这些,就和横握一样简单,有很多方法可以规范A类打姿,其他的也没什么,慢慢练就是了。 这是A类打姿,B类打姿有更广阔随意的空间。这里就不谈了。 就这样吧。
院校派的帖?我去准备笔记本……:taikaixin: 帮顶先,有空了再仔细拜读学习 正在学习斜握,太及时了,几个困惑得到释疑。确定要学习A类。多看两遍 先顶再看
消化要慢
正在学习斜握,楼主多出些斜握技术贴,学习学习! 支持你写下去,就算写的不全面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话题来继续讨论完善
认真读了楼主帖子,特别是最后一段话让我有了新想法,正是手指受伤之际,我想练一下斜握估打或者半瞄半估。 本帖最后由 晖派建筑666 于 2019-11-20 17:22 编辑
你这帖子一出,不服的人肯定又会发表长篇大论,希望你不要跟他人一样胡搅蛮缠,因为你是真正分享技术的人:taikaixin: 遥想当年,我在斜握的弓臂上用电胶布贴了条垂直地面的线,跟此图有异曲同工之妙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楼主说得对。 老弓版主的电脑作图和楼主的分析标图都很正确 数学差,几何更差,本想讨论几句,一篇看来,实在看不懂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4.png
我也本想斜握,但因为了解到一点,珠子是从弓门上面出去的,所以坚定的竖握了,为啥?因为有甩手,往前甩,我想应该比往侧后方甩更准确吧?
学习了 天乐 发表于 2019-11-20 15: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你写下去,就算写的不全面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话题来继续讨论完善
收到啦,谢谢啦。
本帖最后由 天明看海涛 于 2019-11-21 08:27 编辑
晖派建筑666 发表于 2019-11-20 17: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帖子一出,不服的人肯定又会发表长篇大论,希望你不要跟他人一样胡搅蛮缠,因为你是真正分享技术的人:t ...
我没事的,谢谢啦,有长篇大论的反驳才好呢,不要紧,只要不是光纠缠反驳,真心分享出有用的东西给大家就好了。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1.png
永别了18号 发表于 2019-11-20 2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数学差,几何更差,本想讨论几句,一篇看来,实在看不懂
意估派高手是不刻意关注皮筋弓门视角位置关系的,看得明白就坏了。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回力★ 发表于 2019-11-20 19: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说得对。
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9.png
山水游弋 发表于 2019-11-20 1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正在学习斜握,太及时了,几个困惑得到释疑。确定要学习A类。多看两遍
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https://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