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采访类的节目,讲古代弹弓的。一个白毛老头儿带着十几个徒弟,表演了古代弹弓的舞蹈或者叫弹弓操。大体上展示了拉弓的几个基本动作,弯弓射日啊,回头望月啊,苏秦背剑啊,霸王举鼎啊,老树盘根啊,大概就是打上打下侧前和侧后方的几个开弓姿势,这个视频我没找到。
突然想聊聊后手在打弹弓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前些天不知道看了谁的帖子好像说什么后手瞄准后手指向的。我就扫了一眼,说实话看不下去,纯碎胡说八道。
前手能看见,好好的还打不准,更别说后手看不见怎么瞄。我认为后手只有定位和不定位的说法,不定位也叫悬空定位,就是瞎取个名字,线定位就是先推后拉,拉到你平时撒放的位置就撒手,每次都一样,严格说还是定位了。定位也可以叫撒放点不是吗?这个撒放点是弹弓发射的原点,而且看不见,所以它的位置是需要做到心里有数的。就是通过练习做到每次都一致就可以。不管估瞄都交给前手去控制更简单实用一点。定位有三个区域,比如说(1)仰射打树上的知了,应该定位耳朵下面到肩胛窝这一片,根据个人肢体灵活度和皮筋拉力大小,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2)平射打靶大概在耳后……就问我这省略号用的巧不巧妙不妙?(3)俯射,后手在眼睛上方,大概太阳穴这一片,打击脚面上的目标或者瓶盖,也是根据自己的拉力和舒适度,每次都拉到某个合适的位置就行。
这三个区域是连贯的,上下调整可以打击上下远近不同的目标,只能调上下,左右调整还是扭腰,对准还是前手对准还是靠前手对准还是靠前手因为前手眼睛看得见,因为瞎子打不了弹弓好吗,(弹弓的一切对准方式都是参考前手和目标的位置关系和记忆中对上一发的无意识调整)。这个也不难还是那句话根据自己的拉力和肢体灵活性寻找一个后手相对舒适的位置,保持住。这个位置打击远近高低的目标都会自然调整,有时候感觉不到。
关键一点习惯成自然保持一致性,做到心中有数,不用每次都考虑后手怎么对准。时间长了后手恰恰是最应该忘记的步骤,就好像你知道兜兜里有钱,就有底气就不怕挨饿一样,知道有就行,不用考虑细节。
(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正,反正我也不改了,等我什么时候浪的慌我再聊前手) |
|
|
|
|
|
|
|
共 2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2-10-16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