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67 241

闲来无事挑是非

逸少 4 天前 发表 [复制链接]
       论坛现在基本是瞄打的天下,瞄打理论简单,容易上手,只要学过初中几何的人都能轻松理解并付诸实践,所以瞄打被称为最科学的打法。殊不知瞄打是爱弓人的福音也是灾难。一入瞄打深似海,从此难做玩弓人。
       瞄打是弓玩人,不是人玩弓。
       瞄打把握弓角度,皮筋皮兜配置,弓门大小,拉距长短全部量化了,甚至连目标距离也必须量化,开弓必有则,不敢越雷池半步。美其名曰是打法的进步。
       给自己制定一系列规矩把自己套住,这哪是进步啊,分明是作茧自缚啊!
       弹弓不是木仓,木仓有的瞄准硬件,弹弓一个也没有。弹弓弹道与视线的距离也不可能做到像木仓一样近,把弹弓按木仓的原理操作,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但瞄打也有好处,不管男女老少,一学便会,稍练便见效,而且练弓方式也大体相近,所以便于交流。
       弹弓原本工具属性多一点,但时代所限,弹弓的实用性受到限制,这恰好掩盖了瞄打实用性不足的弊端。加上趋利者的鼓推,造就了瞄打一统弓坛的局面。
       所谓百花争艳方是春。
        
        
        
        
        
      
      
      
        
        
举报 使用道具

共 67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昨天 10:31

hbtszl 论坛元老 发表于 4 天前 - 河北唐山 | 显示全部楼层
瞄打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是凡人,记的科学的尽头是什么吗?
举报 使用道具
逆光而行 论坛元老 发表于 4 天前 - 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瞄打就鸟类的福音,我支持普及瞄打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4 天前 - 江苏南京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hbtszl 发表于 2025-10-29 22:14
瞄打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是凡人,记的科学的尽头是什么吗?

     估打也不是玄学啊。是现代人太急功近利了,殊不知瞄打易练难精。入坑容易出坑难。
举报 使用道具
养由基 中级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弓圈那阵 “百家争鸣” 的热闹劲儿早过去了,想当年,瞄打、估打、瞄估打、意打,各种打法你方唱罢我登场,多热闹啊!
玩弹弓其实挺容易,可估打就难了,要想估打得稳定,那更是难上加难。天天瞎琢磨,今天觉得有新体会,明天又好像顿悟了,结果一晃好几年过去,水平还是老样子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上海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23年上论坛的,那时还挺热闹,虽然吵吵闹闹,但人气还是挺旺的,自从瞄打一统江湖后论坛就渐渐冷清了。
       不管什么打法都是有利有弊,也都有人在练,也都有练得好的,如果都能在论坛里畅所欲言,既活跃了气氛,也给新人指明了方向,悦人悦己皆大欢喜。
      
举报 使用道具
ccc9527 论坛元老 发表于 3 天前 - 四川绵阳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争艳方是春,确实。

但是你无论什么打法,估打也好,还是什么玄学的打法也好,你不能不管科学,你不能说就靠感觉,说靠什么鸡毛视觉强点,但是你又说不清楚为什么,只说人的潜力无限。有很多人喜欢把筷子夹菜作为“估”可靠的依据,但是这些人都是弱智,因为他们根本连筷子是如何成功夹菜的都没有搞清楚。

“瞄打”不应该作为一个打法,瞄准只是技术中及其微小的部分,你随便去翻一本射击书、射箭书,他会仅仅给你说如何瞄准吗?肯定不会,而且瞄准所占篇幅超过1/10都不可能。如果要硬说“瞄打”是一个打法的话,估打、或者其他任何打法中的很多技术要领,对瞄打也是有效的。
举报 使用道具
冬雪寂寂溢清寒 论坛元老 发表于 3 天前 - 北京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体会,瞄打中的短拉横握瞄打是最精准的,瞄打中有几个特别关键的点(不是常说的那些基础理论),发现了、掌握了才会入门,通过练习才会不断的进步。很多人都知道,皮筋重合啊,弓门垂直地面什么的,但是就是会偏左右,玩瞄打只要会偏左右(不是指的一般性的失误),肯定还没有真正的玩明白,想稳定的连中目标就很吃力了。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上海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ccc9527 发表于 2025-10-30 11:27
百花争艳方是春,确实。

但是你无论什么打法,估打也好,还是什么玄学的打法也好,你不能不管科学,你不能 ...

       感知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但确实不容易讲清楚。你拿针扎一下手指,你很疼,但是你把疼的感觉告诉我,我不会疼,而我也不能因为我没感觉到疼就说你的疼是假的。估打就是这样,只有体会才能知道,说出来的都是表像。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上海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10-30 11:30
我个人体会,瞄打中的短拉横握瞄打是最精准的,瞄打中有几个特别关键的点(不是常说的那些基础理论),发现 ...

      如果到一个陌生环境,打一个陌生角度的目标,距离在直线弹道范围内,但不告诉你具体数值,瞄打该怎么做。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上海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瞄打的准其实是个假像,就像考试,一张试卷已经做过无数遍了,然后正式考试的时候还是那张试卷,然后成绩考的很好,然后就说瞄打能得高分。 这显然是不对的。
       准是对弹弓掌控能力的评价,比如方圆三米范围内硬币大小目标,高低远近都能有差不多的,比较高的命中率,就说明你在这个距离对这种目标是准的。以此类推,距离加大,目标加大也应该是这样。
       如果说不管什么距离,我试几发调整一下就能准,只能说是稳,说明你的动作与弹道匹配关系相对稳定,可以作量化调整。但你的初始量是不确定的,陌生距离陌生角度陌生目标,无法让你得出确定的初始值,所以第一发甚至前几发都是迷茫的,这种状态怎么能称为准呢?
        
举报 使用道具
ccc9527 论坛元老 发表于 3 天前 - 四川成都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逸少 发表于 2025-10-30 15:02
感知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但确实不容易讲清楚。你拿针扎一下手指,你很疼,但是你把疼的感觉告诉我 ...

感知是存在,只要是活人,全靠感知,严格来说,瞄打的瞄准依靠的也是感知,但是瞄准的感知有非常明确的界定方法。

很多类似估打的打法,仅仅靠无法确定的感觉来打,肯定就不准了。

除了和瞄准直接相关的外,所有估打的感知技巧,瞄打一样可以用,而瞄准这一部分感知,因为符合几何、光学的逻辑,才是最靠谱的。

我玩过瞄,也玩过估,很多人选择估打的原因,就是觉得瞄打别扭,只要别扭了,肯定就不容易打准,但是瞄打,你也可以调整姿势、弓形,探索既能瞄又舒服的姿势,不就更好了。

还有人选择估的原因,有点追求大道至简的味道,说实话,这就是头脑简单的感觉了,任何技术,你如果想比别人做得好,一定是依靠比别人更有深度的控制,如果想仅仅靠感觉多练就技压群雄,是不可能的 。
我最初玩弓的时候,对估打也寄予厚望,日复一日的练习,总会偶尔出现一次点对点的精准,而且还感觉姿势特别舒服。我就想,我以后每一次都这样打,岂不是神功告成了,这是支持估打梦想的重要动力,但是几乎不可能直接复制上一发,因为上一发只是凑巧身体各方面都在平衡稳定的状态,比如你的骨骼角度和肌肉正好完美配合,但是下一发,你肌肉力量轻微的变化,上次的感觉就荡然无存。如果不去寻找科学的姿势标准,这种精准的可重复性就接近0。

所以无论估还是瞄,如果只有三点一线,如果只有视觉强点,都是扯淡的。
举报 使用道具
养由基 中级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ccc9527 发表于 2025-10-30 16:25
感知是存在,只要是活人,全靠感知,严格来说,瞄打的瞄准依靠的也是感知,但是瞄准的感知有非常明确的界 ...

这绝对是多年练弓积累出的真实心得,让人佩服!
但我有个疑问想探讨下:有没有一种可能 —— 当所有技术动作都臻于化境,咱们本身的视觉强点,就会成为估打的最高境界?
举报 使用道具
ccc9527 论坛元老 发表于 3 天前 - 四川绵阳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c9527 于 2025-10-30 17:39 编辑
养由基 发表于 2025-10-30 16:51
这绝对是多年练弓积累出的真实心得,让人佩服!
但我有个疑问想探讨下:有没有一种可能 —— 当所有技术 ...

我觉得我们应该讲科学,我理解科学是讲逻辑和规律的,按古人的说法就是讲因果。

即便是估打(或者那个意打,下同),当你精准命中时,肯定是有因果逻辑的,这一发的精准,会有很多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后手的位置、前手的位置、肌肉的发力、可能包括一些抖动、也可以包括甩手的力度、甩手角度,发射的时机,皮筋的拉力,弹丸的速度,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弹丸正好飞向目标。
崇尚估打的人,可能会把这一切归结为一个感觉,可能是感觉引导了你的动作恰好处于最准确的状态,也可能是当你处于这个状态时,你的感觉最嗨(也就是视觉强点来了),所以会认为估打是可控或可以练习的。但肌肉和神经都会疲劳,第2次、第10次、第100次感觉都或多或少有差异,让你爬上峨眉山,可能累的走路姿势都变了,想走出标准的模特步也不可能,所以肌肉不是那么靠谱的;即便后面的一发与前一发感觉相同,姿势可能就不同了,也就不会像第一发那样准了,然后你会根据偏差重新找一个新的感觉。

举个特例,如果肌肉的疲劳导致你相同的感觉下,皮筋拉短了一点怎么办?有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后手定位,前手打直,这能最大限度保证感觉变化时,你打准的因素保持尽可能不变,这就是瞄打崇尚的标准动作,弓箭有个响片,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但是瞄准本身确实是一个附加的东西(可以说是多余的),瞄准的作用,就像工厂生产产品,你增加了一个检验岗,就可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就敢卖出去,如果产品本身全是合格的,你跑去检验不浪费金钱了吗?反之,如果产品不合格,你却不检验,说不定就要赔得惨不忍睹了。

所以,能不能去掉这个检验岗?纯粹靠感觉来?其实我也希望可以,你如果不检验,那就得保证生产过程受控,也就是估打的动作一样需要一致性,动作标准化(比如有定位、比如某个地方永远是刚好伸直的状态),这样可以保证无论你的疲劳程度如何变化,姿态也是尽量一致的。

不仅仅身体会疲劳,皮筋的新旧、气温的变化,也会带来很多的不同,所以无论要不要估打,都必须控制姿势。

按我的理解,在标准化控制姿势的情况下,瞄和估的差异其实就很小了,只是要不要检验岗的差异了,也可以认为估打是瞄打的熟练化后果,但是它能不能超越瞄打,就得看实际疗效了,多半很难,不然射箭那么多年,为什么别人都是以瞄为主。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中国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ccc9527 发表于 2025-10-30 16:25
感知是存在,只要是活人,全靠感知,严格来说,瞄打的瞄准依靠的也是感知,但是瞄准的感知有非常明确的界 ...

      你练估打的时候有没有练出那种,很明确笃定的感觉,就是只要按这种感觉打出去基本就是大差不差了,不是中基本也不会离太远。
      如果抛开打的操作误差,基本那个感觉就是准的,得练出那种感觉才是真正的估打,如果同样的感觉,打出去一会东一会西的,偏差很大,那肯定是没找对感觉。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中国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估打的感知是很明确的,确确实实的,就像瞄打将瞄点锁定目标一样的真实。
       那种同样的感觉,一会东一会西的状态,大概率是受视觉干扰了。要想练出那种感觉,一定不要把视线离弹道太近,也不要一个姿势不停的打,因为这样即使被视觉干扰了自己也发现不了。凡事感觉眼睛能看到一条清晰瞄准线的,基本都是视觉的产物。区分这点很重要,不然练很久,以为是练感知,其实还是在练瞄打,而且还是无意识的瞄打,肯定是很不稳定的。
举报 使用道具
ccc9527 论坛元老 发表于 3 天前 - 四川成都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c9527 于 2025-10-30 19:36 编辑
逸少 发表于 2025-10-30 17:48
你练估打的时候有没有练出那种,很明确笃定的感觉,就是只要按这种感觉打出去基本就是大差不差了, ...


如果几米远,很笃定的很多,距离远的话就很少。如果经常打的场景,笃定的感觉也多。但是精度还是比不过瞄,特别是距离远一点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江苏苏州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ccc9527 发表于 2025-10-30 19:34
如果几米远,很笃定的很多,距离远的话就很少。如果经常打的场景,笃定的感觉也多。但是精度还是比不过瞄 ...

把双手放胸前或者更低的位置,眼睛向斜上方看,找高处的目标,开弓瞄准。这个时候手在下眼上看,所以可以完全看不见弓件,如果这样也能出现很笃定的感觉,说明是用感觉在瞄,如果很迷茫就不是
举报 使用道具
养由基 中级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ccc9527 发表于 2025-10-30 17:33
我觉得我们应该讲科学,我理解科学是讲逻辑和规律的,按古人的说法就是讲因果。

即便是估打(或者那个意 ...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每个玩弓人,都有过属于自己的 “惊鸿一击”。但要把这一下变成常态,光靠感觉是绝对不可能的 —— 唯有最大程度保持动作的一致性,才能慢慢摸透那种 “必中” 的感觉。
举报 使用道具
逸少 金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江苏苏州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只是偶然中,大部分都偏差大,肯定不是估打,估打是可以精准的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 扁皮短拉多锥度不同钢珠初速测试
  • 我对弹弓的认识
  • 弹弓新手总结:弹弓的瞄准,皮筋选择,以及
  • 扁皮筋多锥度不同长度初速测试
  • 扁皮《厚窄和宽薄》数据测试(第二波)

明星用户

  • 下了海总积分:8951主题数:45 精华数:4
  • 丛林手术刀总积分:11283主题数:385 精华数:3
  • 无向弓总积分:6920主题数:172 精华数:3
  • 天明看海涛总积分:4279主题数:47 精华数:3
  • 简约不简单总积分:2762主题数:18 精华数:2
  • qq360512883总积分:884主题数:4 精华数:2
  • 斐沃总积分:12110主题数:8 精华数:2
  • 昵称总积分:1132主题数:1 精华数:2
  • xczsl总积分:5255主题数:72 精华数:1
  • 湿地青衣总积分:22246主题数:874 精华数:1

小黑屋|手机版|爱归来弹弓论坛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144号 陇ICP备17000548号 )

联系邮箱:tianle@aiguilai.com

GMT+8, 2025-11-2 15:06 , Processed in 0.050244 second(s), 49 queries , Yac On.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上传,网站举办方负责审核和监督,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欢迎邮件联系,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